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堂以“尊重、激发、共生”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场景,营造自主学练、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创建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球类运动,篮球的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学生接触篮球运动,主要学习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正确按拍球方法,区分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拍按球部位和球的落点的不同,培养抬头运球,以及一些传球,技战术的配合等。本课的行进间运球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基础扎实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很乐于挑战有难度的项目,可有一部分学生则需要老师多鼓励,通过积极的自主练习和合作探究掌握行进运球的技能。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强,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篮球运动掌握速度快,能独立练习,而且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地运球的基本技能,其中男生的熟练程度优于女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区别对待。而且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不宜长时间地讲解和强调技术的细节,应该通过设置的各种运动场景,运用各种形式的运球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球性,逐步体会和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与关节的协调、灵活和时空感知能力,感受学习篮球的快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知道并能说出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点。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重点发展学生协调以及上肢力量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懂得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教学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场地器材篮球332、标志桶16安全措施合理布点及安排路线,避免过于拥挤发生冲撞事故;教师现场调控。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七年级 水平四 课次:4教学目标 通过篮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篮球技术动作,并使80%的 学生初步体验及初步学会运、传、投等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并能说出一 些基本的篮球专业术语。 2. 通过篮球单元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上下肢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树立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课次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主要教法与措施 重难点一 1、熟悉球性 2、原地运球 1、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2、组织练习,请生示范。学生展示。 3、自评、互评与表扬相结合。 重点:手指对球的提拉与按压。 难点:运球正确部位及高度。二 行进间运球 教师示范,讲解规则。 提出要求,评价激励。 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自评。 游戏比赛。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三 1、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及上篮 2.游戏:变速运球接力赛 1、教师介绍规则要求并示范。 2、学生分组练习,参与比赛。 3、教师评价与表扬相结合。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正确部位 难点:运球时手脚协调配合控制好身体重心篮球单元——行进间运球课时计划第2周 单元课次 2教材 行进间运球 重难点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知道并能说出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重点发展学生协调以及上肢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懂得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重点领域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ν身体素质 ν心理适应 ν时间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师教法 次数 学生学法 组织形式 场地布置2 一、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3、检查运动着装 4、安排见习生 1 1、体育委员集体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精神饱满,积极回应。 四列横队5 7—9 热身跑 复习原地高低运球、换手运动 1、教师领跑热身练习。 2、手指拨球,绕球练习 3、口令统一指挥学生复习原地运球,提示学生抬头运球,比手势喊数字,变换不同方位运球。 3、教师积极调动学生情绪 引导学生尝试节奏变换的运球,采用哨音进行控制 评价原地高低运球的情况表现。 总结(高低运球变换的特点) 1 1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跑,注意间隔,安全。 2、根据老师的方位变化转动身体,并说出老师手指比划的数字。 3、观察同伴的学习表现,改进自己的不足。 认真听取教师要求,积极参与练习。 2、用左右手体会高低运球,抬头看老师手势并大声喊出相应数字。 围绕各种线跑 集体练习8—9 4—5 3 3 四、学习行进间运球 分小组体会行进间直线运球, 归纳后的深入练习 2、分组练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练习 3、对抗性的运球 4、游戏 5、课课练 “持球俯卧撑”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尝试性的行进间运球 教师观察,提问,有些同学拍球拍的好,是怎么做到的?从而引出拍球的部位。教师归纳拍球部位和球的落点“拍按球、后上方、球落点,侧前方”。 3、教师示范。 教师分组,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然后去对应的组别。 基础好的组进行变向运动。基础差的进行急停急起练习。 展示,体育骨干进行展示 教师评价,此处应该有掌声。 教师进行评价,点赞。 一人运球,另外一人进行阻挡。 依次进行,然后交换。 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评价,点赞 1、在规定的区域进行运球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情况。 1、教师语言提示课课练要求 2、边练习边语言激励提示 3、节奏的控制。 4、小结课课练完成情况 2 2 2 1 2 2 2 1、同学们认真练习 2、同学谈感想,和老师一起分析拍球的部位和球的落点,进行总结,注意球的部位 3、学生观察。模仿。 。 合理评价自己 2、根据练习情况,主动发言,说出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正确触球部位。 3、体育骨干出来进行展示 4、同学们积极赞许。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 仔细模仿,积极练习 积极参与,体会 同学们积极点赞,表扬 学生进行抢球 2、按教师要求,遵守规则,积极参与游戏。 认真听取课课练要求 积极参与课课练 8人一组集体练习 各组按照纵队进行练习 小组纵队队形 半场内5 五、放松小结 1、韧带拉伸 2、评价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1、教师随音乐领带放松 2、组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韧带拉伸 3、教师总结本课。 4、教师展示下节课的内容并给予希望 5、安排学生回收器材,跟学生道别 跟着老师一起做韧带拉伸,调整呼吸,全身放松。 看教师展示,观察。 3、主动回收器材,跟老师道别 圆圈队形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