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试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Al 27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坎昆世界气候大会于2010 年11 月29 日至12 月10 日召开,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下做法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与再利用 B.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排人河流
C.提倡使用私家车 D.无节制地开采煤和石油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含NA个分子的二氧化硫 B.0.6mol氧气
C.标准状况下5.6L氢气 D.9g水
3、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知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终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稀盐酸 B.液氯 C.空气 D.氨水
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0-9—10-7m (l—100nm)之间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 氨水跟盐酸反应: OH- + H+ == H2O C. 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H2O D. 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OH-=H2O
7、 成人人体中缺某种微量元素时,会引起食欲不振,该元素是( )? A.碘?????????????? B.氟??????????? C.锌?????? ??? D.铁??
8、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
A.HCl???????? B.Na2O?????? C.FeCl3??????? ? D. FeCl2?9、 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F>C1>Br???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电子层数都相同10、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些铁盐溶于水生成的Fe(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等杂质 B.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都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C.维生素C高温时容易被破坏,所以不宜热锅爆炒蔬菜 D.可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真丝围巾和合成纤维围巾11、 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1 1H和2 1H B.正丁烷和异丁烷 C.甲烷和乙烷 D.氧气和臭氧
1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B. 一定存在着电子转移
C. 一定存在着元素化合价变化 D. 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
13、 下图是某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其中表示为C6H6的是(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14、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时,砝码放在右盘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给烧瓶里的液体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聚氯乙烯塑料不可用来包装食品
B. 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C. 由于淀粉在人体中会转化为氨基酸,因此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
D. 皮肤被烫伤或受浓硝酸腐蚀时,细胞结构将受到破坏16、 下列反应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 A.往氨水中滴加酚酞??????????? B.往品红溶液中通人足量二氧化硫气体?
C.往稀硫酸中通入氨气 ??D.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17、 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18、 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1·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19、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Al+Fe2O32Fe+Al2O3?????????? B、2Mg+CO22MgO+C C、SiO2+CaOCaSiO3??????????? D、N2+3H22NH3?????
20、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O3-、Cu2+ B、K+、OH-、Na+
C、Ba2+、SO42-、Na+??? D、Ca2+、CO32-、Na+?21.以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退去
D.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生成聚乙烯
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
23.(4分)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学生营养状况,把每年5月20日确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右表为某山区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填写空格:
(1)食谱中的米饭主要含 (填“淀粉”或“纤维素”)。
(2)从营养均衡及学生身体发育需要的角度考虑,
你认为以上食谱中应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只填一种)。
24.(l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给的10 种元素,回答下列间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2)Ne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 与N 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
(4)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 (填“HCl”或“HClO”)
(5)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 (填化学式);
(6)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 (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7)右图为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
该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 。
(相对原子质量C-12、H-l)
(8)镁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写出工业上电解熔融
氯化镁获得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
25.(6分)完成下列各题。
(1)“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外形似冰,它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碳酸氢钠可用作治疗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药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6分)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苯 B.乙醇 C.乙酸 D.油脂 E.葡萄糖 F.蛋白质
(1)食醋可作为增加食品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其中含有 。
(2)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医疗消毒常用75%(体积分数)的溶液 。
(4)花生油、茶籽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 。
(5)家居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等挥发性的有害物质 。
(6)在某病人的尿样中加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尿样中含有 。
27.(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还有SiO2、A12O 3等杂质)提取Fe2O3。操作讨程如下:
(1)(I)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
(2)沉淀A中主要含有 ,固体B是 ;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OH-、Cl-外,还有 ;
(4)写出(Ⅱ)步骤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
28.(6分)简要回答下列间题。(1)自来水生产时,用适量的氯气来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
出售,请你用化学方法将其辨别。 。
(2)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请解释这一现象。
(3)“低碳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控制C02排放需要从人人做起,请你提出一种“低碳生活”的举措。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
29.(4分)为了达到下列表格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5分)。
实验要求
试剂及方法
证明马铃薯中含淀粉
检验酒精中含有水
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K2CO3
除去CH4中的CH2=CH2
30. (12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H2O
【实验探究】
(1)A中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 (只填一种)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L
(NH4C1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人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
【知识拓展】
(8)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你认为生石灰可用下列
物质代替(填序号)。
A.碱石灰(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 B.NaOH 固体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知识应用】
(9)2010 年11月9日晚,我省宁德市一冷冻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500 多居民深夜大转移。假如你在现场,你会采用什么自救为法? 。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段考试
高二化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I 卷(选择题4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A
D
B
B
C
C
D
B
B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D
A
C
C
C
A
D
C
C
A
第Ⅱ卷(非选择题56 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
25.
(1)CH4 + 2O2CO2 + 2H2O
(2)NaHCO3 + HCl=NaCl + H2O +CO2↑
26.
(1)C (2)F (3) B (4)D (5)A (6)E
(若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也给分)
27.
(1)过滤 (2)SiO2(或二氧化硅) Fe2O3(或氧化铁)
(3)[Al(OH)4]-(或A1O2-)(4)Fe3++3OH-=Fe(OH)3↓
(3)①节约用纸或用电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③骑自行车、步行代替乘车出行,乘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④ 植树造林⑤ 少用化石燃料(以上任选其一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
29.D A B C
30.
(1)不是(2)O2(或氧气,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4.48 (4)向下排空气法
(5)D (6)有白烟生成 (7)F (8)A B
(9)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迅速撤离。②低头弯腰,往低处跑,迅速撤离。③逆风奔跑,迅速撤离。④戴上防毒面具,迅速撤离。(以上任选其一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考试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Al 27 S 32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学科网
A.铁表面镀一层锌,铁件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学科网
C.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D.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若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3.下列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A.生石灰与水混合 B.天然气燃烧 C.浓硫酸溶于水 D.干冰气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5.在一个定容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1 mol·L-1·min-1 B.0.3 mol·L-1·min-1
C.0.2 mol·L-1·min-1 D.0.6 mol·L-1·min-1
6.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为:2SO2(g)+ O2(g) 2 SO3 (g); △H <0, 该反应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应采取的适宜条件是( )
A.低温、低压、催化剂 B. 高温、高压、催化剂
C.低温、常压、催化剂 D. 适宜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7.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试管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催化剂
A
常温
3%
——
B
水浴加热
3%
——
C
水浴加热
6%
MnO2
D
常温
6%
——
8.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 、O2、SO3的浓度均为0.1 mol·L-1,当达到平衡时可能的数据是( )
A. c(SO3)= 0.2 mol·L-1 B. c(SO3)= c(SO2)=0.075 mol·L-1
C. c(SO3)=0.15 mol·L-1 D. c(O2)=0.04 mol·L-1
9.关于右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电极是负极
B.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
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0.用石墨电极电解足量以下溶液,阴、阳两极均产生气体且气体体积之比为2∶1的是( )
A.饱和NaCl溶液 B.Na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CuCl2溶液
11.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H2 (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断是( )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1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13.已知:2Zn(s)+O2(g)=2ZnO(s) ΔH= -701.0kJ·mol-1
2Hg(l)+O2(g)=2HgO(s) ΔH= -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ΔH为( )
A. +519.4kJ·mol-1 B. +259.7 kJ·mol-1 C. -259.7 kJ·mol-1 D. -519.4kJ·mol-1
14.在N2 (g)+ 3H2(g) 2 NH3 (g)的平衡体系中,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氮气的浓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氮气的转化率增大 B.氢气的转化率增大
C.氨气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
D.氨气的分解速率大于氨气的生成速率
15.右图所示为800 ℃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从图像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 (g) 2 B(g) + C(g)
16.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 + 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原理的原电池是( )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 正极为Fe, 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17.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
18.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 =2和pH = 7 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 R 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 20-25min之间, pH = 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mol·L-1·min-1
19.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 + 2OH- - 2e-= 2H2O;
NiO(OH) + H2O+e- = Ni(OH)2 + 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 H2O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的氧化 D. Ni(OH) 2的氧化
20.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2L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21.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是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22.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 == 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23.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24.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TaS2(g)+ 2I2(g) TaI4(g) + S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网25.(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25℃,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表示硫燃烧生成1molS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 H+(aq)=Cu2+(aq)+H2(g) ΔH=+64.39kJ/mol
2H2O2(l)=2H2O(l)+O2(g) ΔH=-196.46kJ/mol
H2(g)+1/2 O2(g)=H2O(l) ΔH=-285.84kJ/mol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 下列各情况,在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填序号)
26. (10分) 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 2NNH2(l)+ 2N2O4(l)== 2CO2(g)+ 3N2(g)+ 4H2O(g) (I)
