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  )
A.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与等高线基本平行
C.与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与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等高线的相关知识。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故正确答案应该选B。
【点评】等高线相关知识运用。
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如果图①的比例尺为1:800 000;图②的比例尺为1:8 00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
B.图②表示范围大,内容详细
C.图①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D.图①和图②都表示小范围,内容一样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的比例尺小,所以图①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 ,图②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故答案选A。
【点评】知道图幅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 (  )
A.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
B.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
C.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详细
D.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简略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图幅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4.下列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
A.杭州市图 B.浙江省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题目条件是比例尺最小的,那么要选出实地范围最大的,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在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
5.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形判读等相关知识。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要选择坡度最陡的,即要选择在等高距相同情况下,实地范围最小的。
方法一,可以根据“相同图幅下,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的关系,选出比例尺最大的选项。比例尺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将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分数形式,如1/500 000。然后根据“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进行选择。故此题选择C 1:200 000。
方法二,此外也可使用假设计算法。首先假设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cm。接着根据公式变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ABCD的实地距离分别为5千米、15千米、2千米、3.5千米。由此看出C选项的实地范围最小。在相同等高距下,其坡度最陡。故选择C。
【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对比例尺和等高线地形图应用要求程度较高
6.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某地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有一片绿色。据此判断该地区的地形是 (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判读相关知识点。在分层设色地图中,黄色区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代表高原、山地。绿色区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表示平原。题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一片绿色,说明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故而判断此地为盆地地形,选择C。
【点评】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特点及五大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灵活判断应用
7.能更直观地看到某一地面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形图是 (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政区图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地形图的相关知识。A等高线地形图是由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组合而成的,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故不符合题意。B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故符合题意。C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D政区图是有明确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图,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各种地形图的特点。
8.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从图中可知,A图中,等高线从里到外增大,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谷。B图中,等高线从里到外减少,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脊。C图和D图无法判定出山谷和山脊。所以答案选B。
【点评】掌握地形图的判定方法。
9.(2017七上·台州期中)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图中数值关系为a>b>c,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甲地是山谷部位,可能形成河流;乙处是山脊,甲处的海拔高度低于乙处海拔高度。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0.为安全起见,登山路线一般应选在 (  )
A.缓坡 B.陡坡 C.山沟 D.鞍部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缓坡是海拔落差小的山坡,虽然需要走的距离远,但登山较为安全。陡坡是海拔落差大的山坡,虽然要走的距离近,但登山较危险。鞍部是两山之间的平地。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那种地形登山较安全。
11.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登山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是(  )
A.交通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导游图 D.气候图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判读选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登山越野活动需要对该区域地形有大致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海拔高度、坡度陡缓、地面起伏等信息,能够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登山越野路线。A交通图帮助人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情况,C导游图帮助人们了解一个区域的景点分布,D气候图帮助人们了解区域的气候情况。因此,本题选择B等高线地形图。
【点评】掌握不同地图用途,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2.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100°E、20°N,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答案】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从甲地的经度120°E和乙地的经度50°E看出,乙地位于甲地的西面;从甲地的纬度40°N和乙地的纬度20°S看出,乙地位于甲地的南面,综合起来看,乙地位于甲地西南方向.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学会在经纬网中判断方向。
13.赤道周长约为40 0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赤道的图上距离为20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1﹕10 000 000
B.1﹕20 000 000
C.四千万分之一
D.二百万分之一
【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计算方法的掌握。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题干中可知图上距离为200厘米,实地距离为40000千米,换算成同一单位为40000 000 00厘米,两者相除可知比例尺为1﹕20000 000,故而答案为B。
【点评】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知道单位换算方法。
