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攻略】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专题第八讲:专题八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分攻略】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专题第八讲:专题八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八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考点 考纲要求 考点解读及预测
Ⅱ 近几年高考命题热点集中在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四值”分析、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变压器与电路结合的动态问题。题型为选择题,难度中等。.高考在本讲的命题主要考查了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四值”,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电流比及功率关系,变压器的动态分析,变压器与交变电流的综合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如2020年山东卷第5题。直接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题目较少但也要引起注意。2021年高考题会以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为主线,重点考查交变电路和变压器的动态分析与计算;与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的交变电流规律、远距离输电也可能会成为新命题点。


Ⅰ Ⅰ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Ⅰ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Ⅰ
理想变压器 Ⅱ
知识网络
1.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1)闭合电路动态变化的原因
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
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总电阻减小.
③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
(2)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三种常用方法
程序法 R局I总=U内=I总rU外=E-U内确定U支、I支
结论法:“串反并同” “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极限法 因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使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
2.交流电的产生及“四值”的应用
(1)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①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B,Φ最大,=0,e=0,i=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②)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B,Φ=0,最大,e最大,i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2)正弦交流电“四值”的应用
3.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
(1)理想变压器问题中的两个“弄清”
①弄清变量和不变量.如原线圈电压不变,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其他物理量可随电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弄清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决定关系,如U2由U1决定,P1、I1由P2、I2决定.
(2)解决远距离输电问题的一般思路
电路分析 远距离输电线路由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和负载四部分组成
电压关系 升压变压器输入电压U1是不变的,根据=可以确定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输电线上有一定的电压损失,ΔU=IR.降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U3=U2-ΔU,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由=确定
功率关系 升压变压器输入功率为P1,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ΔP=I2R,降压变压器输出功率为P2,则P1=P2+ΔP=P2+I2R
电流关系 升压变压器输入电流由I1=确定,输出电流I2由=确定,I2通过输电线传到降压变压器,即I3=I2,而=
考点一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典例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I、ΔU,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阻R1被电流表短路
C.>r
D.[思路点拨] ①“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
②“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③“电流表”测流过R2和R3的电流。
【解析】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流表测量的是流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设流过电阻R1、R2、R3、R4的电流分别为I1、I2、I3、I4,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U3、U4,路端电压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外电路总电阻变大,I总变小,内电压变小,路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I3变大,而I总=I3+I4,I总变小,I4变小,U4变小,而U1+U4=U,U变大,U1变大,I1变大,又I总=I1+I,总电流变小,I1变大,则I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且变化量的绝对值ΔI>ΔI总,则<=r,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与描述
 (多选)(2019·高考天津卷)单匝闭合矩形线框电阻为R,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C.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
D.从t=0到t=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思路点拨] ①“Φ t”图象表明t=0、t=、t=T时处于中性面位置。
②“Φ t”图象信息:根据Φm、T,可获取Em=NΦmω,ω=。
【解析】由Φ t图象可知,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则线框位于中性面,A错误;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应为Em=NBSω,又ω=,N=1,BS=Φm,则整理得Em=,因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B正确;由功能关系可知线框转动一周,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有W=T=,C正确;0~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D错误。]
【答案】BC
考点三 理想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问题
[典例3] (多选)(2020·湖北普通高中协作体期中联考)某单位应急供电系统配有一小型发电机,该发电机内的矩形线圈面积为S=0.2 m2、电阻为r=5.0 Ω,线圈所处的空间是磁感应强度为B= T的匀强磁场,发电机正常供电时线圈的转速为n= r/min,如图所示是配电原理示意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2,R1=5.0 Ω、R2=5.2 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系统正常运作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10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700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匝数为N=100匝
B.灯泡的工作电压为272 V
C.变压器输出的总功率为2 720 W
D.若负载电路的灯泡增多,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增大
【思路点拨】分析变压器电路的两点提醒
(1)“电压关系”中的“电压”是指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本题中不能误把发电机两端的电压当作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2)“电流关系”中的“电流”是指通过原、副线圈的电流,而不能误把某一部分的电压或电流当作原、副线圈的电压或电流。
【解析】因为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根据=,解得原线圈的电流I1=4 A,电压表的读数为700 V,根据U=E-I1r得E=720 V,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解得N=100匝,A正确;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E-I1(r+R1)=680 V,根据=,解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272 V,所以变压器输出的总功率为P=U2I2=2 720 W,此时灯泡上的电压为U′=272 V-10×5.2 V=220 V,B错误,C正确;把发电机外的所有用电器等效为一个电阻R,根据题意可知R>r,若负载电路的灯泡增多,则等效电阻R减小,分析可知,此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增大,D正确。
【答案】ACD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L为小灯泡,电源的内阻为r,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则 (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小灯泡变亮
C.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D.电源的电功率变大
2.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一定减小
B.R0的功率一定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质点P将向上运动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电压表读数减小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4.如图,利用理想变压器进行远距离输电,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输电线路的电阻不变,当用电高峰到来时(  )
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电流表A1增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电流表A2减小
D.用户功率与发电厂输出功率的比值减小