(1)反应(I)中氧化剂是 。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 (g) 2 NO2 (g)(II)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II)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在一个体积为1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O4,一段时间后达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mol·L-1·s-1。
27. (4分) 在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的平衡体系中,回答下列问题: (填“正向”、“逆向”、“不”)
(1)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 移动。
(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 移动。
(3)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 移动,理由是: 。
28. (11分)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 ,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闭合K开关后,u型管中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a极上得到的物质是 ,在b极上放电的离子是 ,往b极处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能观察到 。
(2)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 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
(4)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2.24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9. (6分)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化学平衡角度考虑,为了提高氨气的产率,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错选扣分)。
① 升高温度 ② 增大压强 ③ 使用催化剂 ④ 及时分离出NH3
(2)对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选项中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N2的消耗应速率是NH3的消耗速率的1/2
②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③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④单位时间内每生成3mol H2的同时有2mol NH3生成
⑤3mol N-N键断裂,同时有6mol N-H键断裂
(3)一定条件下,NH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NH3的物质的量
y
NH3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NH3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30. (8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 2I- === 2SO42- + I2(慢) I2 + 2S2O32-=== S4O62- + 2I- (快)
(1) 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
(2)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20mol·L-1K2S2O8溶液的体积/mL
0.10mol·L-1Na2S2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0.50mol·L-1KI溶液的体积
淀粉溶液
实验1
10.0
4.0
0.0
4.0
2.0
实验2
9.0
4.0
1.0
4.0
2.0
实验3
8.0
4.0
V1
4.0
2.0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V1=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三、计算题(5分)
31. (5分)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应。将0.050mol的SO2(g)和0.030mol的O2(g)注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反应器,并置于某温度为850℃下的恒温环境中,达到化学平衡后,测的反应器中有0.04 mol SO3(g),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及SO2的平衡转化率。
(2)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向该容器中通入0.048 mol SO3(g)、0.0090mol的O2和0.002 mol的SO2,请问可逆反应是否是化学平衡状态,若不是,请问平衡将向什么方向移动?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D
C
C
D
C
C
B
B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C
D
A
A
D
D
B
A
A
C
二、填空题
网25.(8分) (1) S(s)+O2(g)= SO2(g)△H= —299.52 kJ·mol-1
(3) K= 不变, 0.1 mol·L-1·s-1 (每空2分)
27. (4分) (1) 正向 (2) 不
(3)逆向 原因: Fe3+与OH-生成Fe(OH)3沉淀,导致Fe3+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向移动
29. (6分) (1) ②④ (2) ①②④ (3) a c
30. (8分) (1) Na2S2O3, < 2
(2) 探究该反应速率与K2S2O8浓度的关系(2分) 2 mL
理由是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3)
其余空格各1分
三、计算题
K= =1600……………………………………1分
α(SO2)= %=80%............................................1分
(2) Q = =1.4×104 > K
平衡逆向移动,向生成SO2的方向移动…………………..1分
一、单项选择(每道题仅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 )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C.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 D.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4、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5.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历程说明 ( )
①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不变 ②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不可能促进区域发展 ③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④区域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的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6~9题。
6、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
A 需要航天传感器 B 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 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 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7.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8、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 )
A 城市交通道路网的布局 B 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C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D 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
9、对1995年与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 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B 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
C 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 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
11.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①放弃全部耕地 ②合理调水 ③加强能源建设 ④恢复自然植被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50297万吨标准煤。读下左图2回答12~13题。
12.图示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0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13.关于我国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读上右图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15.该核心环节对流域的有利影响是 (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7.山西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B.矿区道路建设
C.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污染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18、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B.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19.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能源生产量排序正确的是 ( )
A.东部>中部>西部 B.中部>西部>东部
C.中部>东部>西部 D.西部>中部>东部
20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21下列属于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 )
①技术密集型 ②劳动力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知识密集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23、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图回答24—26题。
24.图中阴影部分为绿洲,是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地下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25.图中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26.图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7、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来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28、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高,却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这是因为( )
A.热带雨林降水太多 B.热带雨林光照太强
C.温度太高,有机物分解过快 D.森林太茂密
30.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 )
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
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CO2增加使这些国家农业增产
31.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32.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33—35题:
3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34、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36.“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耕地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38.“西气东输”管道向北弯曲经过陕北靖边,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
39、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讫点气候类型分别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第40-44题。?
?
4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4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4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与技术 B.交通和市场
C.资源丰富 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
4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4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4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46.田纳西河的梯级开发对航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坝的修建隔断了河流,不利于通航
B.水坝使河流水位保持平稳,利于通航
C.梯级开发使田纳西河可通航到达全美各州
D.梯级开发使通航里程增加,吨位下降
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47.历史的事实说明了( )
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
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
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
D.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48.琼北火山口地区分布着许多火山遗迹和大面积的岩浆岩,地表缺水,农业生产十分困难,若要开发该地区,较好的利用方式是( )
A.大力发展耕作业 B.开采火山石出售
C.开发为住宅区 D.利用特殊景观发展旅游业
图 9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49~50题。
49.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B.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50.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5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1)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6分)
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较高收入的吸引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批农民和来自全国的百万打工大军涌入广东的城镇。在短短20年间,广东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城市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1)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4分)?
?
(2)解读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走势。(4分)?
(3)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的主要表现。(4分)
53.下图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自然环境。(14分)
(1)从图中可看出,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
A.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
B.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C.人均CDP越低,用人规模越大
D.设在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最多
(2)日本向该地区输出的工业,除“劳动密集型”以外,还有对环境 大的工业。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4)该地区交通位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54.分析下表,回答问题。8分
某地各项项目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当年水旱灾害次数
粮食总产量
1956年
30%
3.33万公顷
850毫米
23摄氏度
2%
0
1亿吨
1975年
5%
4.47万公顷
680毫米
30摄氏度
12%
3
0.875亿吨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暴雨增多; ③进一步毁林开荒; ④洪水灾害增多
(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学段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理科)
一、单项选择(每道题仅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
D
D
D
B
C
A
A
C
A
D
D
D
D
A
B
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B
C
A
B
D
C
C
B
B
A
A
C
A
D
B
D
A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C
D
C
B
B
A
D
A
B
D
B
C
D
A
C
二、 综合题
52。12分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分);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1分);良好的区位条件(1分);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1分)
(2)趋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个小的高峰(1分),后又步入一段相对低谷的时期(1分),然后又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1分)。预测今后的20年,我国的城市化将会出现高速发展时期1分)。
(3)(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4)日本的资源、能源缺乏,尤其是来自西亚的石油,都经过这里的马六甲海峡,才能到达日本。(2分)
54.(1)(每空1分,共4分)
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减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4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1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51分。
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代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要加以继承
C.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相对的
“恰克恰克”是一种维吾尔族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口头语言艺术形式。它是由两人或多人参与完成的互动性极强的对话性的表演活动,幽默、风趣,与相声颇为相似,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这说明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C.发展民族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总有其共同的特质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很多在今天社会中仍然是制约社会群体行为的规范,但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 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要与外来文化相结合?
C.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今的价值追求相悖?