14.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下列选项中表示比例尺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不同语言的区分。地图的语言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D是指向标,与地图语言中的方向有关。C是运河图例。B是山峰的图例与注记。A是线段式比例尺,故而答案为A。
【点评】学会区分地图上的不同语言。
15.(2020七上·浙江期中)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 ”确定方向 (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上的方向的相关知识的识记。方向作为地图基本语言的一种,有三种方式,有指向标的用指向标定向法,有经纬网的用经纬网定向法,既没有指向标 ,又没有经纬网的,用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了解地图上的定向方法,知道一般定向法。
16.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图上,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 50 000 D.1﹕50 000 000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当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可知此题让我们找出比例尺最大的那个。比例尺中,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由此,答案为C。
【点评】理解比例尺的相关规律,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17.根据你对地图的认识,你认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相比,总是 (  )
A.按一定的比例放大 B.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C.有时放大,有时缩小 D.没有任何规律
【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上比例尺的识记。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故而答案为B。
【点评】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相比按一定比例缩小。
18.有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
A.1﹕5 B.1﹕500
C.1﹕ 500 000 D.1﹕5 000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计算方法的掌握。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就等于1厘米除以5千米,而5千米可以换算成500000厘米,这样答案即为C。
【点评】学会计算比例尺,懂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9.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
A.台州市行政区划图
B.浙江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根据大小详、小大粗的规律,可知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此题中要求找出比例尺最大的,也就是范围最小的一幅地图,四幅地图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DCBA,所以答案为A。
【点评】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知道大小详、小大粗的规律。
20.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③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④同样大小的地图,若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此题四选二,可知有两个是错误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故3错。同样大小的比例尺,根据“小大粗”的规律,可知若比例尺越小,则范围越大 ,内容则越粗略,故4错。所以正确答案为D。
【点评】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形式及有关规律。
二、问答题
21.有一辆汽车沿着图上公路自左向右行驶,说出这辆汽车的行车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答案】汽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使,再转向正东方向行驶。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指向标定向法的运用。从图上看到公路从左到右可分为成两段。将指向标平移到公路前半段,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这一点,可知公路前半段左侧为西南,右侧为东北。公路后半段左侧为正西,右侧为正东。故而答案为汽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使,再转向正东方向行驶。
【点评】学会运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材料分析题
22.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山顶(山峰):等高线 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容易形成河流。图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确定方向的,由图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
【点评】本题目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23.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字母填入相应的地貌类型后的括号里。
①山峰(  ) ②山谷(  ) ③峭壁(  )
④鞍部(  ) ⑤陡坡(  ) ⑥缓坡(  )
(2)如果你要登上B处,请你在图中画出最佳的登山路线。并说出你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
【答案】(1)①B②E③D④A⑤F⑥C
(2)从出发点到C,再从C到B。因为C处是缓坡,既省体力又安全。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等高线形状特征:①山顶(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点评】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24.观察下图,回答第1 ~ 2题。
(1)图中P、S、T、N分别代表四个地点,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
A.P点 B.S点 C.T点 D.N点
(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条小河,画法明显有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考查对等高线的判读能力。第(1)题 图上的等高距是10,S点海拔位110以上,其他都低于这个数据,最高点是S 点。第(2)题河流形成于山谷间,而山谷是等高线有低处向高出突出,乙处等高线是高处向低处突出,是山脊线,不会形成河流。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难度不大,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题
25.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能使人一目了然,因为它具备了     、     、     。
(2)上图采用的方向确定方法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王林家在祝华家的     方向;祝家庄在王家村的     方向。
(4)图中比例尺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千米。
【答案】(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标记
(2)指向标定向法
(3)西南;东北
(4)0.12千米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绘制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第二小题考查对地图方向的判读,有三种: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还有一般定向法,根据地图显示,判断为指向标定向法;第三小题考查比例尺的表达方式,用数字式转化为文字式。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换算,特别要注意单位从厘米转化为千米的换算。学生容易计算错误,一定要重点强调。
1 / 1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  )
A.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与等高线基本平行
C.与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与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如果图①的比例尺为1:800 000;图②的比例尺为1:8 00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
B.图②表示范围大,内容详细
C.图①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D.图①和图②都表示小范围,内容一样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 (  )
A.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
B.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
C.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详细
D.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简略
4.下列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
A.杭州市图 B.浙江省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5.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是 (  )
