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与策略(一)教材内容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三课《一唱雄鸡天下白》中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一课的特点及新课改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积极思考,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的音乐基础,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是这样思考的: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所受的苦难比汉族人民更加深重,他们被迫迁徙到边远山区,那里经济落后,文化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前,许多少数民族还停留在氏族社会,或奴隶制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提倡各民族平等,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获得新生的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及领袖毛泽东的感激之情异常强烈,他们放声歌唱,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毛主席 。《瑶族舞曲》在民歌旋律的基础上,作曲家刘铁山、毛沅创作了管弦乐曲,民乐大师彭修文在管弦乐的基础上,又将它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使此曲成为民乐经典。(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欣赏《瑶族舞曲》的四个主题,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管弦乐队。2、欣赏《瑶族舞曲》四个主题,让学生学习四二拍节奏,律动,并唱会第一个主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和听辩音乐的能力,能从音乐要素上分析音乐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三)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学唱《瑶族舞曲》的主旋律,理解音乐内涵,能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旋律节奏的特点。教学难点:为《瑶族舞曲》主题音乐编配鼓点,分析曲式结构。教学方法:1. 通过歌曲导入的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代歌曲背景。2. 通过民族乐器扬琴演奏来感受瑶族音乐的独特魅力。3.通过指挥,节拍强弱规律律动练习熟记乐曲的主旋律感受主题的特点。4.通过演唱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熟悉。5.通过听辩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民族管弦乐器。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歌曲导入《爱我中华》1.教师歌唱《爱我中华》音乐伴奏,引入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的变化。2. 用扬琴弹奏四个主题。提问:每段音乐对应了什么场景?听完这段音乐学生有什么感受?导入——《瑶族舞曲》。简单介绍《瑶族舞曲》是由刘铁山和茅沅共同创作的管弦乐曲,后经民乐大师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使之成为民乐的经典。(二)知识新授听乐队演奏《瑶族舞曲》四段音乐。提问:听到了哪几种乐器?讨论回答之后,简单学习——民族管弦乐队。详细鉴赏主题a(1)播放视频,提问:这段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分析配器。从高胡领奏,到弹拨乐器加入,到二胡高胡齐奏。感受乐器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描述了穿着节日盛装跳舞的少女,到气氛烘托热烈,到所有姑娘加入舞蹈。(高胡音色清脆明亮,把姑娘的灵动活泼描述了出来,二胡音色柔美,将姑娘的柔美描述了出来,弹拨乐器清晰颗粒性的音色,将整体的氛围都烘托了出来)。(2)通过乐谱节奏四二拍。复习指挥手势。让学生指挥老师弹奏钢琴主题音乐。再指挥视频中乐队演奏的主题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和特点。(3)学唱这一主题。教师强调发声方法,示范。学生用a歌唱主题旋律。重复两边把一个姑娘到所有姑娘的舞蹈弱渐强声音的变化唱出来。3、详细鉴赏主题b(1)节奏学习。教师击打节奏,学生模仿。从慢到快。最后教师学生将第一条节奏到第四条连起来击打一次。感受四二拍强弱拍规律。(2)学生教师合作为扬琴弹奏的单一旋律主题b配鼓点。强拍用脚,弱拍击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用扬琴弹奏音乐,学生用手脚配鼓点加入进来。(3)播放视频,分析配器。提问:这段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大三弦领奏,小伙子看到姑娘跳舞情不自禁加入了进来,加入了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全场一同欢舞,欢唱这幸福的新生活。)3、欣赏主题c,主题d(1)听赏c乐段,和学生一起画旋律线感受旋律变化。提问:这段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描述了怎样的场景?感受四二拍和四三拍的变化,主题感受有什么不同。(重点突出旋律平稳,器乐讲笛子特点。描述了男女青年互诉衷情,憧憬未来。)(2)听赏d乐段和学生一起画旋律线感受旋律变化。提问:这段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描述了怎样的场景?(笛子和笙两种主线交织,仿佛人们双双结伴而舞一样。)4、测一测选择题,下面主题音乐分别对应了哪种音乐情绪?(总结音乐要素的特点)连线题,下面主题音乐分别对应了哪个场景?5、欣赏全曲《瑶族舞曲》师生共同讨论全曲分为几部分。学生交流。重点讲解复三段体式。(三)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融合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教学反思(一)教学的优点1.课件精美而实际。选材比较多元,同时也摆脱了音乐课件华而不实的传统弊病。课件中截取的精美音乐演唱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教学重点,能很好的激发视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处于导的位置,充分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超强的自我学习意识中达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3.课堂氛愉悦。几乎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和谐的师生共奏……,整个过程中也让人感受到的是艺术的四射魅力。4.课堂练习充实。课堂练习紧跟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师的乐器律动示范是良好的艺术载体,拨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二)教学的不足1.时间安排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后一个曲式教学部分时间有些紧,自己应增强对时间的驾御能力,整节课时间安排上还需进行调整。2.ppt需要进行修改。有两个主题的视频播放存在卡顿等。需要提前进行调整。应该多试多练,把ppt做的更精炼一点,去掉没用的内容,保留精华,把重点放在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上。3.应该多结合核心素养。将6个环节8个基本点贯彻落实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音乐与美的享受,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国家是息息相关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戒骄戒躁,多学习多听多看多练,争取更大的进步,需要更多努力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