D.文化在批判中得以继承
2012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表明了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文化是否交流融合取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我国电影业的票房收入再创新高,超过131亿元人民币,在全球排在第三位。这一事例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电影业成为文化繁荣的基础
C.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D.电影引导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我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我国开发深海资源,服务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这启示我们
①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②要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③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④综合国力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过圣诞节,如漫画中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正确对待文化的竞争与合作 ②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③要加强文化的交流 ④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欧洲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的形式丰富
D.中华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是
A.口语 B.报刊、杂志、书籍
C.电视 D.手机短信
二战后,德国对法西斯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崇尚民主平等和睦的文化,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而日本虽然在战后也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法西斯文化的清算不彻底,否认侵略历史,给东亚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以上材料说明
A.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B.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
C.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D.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阅读材料回答12-13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隐含了我们在文化发展上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 守旧主义 B. 封闭主义
C. 民族虚无主义 D. 历史虚无主义
以富春江两岸秋色为主题的《富春山居图》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清初被焚为两段,2011年6月1日,《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与《无用师卷》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终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聚首。一卷曾经充满悲情的绘画,在此成就一段文化佳话。这幅600多年前的古作,在断为两半300多年之后,双卷合璧,山水梦圆。这表明
A.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促进作用
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A. 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2012年4月27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提出,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A.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人的文化品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提升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口号是“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对外来文化应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从神农氏至今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包括光彩照人的中华茶文化。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页都散发着茶香。这表明
A.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长征是其中之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之所以这样评价长征精神是因为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产生特定的文化影响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海天,一湾遥阻隔,两岸本相连:游子恋乡井,高堂闾里牵;何时回故土,畅饮团圆筳”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一定的继承性
C.鲜明的民族性 D.相对的渗透性
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拯救。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黑客帝国》,人们欣赏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人们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种现象说明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2011年7月27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伦敦举行。下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二者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正在走向趋同 ④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物权法》 ③自然科学 ④语言、文字 ⑤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⑥技术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而影响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文化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这样可以
A.不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B.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北京市知名的富裕村韩村河,村党委明确提出:虽然富裕起来了,我们村不能出“兜里鼓脑袋瘪”的暴发户,更不要不知荣辱的“不肖子孙”,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农民。这表明
A. 优秀文化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B.物质财富越多,人越全面发展
C.文化财富越多,物质生活越富足 D. 新农村建设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广州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从“旧城改造”转变为“旧城更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尊重旧城区的现状,保留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层,让“旧城更新”不仅能解决居住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还能保证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广州市的这一措施说明
①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④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截至2011年6月,四川省1084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980个,完成投资22亿元。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重建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市场。材料隐含的意思是
A.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B.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音乐给世界带来了美妙的旋律;徐悲鸿中西结合的画派给世界染上了丰富的色彩;旗袍、和服、西装给世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
①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②大浪淘沙,显现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
③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
④有利于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文化对社会有教育教化作用,但是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似乎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作用。文化产业重经济利益,轻视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做法
A.是错误的,因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不可兼得
B.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
C.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是正确的,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现在书法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一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乐趣,我们可以把书法当做一门学问去研究、去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书写汉字增强孩子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开展汉字书写教育活动的原因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健全人格
③汉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可以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49分)
35.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2年9月的《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提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采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用潜移默化、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征服对方。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这是“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请从文化角度,谈谈如何理解“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6分)简要说明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4分)
36. 巴尔扎克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大师,他的箴言是:“观察一切,牢记一切。”他观察巴黎、研究巴黎,足迹遍布巴黎的大街小巷,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有时甚至询问过路行人,随时记录有关情况,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巴尔扎克一生著作颇丰,《人间喜剧》被誉为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巴尔扎克能够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应用所学知识,结合图中观点,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8分)
38.我市“五一”期间,围绕党的十八大、世客会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的群众文体活动。如庆“五一”《盛世和韵》文艺晚会、2012三明首届客家婚俗文化博览会、优秀文艺作品展、美术书法作品展、羽毛球比赛、气排球邀请赛、“喜迎世客会”健康万人跑、一县(市)一歌征集评选活动、百名职工摄影家公益摄影创作活动、剪纸创作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喜庆、欢乐、祥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应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的原因。(4分)
39.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1)查阅资料,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4分)
(2)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力量的理解(5分)
40.材料一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讨论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跃’在东方人、西方人的唇齿之间。”联合国经社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内维德·哈尼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目前,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1)从文化自身角度,谈谈材料一二中做法的意义。(6分)
(2)我国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参考答案(高二政治半期考)(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
B
A
C
B
B
A
C
A
题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B
D
C
B
D
C
B
A
C
题目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A
A
D
A
B
D
D
C
D
B
二、非选择题
35.(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2分)②文化能塑造人生。不同文化的影响,可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不同文化塑造不同的人生。(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标志,他们一经形成,将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下真正的征服”。 (2分)
36.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分)②社会实践又是文化创新的巨大动力,实践的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实践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巴尔扎克能够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重视实践,深入社会生活。(2分)
37.(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2分)?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起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2分)?
(3)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2分)
(4)甲方看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成分及其可能的消极作用,是片面的。乙方将传统文化视为包袱,主张否定传统文化是错误的。(2分)
(5)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和发扬其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分)
(本题满分8分,请酌情给分)
38.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我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就是为了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人、引导人,提高民众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2分)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市组织的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我市民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并促进他们的人全面发展。2分)
39. (1)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分)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分)
40.(1)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2分)
②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有利于可以提高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③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搏采众长,加强与世界上其它国家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物质的新文化,实现文化创新。(2分)
(2)①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正确对待文化的竞争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②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2分)
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2分)
④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2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法国期间,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据此回答1—2题。
1.温总理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总理的这段话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 )
A.思想、理论、信仰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B.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D.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演讲指出:“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这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应坚持 ( )
A.整体吸收外来文化,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B.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C.发展优秀文化,排除劣等、落后文化 D.在相互尊重中也要重视斗争
3.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表明 ( )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 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4.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言》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直。”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会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而我国却不到1%。这告诉我们 ( )
A.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的差距主要是文化差距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春节是我国几十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据此回答7—9题。
7.春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属于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8.我国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放鞭炮;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我国各民族文化互不相容 D.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都十分富足
9.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前一夜,即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从天涯海角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春节。这是因为( )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融合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物质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持久的影响
10.2012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进发”。这句话所体现的文化观点正确的有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2.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这体现了 ( )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据此回答13—15题。
13.京剧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
A.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4.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 ( )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和特性的标识 ②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应在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④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15.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它艺术精华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
16.“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海天,一湾遥阻隔,两岸本相连;游子恋乡井,高堂闾里牵;何时回故土,畅饮团圆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一定的继承性 D.相对的渗透性
17.文化发展的实质是 ( )
A.文化传播 B.文化继承 C.文化创新 D.文化变革
18.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19.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 (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0.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 )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2.余秋雨写的《寻觅中华》一书,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 )
A.宋明理学 B.秦的统一 C.春秋百家争鸣 D.汉代儒学独尊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回答22—23题
23.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涝涝。洪水图腾蚊龙,烈火架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4.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 2012年5月,一条名为《“丨”竟然是个汉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丨”不但是个字,念“gǔn”,而且还是一个多音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其实我国戏曲剧种繁多,除了北京的京剧之外,河南有豫剧,山东有吕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福建有闽剧,广东有粤剧,四川有川剧……每一个剧种的特点都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 ( )
A.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B.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C.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D.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28.中国民居建筑分布于祖国秀丽的山川之间,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文化的沃土,多姿多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如:草原的蒙古包、广西壮乡的麻栏、陕西高原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有区域性特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对右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0.2012年4月,伦敦国际书展举行,集中展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多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渗透 文化创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0分)
31. 日前,三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新华集团等10个单位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联合启动了三明市第六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暨书展活动。本届读书月活动到10月30日结束,主题为弘扬三明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读书月旨在倡导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持续有效地激发全市人民的读书热情,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三明跨越发展。?
