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古诗文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燃放烟花涉及化学反应B .“又南三百里,日耿山, 无草木,多水碧”中的水碧(水晶)的组成元素均位于 p 区C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中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描述的黄河水结冰是吸热反应2.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应用中, 解释时所用知识错误的是( )A .食品保存时加抗氧化剂 化学反应速率 B .用草木灰水清洗油污 盐类水解C .用牺牲阳极法保护金属 电解 D .在牙膏中加入适量氟离子 溶解平衡3.对于可逆反应N2(g) + 3H2(g) 2NH3(g) ΔH < 0,下列各项对示意图的解释与图像相符的是( )A .①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 > p1 B .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C .③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D .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4.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 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 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 负极反应是 Fe -3e- = Fe3+5.对于平衡体系mA(g) + nB(g)pC(g) + qD(g) △ H = b kJ · mol 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 且m +n < p +q,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达到新平衡时A的 浓度相比原来的浓度增大了。B .若平衡时, A 、B的转化率相等, 说明反应开始时, A 、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D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该反应的△ H < 0。D .若m + n = p + q,则向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气体,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B .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4种C .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 .ns能级的能量一定高于(n 1)d能级的能量7.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 其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 Ni2O3、负极为 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 -2e- = 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 pH 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Ni(OH)2+2OH- -2e- = Ni2O3+3H2O 8.在2L密闭容器中通入 A 和 B 气体进行反应2A(g) + B(g) xC(g) △ H > 0,测得c(A)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 5min内, (B) = 0.05mol/(L )B .5min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则x = 2C .若 x>3 ,5min时该反应的K值一定小于12 min时 的K值D .若 x>3 ,5min时该反应的 (正)小于11 min时 的 (逆))9.下面关于四种微粒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②价电子排布式: 3s23p3③2p轨道为半充满的原子A .原子半径: ② > ① > ③ > ④C .电负性: ④ > ③ > ② > ①④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对成对电子 B .最高正化合价: ④ > ① > ③ = ②D . 第一电离能: ④ > ③ > ① > ②10.用学过的离子反应的知识分析下列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A .“胃舒平”可以缓解胃酸过多: Al(OH)3 + 3H+ = Al3+ + 3H2OB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2Al3+ + 3CO + 3H2O = 2Al(OH)3 ↓ +3CO2 ↑C .加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a2+ + 2HCO = CaCO3 ↓ +CO2 ↑ +H2OD .KMnO4溶液测定补铁剂中铁的含量: 5Fe2+ + MnO + 8H+ = 5Fe3+ + Mn2+ +4H2O11.已知 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且氧气中 1 mol O = O键完全断 裂时吸收热量 496 kJ,水蒸气中 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kJ。则氢气中 1 mol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已知2H2(g) + O2(g) = 2H2O(g) △ H = 483.6 kJ · mol 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 mol 1B .已知C(石墨, s) = C(金刚石, s) △ H > 0,则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 .已知NaOH(aq) + 1 H2SO4(aq) = 1 Na2SO4(aq) + H2O(l) △ H = 57.4 kJ · mol 1,则含 20.0g 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 .已知2C(s) + 2O2(g) = 2CO2(g) △ H1 ,2C(s) + O2(g) = 2CO(g) △ H2 ,则 △ H1 >△ H213.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 高温共电解H2O—CO2 混合气体制备 H2 和 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O+2e-===H2+O2 - 、CO2+2e-===CO+O2-C.总反应可表示为 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 ∶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 = 7的溶液中Fe3+ 、NH 、Cl 、NO能大量共存B .相同温度下, 0.2mol L 1醋酸溶液与0.1mol L 1醋酸溶液中c(H+)之比小于2:1C .等物质的量浓度①NH4Cl②NH4Al(SO4)2溶液中NH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 > ②D .常温下, pH均为5的氯化铵溶液和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5.调节0.1mol L 1 己二酸(简写为H2A)溶液的pH,H2A、HA 、A2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0.1mol L 1 己二酸pH约为2.7B .Ka2 = 10 5.4C .NaHA溶液显酸性D .等物质的量浓度Na2A与NaHA的混合溶液中: 3c(Na+) = 2c(A2 ) + 2c(HA ) + 2c(H2A)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 (12 分)前四周期元素结构信息见表, 回答下列问题。元素 结构信息A 基态原子有6个原子轨道填充满电子, 有3个未成对电子B M层电子数比L层电子数少两个C 基态原子有17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D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x4s2,在常见化合物中其最高正价为+7E 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 N层没有成对电子, 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1)A、B、C、E四种元素,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同) 。A 、B 、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2)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3)写出B基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式________。