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四章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四章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案

资源简介

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堂以“尊重、激发、共生”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场景,营造自主学练、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创建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球类运动,篮球的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学生接触篮球运动,主要学习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正确按拍球方法,区分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拍按球部位和球的落点的不同,培养抬头运球,以及一些传球,技战术的配合等。本课的行进间运球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基础扎实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很乐于挑战有难度的项目,可有一部分学生则需要老师多鼓励,通过积极的自主练习和合作探究掌握行进运球的技能。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强,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篮球运动掌握速度快,能独立练习,而且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地运球的基本技能,其中男生的熟练程度优于女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区别对待。而且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不宜长时间地讲解和强调技术的细节,应该通过设置的各种运动场景,运用各种形式的运球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球性,逐步体会和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与关节的协调、灵活和时空感知能力,感受学习篮球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知道并能说出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重点发展学生协调以及上肢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懂得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
教学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
篮球332、标志桶16
安全措施
合理布点及安排路线,避免过于拥挤发生冲撞事故;教师现场调控。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   水平四   课次:4
教学目标 通过篮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篮球技术动作,并使80%的 学生初步体验及初步学会运、传、投等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并能说出一 些基本的篮球专业术语。 2. 通过篮球单元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上下肢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树立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课次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主要教法与措施 重难点
一 1、熟悉球性 2、原地运球 1、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2、组织练习,请生示范。学生展示。 3、自评、互评与表扬相结合。 重点:手指对球的提拉与按压。 难点:运球正确部位及高度。
二 行进间运球 教师示范,讲解规则。 提出要求,评价激励。 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自评。 游戏比赛。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三 1、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及上篮 2.游戏:变速运球接力赛 1、教师介绍规则要求并示范。 2、学生分组练习,参与比赛。 3、教师评价与表扬相结合。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正确部位 难点:运球时手脚协调配合控制好身体重心
篮球单元——行进间运球
课时计划
第2周 单元课次 2
教材 行进间运球 重难点 重点:运球时用手按压球的部位和落点。 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知道并能说出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重点发展学生协调以及上肢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懂得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重点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ν
身体素质 ν
心理适应 ν
时间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师教法 次数 学生学法 组织形式 场地布置
2 一、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3、检查运动着装 4、安排见习生 1 1、体育委员集体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精神饱满,积极回应。 四列横队
5 7—9 热身跑 复习原地高低运球、换手运动 1、教师领跑热身练习。 2、手指拨球,绕球练习 3、口令统一指挥学生复习原地运球,提示学生抬头运球,比手势喊数字,变换不同方位运球。 3、教师积极调动学生情绪 引导学生尝试节奏变换的运球,采用哨音进行控制 评价原地高低运球的情况表现。 总结(高低运球变换的特点) 1 1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跑,注意间隔,安全。 2、根据老师的方位变化转动身体,并说出老师手指比划的数字。 3、观察同伴的学习表现,改进自己的不足。 认真听取教师要求,积极参与练习。 2、用左右手体会高低运球,抬头看老师手势并大声喊出相应数字。 围绕各种线跑 集体练习
8—9 4—5 3 3 四、学习行进间运球 分小组体会行进间直线运球, 归纳后的深入练习 2、分组练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练习 3、对抗性的运球 4、游戏 5、课课练 “持球俯卧撑”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尝试性的行进间运球 教师观察,提问,有些同学拍球拍的好,是怎么做到的?从而引出拍球的部位。教师归纳拍球部位和球的落点“拍按球、后上方、球落点,侧前方”。 3、教师示范。 教师分组,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然后去对应的组别。 基础好的组进行变向运动。基础差的进行急停急起练习。 展示,体育骨干进行展示 教师评价,此处应该有掌声。 教师进行评价,点赞。 一人运球,另外一人进行阻挡。 依次进行,然后交换。 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评价,点赞 1、在规定的区域进行运球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情况。 1、教师语言提示课课练要求 2、边练习边语言激励提示 3、节奏的控制。 4、小结课课练完成情况 2 2 2 1 2 2 2 1、同学们认真练习 2、同学谈感想,和老师一起分析拍球的部位和球的落点,进行总结,注意球的部位 3、学生观察。模仿。 。 合理评价自己 2、根据练习情况,主动发言,说出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正确触球部位。 3、体育骨干出来进行展示 4、同学们积极赞许。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 仔细模仿,积极练习 积极参与,体会 同学们积极点赞,表扬 学生进行抢球 2、按教师要求,遵守规则,积极参与游戏。 认真听取课课练要求 积极参与课课练 8人一组集体练习 各组按照纵队进行练习 小组纵队队形 半场内
5 五、放松小结 1、韧带拉伸 2、评价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1、教师随音乐领带放松 2、组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韧带拉伸 3、教师总结本课。 4、教师展示下节课的内容并给予希望 5、安排学生回收器材,跟学生道别 跟着老师一起做韧带拉伸,调整呼吸,全身放松。 看教师展示,观察。 3、主动回收器材,跟老师道别 圆圈队形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