请结合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回答:三明市为什么要开展“书香三明”活动?(6分)
32.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曾多次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用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特质,带着民族精神的特定代码跨越时空,汇成一条世界历史的悠悠长河。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理解。(9分)
33.“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于2012年6月13日隆重开幕。端午节期间,通过形式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嘉兴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辟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3分)
(2)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一文化现象?(10分)
34.中华文化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使得中华文化渐趋衰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担负起再铸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担。
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2分)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二政治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底下的空格中。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B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D
B
B
C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A
C
C
D
C
C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5小题,共40分)
31.(6分) 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
32.(9分)答:①“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之间由于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是民族的,不同民族的音乐有不同的思想特质和表现形式。(3分)③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不同民族的音乐也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民族,供全人类共享。(3分)
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分)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剔除。(3分)
34.(12分)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分)②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3分)③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④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3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 )
A.2 B. C.4 D.4
2.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3.公司现有职员160人,中级管理人员30人,高级管理人员10人,要从其中抽取20个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如果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则职员、中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各应该抽取多少人( )
A.8,15,7 B.16,2,2 C.16,3,1 D.12,3,5
4.已知,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p或q为真,非q为假 B. p或q为真,非p为假
C.p且q为假,非p为真 D. p且q为假,p或q为真
5. 设命题甲为:,命题乙为,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 直线被椭圆所截得的弦的中点坐标是 ( )
A.(, B.(, ) C.(, D.(, )
7.若向量,且与的夹角余弦值为,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8.在中,,,,则( )
A. B. C. D.
9.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
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0.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是原点,若,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
12.已知向量,若,则______。
13.阅读以下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地程序,输出的值等于__________
14.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角在第 ________象限。
15. 如图,直角坐标系所在的平面为,直角坐标系所在的平面为,且二面角的大小等于.已知内的曲线的方程是,则曲线在内的射影的曲线方程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解题过程.
16.(本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是的中点,设,,.
(1)用表示;
(2)求的长.
17.(本题满分13分)
已知动圆M与直线相切,且与定圆C: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18.(本题满分13分)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求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
19.(本题满分13分)
某商场举行抽奖活动,从装有编号0,1,2,3四个球的抽奖箱中,每次取出后放回,连续取两次,取出的两个小球号码相加之和等于5中一等奖,等于4中二等奖,等于3中三等奖。
(1)求中二等奖的概率;
(2)求未中奖的概率。
20.(本小题13分)
如图,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
PA⊥平面ABCD,PA=AD=2,BD=.
(1)求证:BD⊥平面PAC;
(2)求二面角P—CD—B的大小;
(3)求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椭圆:的左焦点为,右焦点为,离心率.过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的周长为8.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动直线: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与直线相交于点Q.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三明一中2012-2013上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二(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B
C
A
C
C
10、【解析】设及;
则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得:
又,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
(1)…………………6分
(2)………………8分
…………………10分
……………………………12分
,即的长为.………………………………13分
17、(本题满分13分)
解:
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则由题意可得M到C(0,-3)的距离与到直线y=3的距离相等,…………6分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以C(0,-3)为焦点,以y=3为准线的一条抛物线,其方程为.…………13分
∴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即…………9分
∴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13分
19、(本题满分13分)
解:
(1)设“中二等奖”的事件为A,所有基本事件包括 共16个,事件A包含基本事件共3个 ……6分
……12分
答:略……13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方法一:证:(1)在Rt△BAD中,AD=2,BD=, ∴AB=2,
ABCD为正方形,因此BD⊥AC. ∵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BD⊥PA .又∵PA∩AC=A ∴BD⊥平面PAC. ……4分
(2)解:由PA⊥面ABCD,知AD为PD在平面ABCD的射影,又CD⊥AD,
∴CD⊥PD,知∠PDA为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
又∵PA=AD,∴∠PDA=450 . ……9分
(3)∵PA=AB=AD=2,∴PB=PD=BD= ,
设C到面PBD的距离为d,
由,有,
即,
得 ……14分
方法二:证:(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A(0,0,0)、D(0,2,0)、P(0,0,2).
在Rt△BAD中,AD=2,BD=, ∴AB=2.∴B(2,0,0)、C(2,2,0),
∴ ∵,
即BD⊥AP,BD⊥AC,又AP∩AC=A,∴BD⊥平面PAC. ……4分
解:(2)由(Ⅰ)得.
设二面角P—CD—B的大小为(,依题意可得,
∴( = 450 . ……9分
(3)由(Ⅰ)得,设平面PBD的法向量为,
则,即,∴x=y=z,
故平面PBD的法向量可取为.
∵,∴C到面PBD的距离为……14分
21、(本题满分14分)
解:(Ⅰ)∵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8.
∴4a=8,∴a=2∵e=,∴c=1∴b2=a2﹣c2=3
∴椭圆E的方程为.……4分
(Ⅱ)由,消元可得(4k2+3)x2+8kmx+4m2﹣12=0……5分
∵动直线l:y=kx+m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x0,y0)
∴m≠0,△=0,∴(8km)2﹣4×(4k2+3)×(4m2﹣12)=0∴4k2﹣m2+3=0①
此时x0==,y0=,即P(,)
由得Q(4,4k+m) ……8分
取k=0,m=,此时P(0,),Q(4,),
以PQ为直径的圆为(x﹣2)2+(y﹣)2=4,交x轴于点M1(1,0)M2(3,0)
取k=,m=2,此时P(1,),Q(4,0),以PQ为直径的圆为(x﹣)2+(y﹣)2=,交x轴于点M3(1,0)或M4(4,0)
故若满足条件的点M存在,即M(1,0),……12分
证明如下
∵
∴
故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轴上的定点M(1,0)……14分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描述电场的物理量中哪些与试探电荷有关? ( )
A.电场强度 B.电势 C.电势能 D.电势差
2.下列关于U=Ed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电场中,E跟U成正比,跟d成反比
B.对于任何电场,U=Ed都适用
C.U=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d是电场中任意两点间距离
D.U=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d是沿着电场线方向两点间距离
3.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电源的的路端电压
B.电路中,如果每通过1C的电荷,电源能把2J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则电源的电动势就为2V
C.电源的电动势跟外电路有关
D.电源的输出电流越大,则电源的电动势也就越大.
4.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压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 )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6.如图所示,真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放置在M、N两点, 在MN的连线上有对称点a、c,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对称点b、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场强与c点场强不一定相同
B.a点电势一定小于c点电势
C.负电荷在c点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电势能
D.正电荷从d点移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
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
8.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1(0—3A)和A2(0—0.6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强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满偏
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6A
D.A1的读数为1A时,干路的电流I为1.2A
9.如图所示,一个带电小球固定在光滑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有另一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现给球平行桌面且垂直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球可能做直线运动
B.A球对B球的库仑力可能对B球不做功
C.B球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D.小球可能从电势较高处向电势较低处运动
10.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8V D.等于或大于8V
11.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R的阻值为1Ω B.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12.如图所示,R2=3Ω,电压表读数为2V,电流表读数为,某段电路发生故障后,两表的读数变为4.5V和1.5A,则电路中哪一部分发生了故障?是何故障? (两表均为理想电表)( )
A.R1断路 B.R2断路
C.R3断路 D.R1短路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包含3个小题,共24分)
13.一个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Ig= 0.6A,面板如图所示,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如果这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内阻Rg=60Ω,要把这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成 3A,那么应该在Rg上______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并联Rs后,测某一电流,指针仍指到图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是______A。
14.(1)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阻值约几十千欧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电阻挡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电阻挡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电阻挡×1 k
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电阻挡×100
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 V挡,并拔出两表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 Ω。
图
(2)下述关于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大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15.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金属丝直径为__________mm.
(2)在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约为10Ω)时,备有下列器材:
A.量程为0~0.6A,内阻为0.5Ω的电流表;
B.量程为0~3A,内阻为0.1Ω的电流表;
C.量程为0~3V,内阻为6kΩ的电压表;
D.量程为0~15V,内阻为30kΩ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6V;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且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多组实验数据,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3)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三、计算题(共5题,写出详细过程)40分
16.(8分)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电场强度EA = 4.0 × 104 N/C. B点的电场强度EB = 9.0 × 104 N/C.将电荷量q = +5.0 × 10-8 C的可视为点电荷的带电小球静置在电场中的A点后静止释放,小球沿直线AB运动到B点时小球的动能增加了3.5 × 10-4J,已知AB=8cm,不计小球受到的重力,
(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4分)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4分)
17.(8分)如图,电动势为2V的电源跟一个阻值R=9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测得电源两端电压为1.8V,求电源的内电阻及电源的总功率。
18.(8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1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 6W”的灯泡L和内阻r′=0.5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恰能正常工作,
求: (1)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3)电源的总功率?