(4)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 基态原子填有电子的轨道数为________。17. (13 分)镍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Ni,还含有一定量Al 、Fe及氧化铁、少量其他不溶性物 质,回收废镍催化剂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 7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金属离子(浓度相同) Fe3+ Fe2+ Ni2+开始沉淀的pH 2.2 7.5 7.2沉淀完全的pH 3.0 9.0 8.7回答下列问题:(1) “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 是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即可)(2)“滤液②”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3 )“转化”步骤中加入H2O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4)“调pH”时, 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_。(5)“控制pH浓缩结晶”步骤后得到硫酸镍晶体的操作依次是: 过滤、 _______、干燥。(6)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Fe(OH)3 的Ksp =________18. (18 分)磷元素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回答下列问题:(1)次磷酸(H3PO2)是一元弱酸, 其与苛性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已知25℃时, Ka1 = 1 × 10 2 ,Ka2 = 2.6 × 10 7。①亚磷酸(H3P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Na2HPO3 属于________( 填“酸式盐”或“正盐” )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为 ________ ; NaH2PO3 溶液的 水解 方程式 为 ________________ , NaH2PO3 溶液显 ________ 。(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③已知25℃ 时, CH3COOH的Ka = 1.75 × 10 5 ,则CH3COOH溶液和Na2HPO3溶液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测定亚磷酸溶液的浓度。取25.00mL亚磷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10mol L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3PO3 + 2MnO +6H+ = 5H3PO4 + 2Mn2+ + 3H2O 。进行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测得溶液中亚磷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③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 。(填字母标号)A .取亚磷酸溶液的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B .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 滴定后无气泡C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D .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E .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19. (12 分)I . 二甲醚又称甲醚, 简称DME,结构简式为CH3OCH3,是一种无色气体, 被 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在医药、燃料、农药 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CO(g) + 2H2(g) = CH3OH(g) ΔH1 = 90.1kJ mol 1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ΔH2 = 49.0kJ mol 1CO(g) + H2O(g) = CO2(g) + H2(g) ΔH3 = 41.1kJ mol 12CH3OH(g) = CH3OCH3(g) + H2O(g) ΔH4 = 24.5kJ mol 1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II. 二甲醚还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以 H2SO4 作为电解质, 一极充入二甲醚, 另一极 充入空气和CO2气体。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②如图,若 b 极通入二甲醚, 则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 a 极通 入二甲醚, 电解池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有 1mol 的二甲醚参与反应时, 电解池阳极附近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为________。③用该二甲醚燃料电池电解300mL饱和食盐水。电解一段时间后,当溶液pH值为13( 室温下测定)时, 消耗二甲醚的物质量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不考虑损耗)放电充电2 2c(A)/mol L- 1电解化学试卷(共 6 页) 第 1 页】化学答案一、选择题D解析:燃烧是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燃放烟花涉及化学反应;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和O元素均位于p区;醋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正确;黄河水结冰是物理变化,是放热过程,不是吸热反应。考查知识点:传统文化与化学基础知识相结合C解析: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能够消耗食品袋中的氧气,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减慢氧化速率; 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碳酸钾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盐和甘油; 牺牲阳极法保护金属是将被保护的金属当做正极,应用的原理是原电池,与电解无关;在唾液中存在平衡:,添加适量的或离子,平衡逆移生成沉淀。考查知识点: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盐类水解规律、金属的防护。C解析:A.该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并且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少,与图象不符;B.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反应移动,则氮气的转化率降低;C.反应平衡后,增大氮气的量,则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在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直到新的平衡,与图象符合;D.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减少。考查知识点:化学平衡与图象B解析: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则钢管为阳极,被氧化而腐蚀;铁在冷浓硝酸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从而保护内部铁不被腐蚀;钢管与铜管堆放在一起时,构成原电池,钢管作负极而易被腐蚀;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Fe-2e-=Fe2+。考查知识点:金属腐蚀与防护C解析: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无论平衡怎样移动,最终的浓度增大;B.若平衡时,、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说明反应开始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如升高温度,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温后平衡向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该反应的;D.