A. B.
C. D.
6.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某地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有一片绿色。据此判断该地区的地形是 (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7.能更直观地看到某一地面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形图是 (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政区图
8.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
A. B.
C. D.
9.(2017七上·台州期中)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10.为安全起见,登山路线一般应选在 (  )
A.缓坡 B.陡坡 C.山沟 D.鞍部
11.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登山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是(  )
A.交通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导游图 D.气候图
12.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100°E、20°N,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3.赤道周长约为40 0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赤道的图上距离为20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1﹕10 000 000
B.1﹕20 000 000
C.四千万分之一
D.二百万分之一
14.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下列选项中表示比例尺的是 (  )
A. B.
C. D.
15.(2020七上·浙江期中)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 ”确定方向 (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6.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图上,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 50 000 D.1﹕50 000 000
17.根据你对地图的认识,你认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相比,总是 (  )
A.按一定的比例放大 B.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C.有时放大,有时缩小 D.没有任何规律
18.有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
A.1﹕5 B.1﹕500
C.1﹕ 500 000 D.1﹕5 000
19.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
A.台州市行政区划图
B.浙江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20.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③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④同样大小的地图,若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二、问答题
21.有一辆汽车沿着图上公路自左向右行驶,说出这辆汽车的行车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三、材料分析题
22.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3.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字母填入相应的地貌类型后的括号里。
①山峰(  ) ②山谷(  ) ③峭壁(  )
④鞍部(  ) ⑤陡坡(  ) ⑥缓坡(  )
(2)如果你要登上B处,请你在图中画出最佳的登山路线。并说出你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
24.观察下图,回答第1 ~ 2题。
(1)图中P、S、T、N分别代表四个地点,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
A.P点 B.S点 C.T点 D.N点
(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条小河,画法明显有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四、综合题
25.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能使人一目了然,因为它具备了     、     、     。
(2)上图采用的方向确定方法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王林家在祝华家的     方向;祝家庄在王家村的     方向。
(4)图中比例尺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等高线的相关知识。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故正确答案应该选B。
【点评】等高线相关知识运用。
2.【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的比例尺小,所以图①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 ,图②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故答案选A。
【点评】知道图幅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3.【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图幅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4.【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题目条件是比例尺最小的,那么要选出实地范围最大的,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在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
5.【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形判读等相关知识。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要选择坡度最陡的,即要选择在等高距相同情况下,实地范围最小的。
方法一,可以根据“相同图幅下,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的关系,选出比例尺最大的选项。比例尺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将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分数形式,如1/500 000。然后根据“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进行选择。故此题选择C 1:200 000。
方法二,此外也可使用假设计算法。首先假设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cm。接着根据公式变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ABCD的实地距离分别为5千米、15千米、2千米、3.5千米。由此看出C选项的实地范围最小。在相同等高距下,其坡度最陡。故选择C。
【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对比例尺和等高线地形图应用要求程度较高
6.【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判读相关知识点。在分层设色地图中,黄色区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代表高原、山地。绿色区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表示平原。题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一片绿色,说明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故而判断此地为盆地地形,选择C。
【点评】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特点及五大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灵活判断应用
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地形图的相关知识。A等高线地形图是由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组合而成的,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故不符合题意。B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故符合题意。C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D政区图是有明确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图,它不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各种地形图的特点。