19.(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l,电阻R=15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小孔以初速度v0=4m/s竖直向上射入板间。若小球带电量为q=1×10-2C,质量为m=2×10-2kg,不考虑空气阻力.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
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
20.(8分)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0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1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m,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m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
(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v-t图象。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1、t2及t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1为滑块在t1时刻的速度大小,vm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三明一中2012-2013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1211
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3分,共36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A
B
D
D
D
A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 0.34,并,15,1.70
14、(1)cabe 30 k(或30 000) (2)C
15、(1)___0.700_________
(2)__A_____、__C_____、____F___
(3)
四、计算题(共42分)
17.(8分)解:电路中的电流
………………………………………………1分
……………………………………1分
电源的内电阻
…………………………………………2分
…………………………………1分
电源的总功率
……………………………………………2分
………………………………1分
18. 解(1)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P/U=2(A)
(2)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为U2
U2 =E-I(R+r)- U1 21世纪教育网
=20-2(4+1)-3=7(v)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输
P输= U2 I- I2r=7×2-22×0.5=12(w)
(3)电源的总功率P总
P总=EI=20×2=40(w)
U滑=UAB。=8v (2分)
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I= (1分)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分)
(2)电源的输出功率
P出= I2 (R+R滑)=23W (2分)
20.: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功问题、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
(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
qE+mgsin=ma ①
②
联立①②可得
③
(2)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则有
④
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⑤
联立④⑤可得
s
(3)如图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60分,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B.牛顿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定律
C.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2.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A.电磁起重机 B. 门铃
C.电磁继电器 D. 电热毯
3.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以后,小心轻摇灯泡,有时可以将断了的灯丝重新搭接上,若将这只灯泡再接入原电路中,其亮度与原先相比
A. 亮些 B.暗些 C. 一样亮 D. 都有可能
4.关于能量转化有下列说法:
①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②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③燃气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④空调把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把物体简化成一个具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质点。物理学中类似这种将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的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D.科学探究的方法
6.可视为点电荷的A、B两带点小球固定在真空中,所带电荷量均为+q,若仅将A球所带电量变为-q,则B球所受的库仑力( )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7.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质子在A、B两点受到电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A和FB,则它们的关系是( )
A.FA=FB B.FA>FB
C.FA<FB D.无法比较
8.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把电子射线管(阴极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束偏转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9.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Q 是两个等量正电荷
B.P 、Q 是两个等量负电荷
C.P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
D.P 、Q 产生的是匀强电场
10.如图所示,闭合的矩形线圈abcd 放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哪种情况下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
A.线圈向左平移 B.线圈向上平移
C.线圈以ab为轴旋转 D.线圈不动
11.家用电饭锅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是
A.温度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B.红外传感器 D.湿度传感器
12.下列正确描述正点电荷电场线的图示是
13.如图所示,小磁针放置在螺线管轴线的左侧.当螺线管通以恒定电流时,不计其它磁场的影响,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
14.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在图示磁场中,s1、s2、s3 为三个面积相同的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φ3且都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φ1最大 B.φ2 最大
C.φ3 最大 D.φ1、φ2、φ3相等
15.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16.如图4所示为某条形磁铁磁场的部分磁感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磁场是匀强磁场
B.a点的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磁感应强度小
C.a点的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
D.a、b两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17.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静电除尘 B.静电复印
C.静电喷涂 D.在高层建筑上安装避雷针
18.家庭用电时,应该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移动家用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定要采用带保护接地的三孔插座
C.不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D.遇到电器设备冒火,立即泼水灭火
19.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
C.电饭煲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
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20.法拉第磁生电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如今,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电器设备都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下列电器设备中,没有应用电磁感应的是
A.蓄电池组 B.发电机 C.录音机 D.变压器
21.关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不管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是相互吸引;
D.不管是异种电荷还是同种电荷,都是相互排斥;
22.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二者的距离保持一定。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的库仑力将增大到原来的
A.2倍 B.6倍 C.9倍 D.3倍
23.如图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P点是电场中的一点,则
A.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正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左
D.负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右
24.下列那个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A.电视机 B.电动机 C.电饭煲 D.电脑
25.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I/2,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A.4Q B.2Q C.Q/2 D.Q/4
26.最早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 奥斯特 C. 法拉第 D.牛顿
27.放在磁场中的通电直导线,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为
A. F=BQV B. F=BVL C.F=BIL D.F=BQL
28.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带正电的粒子在磁场中速度v的方向和其所受洛伦兹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这三个方向关系的图是
29.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线框abcd,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 在下列情况中,线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线框沿纸面向左运动
B.线框垂直纸面向外运动
C.线框绕过d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
D.线框绕ad边转动
30.许多银行的玻璃门当人走近时,门就会自动打开,是因为在这种门上安装了
A.温度传感器B.声音传感器 C.红外线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包含6个小题,共26分)
31.如图所示的电子元件名称叫 , 它的电容参数是 。
32.把一个电量q=-5×10-9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测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5×10-4N,方向水平向右,则A点的场强是 N/C,方向 。
33.如图所示,一单匝线圈从左侧进入磁场。在此过程中,线圈的磁通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线圈中将产生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1s,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2V,则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了 ________________Wb。
34.图示为奥斯特在1820年做过的一个实验,他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给导线通以电流时,小磁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移,则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为沿导线向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由此可知,电流周围存在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B是电场中的两点,可以判断________点场强较大(选填“A”或“B”);一正点电荷在B点受到电场力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
36.技术人员在修理电视机时,需要一个2的电阻,可他手头上只有好多阻值为1和4的电阻。他认为可采用________的电阻串联或________的电阻并联,来代替损坏的电阻。
三、计算题(共2题,写出详细过程)14分
3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相距r=30cm,它们的电荷量分别是正的q1=2.0×10-9C和负的q2=4.0×10-9C,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问:
(1)这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
(2)这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多大?
(3)q1 在q2 所在处的场强多大?
