资源简介 §2-2-2 水分子的变化(2)【学习目标】1.能准确书写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会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并能够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2.能对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并能够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以及模型认知意识。【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并且学会用微观示意图来表示这两个化学反应。那么还有别的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吗?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何种信息呢?这两个反应是同样类型的化学反应吗?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问题突破)1. 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 对比文字表达式和微观示意图表示法,我们分别能够获得那些信息?3. 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你能对学过的反应进行分类吗?(知识梳理)1. 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电解水:氢气燃烧:试着读出这两个表达式。2.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这两个反应,又能获得怎样的信息呢?电解水 氢气燃烧413. 分解反应:由 生成 物质的反应。4. 化合反应:由 生成 物质的反应。(典题练习)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B.氢气+氧气――→水高温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点燃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想一想,之前还学过哪些反应?它们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学习任务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问题突破)1. 物质的性质是如何分类的?2. 你能准确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吗?(知识梳理)1. 化学性质:物质在 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水通电可以分解、氢气可以燃烧等。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味道、密度、导电性等。3. 区别:该性质是否需要通过 表现出来。(典题练习)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天然气用作燃料2.在下列语句的后面标明所属类别: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物理性质.D 化学性质铁钉生锈( ) 铁钉会生锈( ) 消化食物( ) 咬碎食物( )火柴折断( ) 火柴能被点燃( ) 汽油易挥发( ) 铁铸成锅( )电灯发光( ) 食物腐烂( ) 酒精能挥发(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你能否总结一下性质和变化有何区别?42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1.你学会表示化学变化的方法了吗?2.你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吗?3.你能举例说出你知道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20 分)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两种生成物中氢、氧分子个数比为 2∶12.(80 分)现在请你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欲点燃氢气,进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在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点燃氢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火焰。如果要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3)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反应。此反应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可见氢气可用来作_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我的随笔:43§2-2-1 水分子的变化(2)(作业)1.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2.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A.氮气做灯泡的保护气B.用铁做导热材料C.汽油作燃料D.镁作照明原料3.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1)水冷却到 0℃时结冰,为 。(2)煤燃成了灰烬,为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 。(4)镁条呈现固态、银白色,为 。4.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①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4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