8.【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从图中可知,A图中,等高线从里到外增大,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谷。B图中,等高线从里到外减少,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脊。C图和D图无法判定出山谷和山脊。所以答案选B。
【点评】掌握地形图的判定方法。
9.【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图中数值关系为a>b>c,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甲地是山谷部位,可能形成河流;乙处是山脊,甲处的海拔高度低于乙处海拔高度。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0.【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缓坡是海拔落差小的山坡,虽然需要走的距离远,但登山较为安全。陡坡是海拔落差大的山坡,虽然要走的距离近,但登山较危险。鞍部是两山之间的平地。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那种地形登山较安全。
11.【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判读选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登山越野活动需要对该区域地形有大致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海拔高度、坡度陡缓、地面起伏等信息,能够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登山越野路线。A交通图帮助人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情况,C导游图帮助人们了解一个区域的景点分布,D气候图帮助人们了解区域的气候情况。因此,本题选择B等高线地形图。
【点评】掌握不同地图用途,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2.【答案】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从甲地的经度120°E和乙地的经度50°E看出,乙地位于甲地的西面;从甲地的纬度40°N和乙地的纬度20°S看出,乙地位于甲地的南面,综合起来看,乙地位于甲地西南方向.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学会在经纬网中判断方向。
13.【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计算方法的掌握。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题干中可知图上距离为200厘米,实地距离为40000千米,换算成同一单位为40000 000 00厘米,两者相除可知比例尺为1﹕20000 000,故而答案为B。
【点评】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知道单位换算方法。
14.【答案】A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不同语言的区分。地图的语言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D是指向标,与地图语言中的方向有关。C是运河图例。B是山峰的图例与注记。A是线段式比例尺,故而答案为A。
【点评】学会区分地图上的不同语言。
15.【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上的方向的相关知识的识记。方向作为地图基本语言的一种,有三种方式,有指向标的用指向标定向法,有经纬网的用经纬网定向法,既没有指向标 ,又没有经纬网的,用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了解地图上的定向方法,知道一般定向法。
16.【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当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可知此题让我们找出比例尺最大的那个。比例尺中,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由此,答案为C。
【点评】理解比例尺的相关规律,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17.【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地图上比例尺的识记。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故而答案为B。
【点评】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相比按一定比例缩小。
18.【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计算方法的掌握。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就等于1厘米除以5千米,而5千米可以换算成500000厘米,这样答案即为C。
【点评】学会计算比例尺,懂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9.【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根据大小详、小大粗的规律,可知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此题中要求找出比例尺最大的,也就是范围最小的一幅地图,四幅地图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DCBA,所以答案为A。
【点评】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知道大小详、小大粗的规律。
20.【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此题四选二,可知有两个是错误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故3错。同样大小的比例尺,根据“小大粗”的规律,可知若比例尺越小,则范围越大 ,内容则越粗略,故4错。所以正确答案为D。
【点评】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形式及有关规律。
21.【答案】汽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使,再转向正东方向行驶。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指向标定向法的运用。从图上看到公路从左到右可分为成两段。将指向标平移到公路前半段,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这一点,可知公路前半段左侧为西南,右侧为东北。公路后半段左侧为正西,右侧为正东。故而答案为汽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使,再转向正东方向行驶。
【点评】学会运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22.【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山顶(山峰):等高线 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容易形成河流。图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确定方向的,由图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
【点评】本题目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23.【答案】(1)①B②E③D④A⑤F⑥C
(2)从出发点到C,再从C到B。因为C处是缓坡,既省体力又安全。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等高线形状特征:①山顶(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点评】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24.【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考查对等高线的判读能力。第(1)题 图上的等高距是10,S点海拔位110以上,其他都低于这个数据,最高点是S 点。第(2)题河流形成于山谷间,而山谷是等高线有低处向高出突出,乙处等高线是高处向低处突出,是山脊线,不会形成河流。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难度不大,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25.【答案】(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标记
(2)指向标定向法
(3)西南;东北
(4)0.12千米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绘制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第二小题考查对地图方向的判读,有三种: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还有一般定向法,根据地图显示,判断为指向标定向法;第三小题考查比例尺的表达方式,用数字式转化为文字式。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换算,特别要注意单位从厘米转化为千米的换算。学生容易计算错误,一定要重点强调。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