38.下表为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一部分内容. 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根据表中的信息,求:
型 号
SP-988
额定功率
1500W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容量
1.6L
(1)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
(2)电热水壶工作120s产生的热量.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试卷类型:A,科目:生物。准考证号:“年段+班级+学号+考室+考号”。(如高二1班12号第8考室10号,准考证号为2 01 12 08 10)。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
A.分子 B.细胞 C.个体 D.生态系统
2. 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
3.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植物叶的徒手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
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没有调节好 B.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没有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4.下列生物中没有核膜的一组是
①衣藻 ②蓝藻 ③大肠杆菌 ④酵母菌 ⑤病毒 ⑥变形虫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5.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需要镁和铁
B.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C.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
D.Mg和Fe分别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6.下列哪项不是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7.下列有关DNA和R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NA才是遗传物质
D.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约有8种
B.a的结构中都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
C.B是人类的遗传物质,也是植物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水解DNA D.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0.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 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脂肪是既能贮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 B.蛋白质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大分子
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D.核酸承担了遗传信息贮存和传递的任务
12.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B.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C.许多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 D.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13.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14.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 D.水含量
15.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站”
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6.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17.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不会上升的是
A.线粒体数量 B.核DNA数量 C.自由水数量 D.核糖体数量
18.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
C.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D.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
19.关于细胞结构、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B.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
20.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2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 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22.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2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染色体数目较多
B.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D.核膜上的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24.下列哪组细胞器不具有生物膜结构
A.溶酶体和内质网 B.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液泡和高尔基体 D.中心体和核糖体
25.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壁 D.中心体
26.右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结构1和3在行使其功能时一定有水生成
C.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和3
D.健那绿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1的结构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功能不同
B.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形成有关
C.抗体的产生与游离核糖体有关
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28.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对细胞有营养作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具有一定防御作用
C.刚宰杀的禽畜,立即把肉煮熟了吃口味好,其原因应为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把大分子物质水解,如过一段时间再煮肉老而口味不好
D.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29.菠菜的根尖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30.下图所示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3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蛋白质与RNA可以从核孔自由出入
C.蓝藻与绿藻都在叶绿体中完成光合作用 D.核糖体和线粒体都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
32.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遗传因素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33.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
B.②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③与某种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4.染色质与染色体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C.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D.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3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对此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B.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C.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D.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7.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的下列各种细胞,有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成熟的动物细胞 C.干种子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38.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39. 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蔗糖溶液(g/mL)
细胞变化
0.30
发生质壁分离
0.25
无明显变化
0.20
有胀大趋势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40.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基本支架是蛋白质分子 D.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
41.假设将标号为A、B、C的同一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的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C.实验后细胞的吸水能力:C>B>A 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C>B>A
42.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
43.关于右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且不同的细胞膜上a、b、c的种类均不同
B.在细菌的细胞膜以内一般不会出现图示结构
C.细胞的选择透过性与c的种类、数量有关
D.细胞的识别功能与细胞上b物质有关
44.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粘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K+ 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45.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4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47.松土对农作物吸收无机盐离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最直接的原因是
A.松土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 B.松土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松土促进了根系发育 D.松土促进了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4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因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
C.低温处理胰蛋白酶不影响它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
D.肠脂肪酶在细胞内有专一性,在细胞外没有专一性
49.右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50.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51.(7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
(3)请写出由一分子甘氨酸和一分子丙氨酸合成的二肽的分子结构__________
52.(5分)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 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
色
反
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有(溶解);—: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 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 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
D、 ;E、
53.(10分)右图是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此图是__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
(3)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 ]。
(4)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叶、花、果实的颜色,除绿色外,其他颜色大都由[ ]__________中的色素所产生。
(6)若此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则图中不应出现的细胞器是[ ]。
54.(8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
55.(5分)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必须维持功能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所示的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与靶细胞的结合依赖于靶细胞上的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
(2)图B表示通过相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图C表示相邻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
56.(5分)如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表示能量,请回答:
(1)①属于__________;②属于__________; ①与③相比,③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2)O2、水、K+、NO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属于③的是__________,②与③相比,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7.(10分)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
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半期考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BCBBD 6 -10 DDCCC 11-15 BBDBB 16-20 BBBDC 21-25 CBBDC
52.(5分)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 E、纤维素酶
53.(10分)(1)高等植物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无中心体(答出三点得满分)(2分)
(2)⑥ 叶绿体 ⑤ 线粒体 (3)②④⑤⑥⑦(答全才得分)(2分)
(4)差速离心法 (5)② 液泡 (6)②⑥(答出⑥就给分)
54.(8分)(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c、d
(5)b a
56.(5分)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协助
(2)葡萄糖 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答到一点就给分)
57.(10分)
(1)①5滴蒸馏水
③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2)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 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单择题(60分,每题两分)
1.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淀粉 D.糖元
2.控制细胞的活动,并且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遗传特性的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质 D.核酸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糖类 B.蛋白质 C.水 D.脂类
4.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
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5.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乳糖 C.糖元 D.淀粉
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7.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RNA 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物质是:
A.麦芽糖和乳糖 B.纤维素和蔗糖 C.糖元和淀粉 D.葡萄糖和核糖
9.下列组合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 B.多肽、葡萄糖、脂肪
C.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D.蛋白质、核酸、脂肪
10.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共同元素是:
A. C、H、O B.N、P、K C. C、H、S、P D.N、Mg、O、H
11.氨基酸通式中R基的不同,决定了
A.生物种类的不同 B.氨基酸种类的不同 C.肽链种类的不同 D.蛋白质种类的不同
12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水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
A.水使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份
C.水承担着机体内物质运输的功能 D.水使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1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试剂依次是
①双缩尿试剂 ②本尼迪特(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 ④苏丹III染液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4.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 麦芽糖 C. 脱氧核糖 D. 葡萄糖
15.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A.核苷酸 B.核酸 C.DNA D.RNA
16.下列一组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内质网C.叶绿体与液泡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7.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18.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19.植物的花、叶、果实的细胞中所含色素除叶绿素外,其它色素大多分布在:
A.液泡内 B.高尔基体内 C.细胞核内 D.细胞壁上
20.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A.细胞体积大小 B.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C.有无成形细胞核 D.细胞器种类及其结构
22.人的心肌细胞明显比腹肌细胞多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23.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细胞结构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
A.无核物质 B.无核糖体 C.无细胞壁 D.无核膜
24.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叶绿体 B.内质网、叶绿体 C.高尔基体、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叶绿体
25.在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都含有的化学物质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脂肪和核酸 C.蛋白质和核酸 D.胆固醇和淀粉
26.低等植物和动物共有的、在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27.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28.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胀破
29.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吸水 B.胀破 C.质壁分离 D.质壁分离复原
30.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B.全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C.半透膜、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 D.全透膜、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
二、填空题(40分)
31、右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相比动物细胞图该图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 、〔 〕 、〔 〕 ,动植物细胞都存在但是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如果甜菜细胞,则其中的糖分应该储存与〔 〕 ,如果将该细胞至于高浓度蔗糖溶液中则会发生 现象。
(3)呼吸作用的场所〔 〕 ,无膜的细胞器有〔 〕 ,系统的边界是〔 〕 ,其基本骨架 能调节细胞渗透压的细胞器是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32、右图表示氨基酸的缩合图解,请回答:
(1)表示氨基酸的R基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 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含有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__个游离羧基。
(4)合成此化合物的细胞器是________,图中有 种氨基酸,该化合物水解需要 个水分子
33.右图所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 。
(4) a和e物质运输方式为
34.某学生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所用材料为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
(1)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图B处于 状态;
“⑦”处溶液叫 ;
“⑧”处溶液是 。
(2)图B细胞中的原生质层是标号 ,依次由图A细胞中标号 变化而来。其原因是图A细胞外蔗糖溶液的浓度比“①”处溶液浓度 。
35. 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化学试剂
生物材料(“+”表示有颜色反应; “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A鸡血细胞
B花生种子
C蛙皮肤细胞
D棉花纤维
E霉菌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染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1)五中材料都不与斐林试剂反应,说明
(2)B与苏丹Ⅲ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
(3)A、C、E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
(4)D与两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_, 从而在混合液中有__________生成。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C
21.A 22.B 23.D 24.A 25.A
26.A 27.B 28.A 29.C 30.A
二、填空题
32、① B C G ②肽键 —CO—NH— ③ 三肽 1 2 ④ 核糖体 2 3
33、(1)蛋白质磷 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2) 选择透过性膜(3)流动性(4)主动运输
34、(1)质壁分离 细胞液 蔗糖溶液 (2)( 9 11 12 )( 2 4 6) 高
35、(1)无还原糖(2) 脂肪(3)含有蛋白质 (4)酶 还原糖
(考试时间:11月13日下午2:30-4:30 满分:150分 页码:共12页)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你将第一卷客观题1—75小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请严格按照你的准考证号认真填写答题卡。
例:准考证号203010508表示你是高二(3)班1号学生在第5考室的第8考号,即第一位数代表高二年级,第二、三位数代表班级,第四、五位数代表班级座号,第六、七位数代表考室,第八、九位数代表考室考号。
第一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ere does the man say to put the book?
On the floor.
In the bookcase.
On the shelf.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Buy a record.
Watch a game.
Take a history exam.
Who is the boy going to stay with?
His classmate.
His coach.
His basketball team.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Help the man with his math.
Take her mother to see the doctor.
Go for a ride with her mom.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
He drinks too much.
He has a weak heart.
He is overweight.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Who is the man?
The woman’s husband.
The woman’s boss.
The woman’s classmate.
What did the woman bring back?
Some presents from the party.
Some documents for the company.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er classmate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Where will the speaker take a trip?
To a popular scenic spot.
To a wild place.
To a wildlife zoo.
What advice does the man give to the woman?
Leave some food for the animals.
Stay far away from fire at night.
Do not leave rubbish everywhere.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day?
Climb a mountain
Rest at home.
Go fish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Food.
Painting.
An old man.
What is the small boy doing?
Sitting at he table.
Holding a pair of chopsticks.
Standing at the far side of the table.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Hungry.
Strange.
Intereste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What does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man wanted to join the army?