5.将阻值为100 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1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让其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可以判断(  )
A.t=0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
B.该线圈的转速为100π r/s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Wb
D.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9.68 J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在u=36sin 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图中D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不计,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定值电阻R=9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s时,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为18 V
B.t= s时,电压表示数为18 V
C.电流表示数为1 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9 W
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额定电压为12 V、工作时内阻为2 Ω的电动机.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为1 A,则(  )
A.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2 V
B.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 W
C.通过电动机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D.突然卡住电动机,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不计,R1、R2、R3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1 Ω、0.5 Ω、9 Ω,R4、R5为电阻箱,最大阻值均为99.9 Ω,右侧竖直放置一个电容为1.5×10-3 μF的理想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板长0.2 m,板间距为0.125 m。一带电粒子以0.8 m/s的速度沿平行板中线进入,恰好匀速通过,不计空气阻力,此时R4、R5阻值分别为1.8 Ω、1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粒子带正电
B.带电粒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3×10-9 C
C.欲使粒子向上偏转但又不打到电容器的上板,R4阻值不得超过5.7 Ω
D.欲使粒子向下偏转但又不打到电容器的下板,R4阻值不得低于1.4 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1断开,S2与1接通时,灯泡L1最亮,灯泡L2和L4的亮度相同,且最暗,当开关S2与2接通、S1闭合时,不计灯泡阻值变化,则(  )
A.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B.电源的工作效率降低
C.L1最亮,L4最暗
D.L1最暗,L4比L2亮
10.(多选)如图所示,由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降低,使电灯L变暗,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使电灯L重新变亮(  )
A.其他条件不变,P1上移,同时P2下移
B.其他条件不变,P1下移,同时P2上移
C.其他条件不变,断开电键S
D.其他条件不变,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
1.(2020·海南卷)一车载加热器(额定电压为)发热部分的电路如图所示,a、b、c是三个接线端点,设ab、ac、bc间的功率分别为、、,则( )
A. B.
C. D.
2.(2020·北京卷)图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随摄氏温度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图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易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B.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C.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D.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3.(2020·浙江卷)小明在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食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他将此盐水柱接到电源两端,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握住盐水柱两端将它水平均匀拉伸到原长的1.2倍,若忽略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此盐水柱( )
A.通过的电流增大
B.两端的电压增大
C.阻值增大为原来的1.2倍
D.电功率增大为原来的1.44倍
4.(2020·江苏卷)某汽车的电源与启动电机、车灯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开关S闭合,电机工作,车灯突然变暗,此时(  )
A.车灯的电流变小 B.路端电压变小
C.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5.(2021·广东卷)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充电装置,如图所示,假设永磁铁的往复运动在螺线管中产生近似正弦式交流电,周期为0.2s,电压最大值为0.05V,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螺线管,副线圈接充电电路,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的频率为10Hz
B.副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为3V
C.变压器输入电压与永磁铁磁场强弱无关
D.充电电路的输入功率大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6.(2021·湖南卷)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输入端、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源,灯泡L1、L2的阻值始终与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端滑动到端的过程中,两个灯泡始终发光且工作在额定电压以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先变暗后变亮,L2一直变亮
B.L1先变亮后变暗,L2一直变亮
C.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D.L1先变亮后变暗,L2先变亮后变暗
参考答案
【过关检测】
1.C【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小灯泡变暗,选项B错误;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由U=E-Ir知,路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选项A错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R1和R'两端电压之和,由UC=E-I(RL+r)知,UC变大,由C=知,电容器带的电荷量变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选项C正确;由P=IE知,电源的电功率变小,选项D错误。
2.C【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并联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电路中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则电流表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电流表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故R0的功率P=I2R0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电源的内阻与外电阻的关系未知,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如何变化,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电流表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
3.C【解析】由图可知,R2与滑动变阻器R4串联后与R3并联,再与R1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容器与R3并联,当滑片向b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同时R1两端的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R3的电流减小,流过并联部分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错误;因并联部分电压减小,而R2中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减小,故C正确;因R3两端的电压减小,由公式P=可知,R3上消耗的功率减小,故D错误;因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荷受到的向上电场力减小,则重力大于电场力,电荷向下运动,故A错误,故选C。
4.D【解析】当用电高峰到来时,用户消耗的功率变大,则电流表A2读数变大,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变大,选项A错误;电流表A1增大,因为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则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电压不变,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选项B错误;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变大,故降压变压器的初级电压减小,次级电压也减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选项C错误;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1-=1-,因为输电线上的电流增大,则电压损失增大,U1不变,所以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减小,故D正确.
5.D【解析】t=0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应转到中性面位置,即与图甲所示的位置垂直,选项A错误.由图乙可知,周期为0.02 s,该线圈的角速度为ω==100 π rad/s,转速为n=1/T=50 r/s,选项B错误.由图乙可知,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311 V,而Em=NBSω,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BS==Wb,选项C错误.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E=220 V,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Q=T=9.68 J,选项D正确.