若,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往含有 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的,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考查知识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及其影响C解析: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出现的几率; 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为的基态原子有、、、、; 元素周期表中个副族和第ⅤⅢ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优先填充能量低的能级,从Ⅲ到Ⅷ族元素在进行电子填充时优先填充轨道,可见能级不一定高于能级。考查知识点:电子云、未成对电子、能量定律等知识点C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Ni2O3→Ni(OH)2,Ni2O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Ni2O3为正极,Fe→Fe(OH)2,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Fe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H--2e-=Fe(OH)2。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c(OH-)增大,溶液的pH增大,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考查知识点:二次电池充放电原理D解析:速率的单位是;根据图可知,前内的浓度由减小为,根据,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则x=1;时A的浓度继续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是升高温度,值增大,也可能是增加B的浓度,不管是哪种改变,反应速率都加快。考查知识点:化学平衡图象,涉及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A解析:为号元素为,为号元素为,为号元素为,为号元素为;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没有正价,最高正化合价;C.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电子轨道在全满、半满、全空时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较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考查知识点:元素推断、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原子半径B解析: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可溶性铝盐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C解析: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Q,根据2H2+O2 2H2O,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4×121 kJ,则:4×121 kJ=4×463 kJ-(2Q+496 kJ),解得Q=436 kJ,C项正确。考查知识点:反应热的计算B解析:氢气的燃烧热生成的水是液态水;已知石墨,金刚石, ,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的键能小,则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已知 ,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考查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燃烧热,中和热概念D解析:由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此极上得到电子,应为阴极,故X极为电源的负极,A、B项正确;C项,根据电极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总反应方程式正确;D项,因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结合得失电子相等可知,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错误。考查知识点:电解池相关知识B解析:易水解,在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相同温度下,设醋酸溶液的电离度为,醋酸溶液电离度为,则,因为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所以,所以两溶液中之比小于:;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水解没有受到抑制,中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铝离子水解也呈酸性,铵根离子和铝离子水解相互抑制,所以浓度的大小顺序为;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醋酸溶液电离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考查知识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D解析:随着的增大,的一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分数减小,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继续增大,二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分数减小,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曲线Ⅰ代表的是,曲线Ⅱ代表的是,曲线Ⅲ代表的是;曲线Ⅰ与曲线Ⅱ的交点处且,则,同理时,;A.第一步电离程度较小,其第二步电离程度更小,则溶液中,,所以溶液中,溶液的;B.时,;C.水解平衡常数,说明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D.等物质的量浓度与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考查知识点: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 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计算能力,明确曲线与微粒成分关系、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方法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的计算中近似处理方法 。二、非选择题16. (12分)【答案】(1) (2分) P (1分)四周期Ⅶ族 (2分) (2分) (2分) (4)(1分) (2分)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电子排布规律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7.(13分)【答案】(1)(2分) 加热增大溶液浓度、粉碎、搅拌等 (1分)(2 )、和 (2分)(3)将氧化为,以便转化为沉淀除去(2分) , (2分) (1分) (5)洗涤(1分) = (2分)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考试常见题型,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反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18. (18分)【答案】 (2分)① , (2分)②正盐 (1分); c()> c()>c()>c()> c() (2分)(2分) 酸性 (1分)③ (2分)①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不恢复(2分) (2分) ③ AC(2分)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穿插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酸电离平衡常数与其酸性强弱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滴定实验中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2分)【答案】I. (2分)II. ① (2分)② (2分); (2分),67.2L(2分) ③0.0025mol(2分)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考查相应的计算能力和关于电化学计算中守恒思想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化学答案.docx 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