His uncle suggested he do so.
Most of his childhood toys were tanks.
He often heard stories about the army.
What did the woman and her sister use to do?
Visit different shops.
Pretend to be shopkeepers.
Make money by selling waste things.
What is the subject of the conversation?
Childhood dreams.
Hard work and success.
Unhappy memories in lif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In which direction has the snowy weather in Europe moved?
The west.
The east.
The north.
How did the snow affect farmers in Bosnia?
Their cows froze to death.
They couldn’t feed their cows.
Their crops were ruined.
What did the government in Rome do?
It used buses to help remove snow.
It sent people out to help remove snow.
It asked people to buy snow-moving equipment.
What does the speaker offer at the end of the talk?
Heavy criticism.
Advice.
Appreciation.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To his credit, Mo Yan is the first Chinese author _______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hich is also an honor for his hometown.
A. to be awarded B. being awarded C. to award D. awarded
22. I asked the pupils ___ a dictionary, but nobody could put their hands___ any.
A. on; for B. with; on C. to; with D. for; on
23. We _________ him ______ giving false statements in court and decided to mak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 charged; of B. suspected; of C. warned; of D. cured; of
24. Hardly had I arrived at home when it _______ down heavily.
A. had poured B. was pouring C. has poured D. poured
25. He hurried to the flooded area with a medical team_____ doctors and nurses.
A. consisted of B. consists of C. to consist of D. consisting of
26. First aid is a ______ form of help given to someone who suddenly falls ill before a doctor can be found.
A. previous B. similar C. temporary D. thorough
27. Not only _________play the piano well, but he is also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
A. he can B. he does C. can he D. is he
28. The doctor warned his patient seriously, “The illness can result in total blindness if _____untreated.”
A. left B. it left C. is left D. leaving
29. I was grateful to Judy, who has made valuable advice on my article and _______ the style before I handed it in for the competition contest.
A. submit B. approve C. polish D. assess
30. It was in the shop on the corner ______ we met Joan _____I bought this skirt.
A. that; where B. where; that C. that; who D. which; that
31. The children were seen ______ in the shade of the tree, with their attention __________ on the pool in front of them.
A. seated; fixed B. seated; fixing C. sitting; fixing D. seating; fixed
32. We should expose students to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_______, for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 consistently B. instantly C. deliberately D. constantly
33. The_____ expression in his eyes suggested that his second attempt to pass the driving test ________ again.
A. disappointed; fail B. disappointing; failed
C. disappointing; fail D. disappointed; failed
3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manded seriously that Japan ________ to the Chinese people for its “purchase” of the Diaoyu Islands.
A. apologizes B. apologize C. apologized D. to apologize
35. ---I guess the trip shouldn’t take more than an hour.
----__________ It’s at least two hours !.
A. That all depends. B. I can’t agree more!
C. You must be joking! D. It is up to you.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Here I’d like to share a story from Reader’s Digest with you. I was touched by the unselfish love and quick reaction of the teachers.
When a 36 filled with schoolchildren went wildly out of control, their teachers stayed cool.
It was 6 a.m. 37 the March day field trip. As the kids said goodbye to their parents and boarded the bus, their teachers Amy and Shelly settled into front seats. The teachers were chatting quietly 38 they felt the bus changed its direction suddenly across the highway and 39 into the guardrail(护拦). The driver was stuck in by his seat belt and his head was just kind of hanging there.
The children screamed in 40 .
Both the teachers kept telling their students to 41 down.
Meanwhile, the bus ran 42 _down the highway at 70 miles an hour. They were going off the road.
In a second, Amy made her decision. 43 _over the driver, she placed her hands on the wheel and tried 44 to pull it back to the right.
However, the bus didn’t react as 45 . Instead, it was beyond Amy’s 46 and turned over into a deep grassy valley, sending Amy through the front window of
the bus. She was badly 47 . The bus slipped through the grass on its roof for several yards 48 finally coming to stop and the __49 began struggling their way out through the broken window.
Luckily, 50 of the children were killed. Not only had Amy droved the bus toward a safer place, 51 her gentle right turn also slowed down the bus speed, when it _52 into the valley. Actually she did an outstanding job.
Amy was airlifted to the hospital for a(an) 53 . After she came out of the operation, she returned to school to cheers and praise, 54 she seems embarrassed by all the attention. “I’m not a hero, I just did the best I could.” she said, adding, “All those kids will be 55 to me, for we escaped from the jaw of death together.”
36. A. car B. carriage C. boat D. bus
37. A. for B. of C. on D. in
38. A. as B. while C. when D. since
39. A. squeezed B. crashed C. slipped D. flashed
40. A. panic B. wonder C. surprise D. anger
41. A. calm B. break C. climb D. jump
42. A. slowly B. quickly C. smoothly D. mildly
43. A. Looking B. Bending C. Thinking D. Talking
44. A. suddenly B. swiftly C. strongly D. carefully
45. A. informed B. expected C. demanded D. instructed
46. A. control B. description C. adjustment D. reach
47. A. ruined B. damaged C. injured D. destroyed
48. A. while B. after C. before D. when
49. A. drivers B. children C. teachers D. parents
50. A. none B. several C. a few D. many
51. A. or B. but C. so D. and
52. A. turned over B. turned up C. turned off D. turned down
53. A. rest B. examination C. operation D. cure
54. A. while B. since C. though D. however
55. A. patient B. kind C. familiar D. special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oday is a special Christmas for my family.
My husband lost his job working in a bank during the crisis. He seemed unlikely to get another well-paid bank job. It was incredibly difficult to see him go to the storehouse to look for work, hoping and praying that he would be offered a position, where he would be paid even less than his own teenage children were making. His friends encouraged him to keep on and not to lose heart. I was also right behind his friends and told him to just "go for it".
It brought us a feeling of pride when he finally got the job. With his new job in the storehouse, we were able to pay our rent and buy our groceries, though money was still very tight.For I didn't get paid much for my job in a church.We had to pay land and school taxes and a few other expenses were coming up, therefore he decided to look for another job.Since the storehouse job was just on the weekends—three 13-hour shifts, he found another job for the holiday season, making deliveries from Monday to Thursday.
After he started working both , I seldom saw him. In these past six weeks he has been working very hard every single day.
My husband came back home at 4 p.m. today and looked exhausted as usual.He broke into the biggest smile the instant he stepped into the house.He grabbed me and hugged me closely.And then he apologized for not being around in the past weeks and not being able to help me with all the preparations for Christmas.He said he knew it had been hard on me that he hadn't been around and he was grateful that I complained nothing.
I almost fell over! I said that I had no words to tell him how much I loved him and how proud I was of him and that he was such a great husband and father and provider for me.
56.The writer's husband worked two jobs mainly because_________.
A.he had plenty of free time and was energetic
B.their children couldn't make any money
C.he had to support the family all by himself
D.the family was hav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riter?
A.She did all the preparations for Christmas.
B.She had a well-paid job in a church.
C.She looked down upon her husband' s job.
D.She often saw her husband go home late.
58.When saying “I almost fell over!”, the author implied that _____.
A.too tired because of the heavy housework
B. out of balance when hugged by her husband
C.moved by her husband' s words and behavior
D.too eager to lie in her beloved husband' s arms
59.What is probably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A Love Story for Christmas
B.A Lonely Night for This Christmas
C.A Sacrifice for Love This Christmas
D.A Home Filled With Love This Christmas
B.
Queen's College Summer School
Queen's College Summer School is an annual training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who want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urses are given by the teachers of Queen' s College and other colleges in Chicago, US. Visits to museums and culture centers are also organized. This year's summer school will be from July 20 to August 10.
Application Date
Students in Chicago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12, 2012.
Students of other cities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10, 2012.
Foreign students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2, 2012.
Courses
English Language
Spoken English: 24 hours
Reading and Writing: 12 hours
American History: 18 hours
American Culture: 18 hours
Steps
A letter of self-introduction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推荐)
﹡ The letters should be written in English with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Cost
Daily lessons: $300
Sports and activities: $100
Travels: $300
Hotel service: $500
﹡You may choose to live with your friends or relatives in the same city.
