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思维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思维导图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
PAGE
4
时间:581年
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人物:杨坚年号:开皇
时间:589年
标志: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统一南北
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隋文帝
意义
e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0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措施: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e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开皇之治
0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表现
人口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结果: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时间:605年
在位皇帝:隋炀帝
●根本目的: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目的:
e加强南北交通
北:涿郡(今北京)
三地:中心:洛阳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凿大运河
南:余杭(今杭州
隋炀帝
四段:由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由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干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意义1: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评价:意义2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消极:加重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赋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暴政亡国具体表现:奢侈无度、纵情享乐、滥用民力、三征辽东
时间及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背景(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雏形: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过程:
诞生:隋炀帝,刨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科举制
0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e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度意义: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o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隋朝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与秦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朝的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
相似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之处
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5)都结東了分裂完成了统
时间:618年

建立唐朝人物:李渊(唐高祖)
高都城:长

平定全国:消灭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用魏征)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房谋杜断
●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贞
政治上:/制定法律,减酱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土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太观
宗之
o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治治国措施: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发兵击败东、西突厥
军事上
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关系上
被尊称为“天可汗”
结果(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地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建立武周政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治国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e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
●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结果:°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评价:“政启开元(启下),治宏贞观(承上)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唐玄宗统治前
●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治国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rong)员
实行改革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期结果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国力强大,使唐朝进入到鼎盛(全盛)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