6.A【解析】t= s时,u=36sin(100π×)V=18 V,A正确;电压表测量的是有效值,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Um=36 V.有效值为U==36 V,B错误;由=得:U2=9 V,由I==1 A,根据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结合电流的热效应,则:I2R×+0=I′2RT,故电流表的示数为I′= A,C错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1=P2=U2I′= W,D错误.
7.C【解析】由图乙可知U1=220 V,又知n1:n2=10?:1,则由=,得副线圈两端电压U2=22 V,A项错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P总-P内=1×12 W-12×2 W=10 W,B项错误;由图乙可知,T=0.02 s,则f==50 Hz,C项正确;若卡住电动机,则副线圈回路电流变大,再由P入=P出=I2U2,可知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D项错误.
8.BC【解析】上极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极板间电场方向向下,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上,故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电容器与R2、R3、R4这部分电路并联,当粒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R2、R3、R4这部分电路的总电阻为2 Ω,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得这部分的电压U0=2 V,电容器的电荷量为Q0=CU0=1.5×10-9×2 C=3×10-9 C,故B正确;当粒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有qE0=mg,粒子在电容器中的运动时间t= s=0.25 s。当粒子向上偏转且刚好经过上极板最右端时,在竖直方向上,有y=at2,解得:a=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1-mg=ma,可得,并可得,由此得R2、R3、R4这部分电路总电压U1=2.4 V,R1的电压=E-U1=0.6 V,电流I1= A=0.6 A,可得R2、R3、R4这部分电路总电阻R总= Ω=4 Ω,由R总=R2+,由此算出R4≈5.7 Ω,所以欲使粒子向上偏转但又不打到电容器的上板,R4阻值不得超过5.7 Ω,故C正确;同理,粒子经过下极板最右端时的加速度a=2 m/s2。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2=1.6 V,解得:R4≈0.69 Ω,故D错误。
9.BD【解析】当开关S2与2接通、S1闭合时,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于电源的内阻未知,所以不能确定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增大,故A错误;外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U随之减小,由电源的功率η==可知,电源的工作效率降低,故B正确;当开关S1断开,S2与1接通时,四个灯泡串联,电流都相同,由灯泡L1最亮,灯泡L2与L4的亮度相同,且最暗,可知L1电阻最大,L2与L4的电阻相同,且最小,当开关S2与2接通、S1闭合时,L2与L1并联后与另外两灯串联,L2与L1并联电压小于另外两个灯泡的电压,而L1电阻最大,由P=可知,L1的功率最小,最暗,由于L4的电阻最小,可知L3最亮,由于L2与L4的电阻相同,而L4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则L4比L2亮,故C错误、D正确.
10.BC【解析】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降低,其他条件不变,P1上移,即原线圈匝数增多,P2下移,即副线圈匝数减小,由U2=U1可得U2减小,电灯变暗,故A错误;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降低,其他条件不变,P1下移,即原线圈匝数减少,P2上移,即副线圈匝数增多,由U2=U1知可以使U2增大,可以使电灯L重新变亮,故B正确;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降低,其他条件不变,则副线圈电压减小,断开电键S,并联部分电阻增大,副线圈中电流减小,R1分担电压减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可以使电灯L重新变亮,故C正确;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降低,其他条件不变,则副线圈电压减小,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并联部分电阻减小,灯泡两端电压更小,灯泡不能变亮,故D错误.
【高考链接】
1.D【解析】
接ab,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接ac,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接bc,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由题知,不管接那两个点,电压不变,为U=24V,根据
可知
故选D。
2.B【解析】
由甲图可知,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故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而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故应标在电流较小的刻度上;由图甲得
其中为图线的纵截距,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解得
可知t与I是非线性关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B【解析】
ABC.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长度变为原来的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倍,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知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即盐水柱两端电压增大,故AC错误,B正确;
D.电功率的表达式:
电流变化倍数无法计算,所以电功率变化倍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4.ABD【解析】
A.开关闭合时,车灯变暗,故流过车灯的电流变小,A正确;
B.电路的路端电压为
变小,路端电压变小,B正确;
C.总电流即干路电流为
减小,干路电流增大,C错误;
D.电源总功率为
增大,总功率变大,D正确。
故选ABD。
5.B【解析】
A.周期是T=0.2s,频率是
故A错误;
B.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知
解得,副线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故B正确;
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永磁铁磁场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会越大,故C错误;
D.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知,充电电路的输入功率等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故D错误。
故选B。
6.A【解析】
副线圈的总电阻为
解得
则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副线圈的总电阻选增大后减小,根据等效电阻关系有
则等效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欧姆定律有

先减小后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则先变暗后变亮,根据

由于先减小后增大,则副线圈的电压先增大后减小,通过L2的电流为
则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逐渐减小,副线圈的电压增大过程中 增大;在副线圈的电压减小过程中,通过R0的电流为
逐渐增大,则越来越小,则
则先变暗后变亮,一直变亮;
故选A。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重点拓展
典例精讲
过关检测
高考链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