Please write to: Benjamin, Sanders
1026 Queen' s Street
Chicago 10016, USA
E-mail: QC-Summer-School@ hotmail.com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Queen' s College Summer School?
A. This program is intended for advanced English learners.
B. The teachers from Queen' s College will give all courses.
C. Queen' s College Summer School is run every other year
D. Trips to museums and culture centers are included.
61. Queen’s College Summer School offered the following courses Except ______.
A. English writing skill
B. English listening skill
C. American Culture
D. American History
62. If you are to live with your relatives in New York, you’ll need to pay the school __
A. $700 B. $600 C. $1100 D. $1200
63.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ext?
A.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to Benjamin only in English.
B. Queen’s College Summer School will last two months.
C. An Asian student should send application on July 10, 2012.
D. You can contact the school by e-mail or by telephone.
C
The sports page is many readers’ favourite part of the newspaper. Sports writers need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events you write about and your articles should remain neutral yet informative to attract different people.
Have a good working knowledge of the sports you want to write about. Know the rules of the game and be able to follow the action. Borrow books from libraries to learn more about particular sports.
Read the sports page of the media to get a feel for the writing style and tone used in such articles. See what kinds of articles arouse readers’ interest and what sports topics are considered “hot”.
Make notes of the points you want to cover before you begin to write. Creating an outline can help organize your thoughts and provide a structure for your writing.
Check your facts on the players and teams that you profile in your articles. Be sure of the accuracy.
Remain polite and fair when writing about sports though it’s acceptable to say that a particular athlete didn’t have a good game because of errors he/she made.
Double check your sports article for spelling or any unsuitable passages and make any necessary corrections.
Be concise. It’s not suggested to use a lot of descriptive language in sports articles. The reader most likely wants to know what happened in the game, who won the match or other straightforward information.
64. The first paragraph serves as a __________.
A. background
B. conclusion
C. suggestion
D. comment
65. Which word could take place of the underlined word “profile” in the passage?
A. conclude
B. introduce
C. analyze
D. blame
66.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A sports article should be more descriptive than informative.
B. It’s necessary to borrow books to know the style of sports article.
C. A sports author shouldn’t show your personal preference for someone.
D. It’s wise to read the sports page before attending a live sporting event.
67.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__.
A. how to write inspiring sports articles
B. how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
C. how to be a good sports article writer
D. how to attract readers with suitable style
D
Ruth Handler observed her daughter Barbara playing with paper dolls, and noticed that she often enjoyed giving them adult roles. She realized that there could be a gap in the market.
During a trip to Germany in 1956 with her daughter Barbara, Ruth Handler discovered a German doll called the Bild Lilli doll in a shop window. The adult-figured Lilli doll was exactly what Handler had in mind, so she purchased three of them. She gave one to her daughter and took the other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her return to Mattel, Handler reworked the design of the doll and gave it a new name, Barbie, after her daughter Barbara.
The doll made its debut at 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Toy Fair in New York on March 9, 1959, which is used as Barbie’s official birthday. Mattel acquires the rights to the Bild Lilli doll in 1964 and production of Lilli was stopped. The first Barbie doll wore a black and white zebra striped(条纹的) swimsuit and topknot ponytail(马尾辫), and was available as either a blonde(金发)or brunette(褐色头发).
forwards rather sideways. Barbi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ys to have a marketing strategy based expensively o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which has been copied since by many other toys.
Today the Barbie doll is a $ 1.9 billion a year industry, with Mattel claiming that three Barbie dolls are sold every second. Barbie products include not only the range of dolls with their clothes and accessories(配饰), but also a huge range of Barbie branded goods such as books, fashion items and video games.
Barbie has appeared in a series of animated films and makes a brief guest appearance in the 1999 film Toy Story 2. Almost uniquely for a toy fashion doll, Barbie has become a cultural icon and has been given honors that are rare in the toy world.
68. Ruth Handler’s idea about making an adult doll came from______.
A. Bild Lilli B. her daughter
C. Mattel D. Charlotte Johnson
6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ebut” mean in Para 3?
A. first success B. first appearance
C. first name D. first advertisement
70.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① Ruth gave the doll a new name, Barbie.
② The doll’s eyes were adjusted to look forwards.
③ Barbie has appeared in a series of animated films.
④ Ruth bought three Lilli dolls from Germany.
⑤ Barbie has been given honors that are rare in the toy world.
A. ④②③①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④①②③⑤ D. ②④⑤①③
71.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__.
A. Barbara, Ruth Handler’s daughter, offered valuable advice to Mattel
B. Ruth Handler designed the Barbie doll and her different clothes in person
C. The Barbie doll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oy world for nearly a century.
D. Mattel has developed other Barbie branded goods including video games.
E
Driven away by Somali pirates,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are asking the Australian and U.S. navies for a favor: to place 19 robotic instruments in the Indian Ocean to record data on climate change. The Australian and British robots will be released by the two warships over the next six months, said Ann, a lead scientist at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Australia's national science agency.
"Everyone is concerned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this is the first big program that can monitor climate change in the ocean," Ann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robots collect key data used for forecasting wind and rainfall in Australia and South Asia. A "hole in our observations means our errors are much larger, and we can't tell farmers what to do because we don't know ourselves," she said.
The nearly 2-meter -long robots are programmed to float 1,000 yards for 10 days, then fall 1.5 miles into the ocean to collect data before rising to the surface and reporting information to satellites. They provide near real-time observations of conditions of the ocean, which drive the climate and systems that bring rain to Australia. The multinational program places 3,000 instruments all together globally.
"With the region north of Mauritius being a no-go area for most ships due to pirate activity, scientists have been unable to visit about one-quarter of the Indian Ocean since the increase in piracy.” Ann said. 163 of 266 attacks global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or 61 percent, were carried out by Somali pirates, largely in the Indian Ocean. This was up from 100 attacks by Somali pirates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ustralia has more than 300 robots actively working in the multinational program.
It will set another 15 instruments between Mauritius and Fremantle in Australia, northwest of the Australian North West Shelf, an area free of piracy.
According to Para 1-2, the robots are placed in the ocean to _______.
help scientists find a way to prevent global warming
help forecast weather in Australia and South Asia.
reduce winds and rainfalls in Australia and South Asia
stop pirates from hurting scientists working ther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robotic instrument falls into the ocean to report information.
B. Pirates have been active in the Australian North West Shelf for months.
C. The robots float 1000 yards to analyze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ocean.
D. The multinational program involves many countries, Britain included.
74. What problem do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face now according to the text?
Two warships prevent them from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ey haven’t decided the place to set their robotic instruments.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some parts of the Indian Ocean.
The Australian and US refuse to provide them with help
75.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Somali pirates ________.
A. often turn up in the north of Mauritius
B. often explode the robotic instruments
C. wounded scientists who work in the ocean
D. have not been so active this year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 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以下提示:1)汉语提示; 2)首字母提示;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
义准确、拼写正确。
After we finished the final exam, the long-desired winter
vacation arrived finally. As ______ as the bell rang, announcing 1____________
the e of the school, all of the students couldn’t wait to 2____________
rush out of the classroom. Standing in the ___________(拥挤的) 3____________
bus on the way home, we couldn’t help d _ about our 4____________
winter holiday plan. We were talking _________(兴奋) when I 5_____________
caught s of a young man, who stood close to an old 6____________
lady. He _____________(假装) to look out of the window and 7_____________
reached his hand into the lady’s bag to s ___ her money. 8____________
Without hesitation, I caught the thief ________ the help of others. 9____________
and sent him to the police. I felt p of what I had done. 10____________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满分10分
1. 不能因为使用者的过失而怪罪工具不好使。
We cannot ___________ the tools _________the faults of the users.
2. 粗心的查理在填写申请表格时把日期给漏掉了。
Charlie was careless and_________ _____ the date when filling out the application.
3. 琼是个敬业的记者,常常向报刊投稿。
Joan is a devoted reporter and often __________ ________ various newspapers.
4. 只有当你专心于功课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半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Only when you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lessons _______ _______be able to get high grades in the coming mid-term exams.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请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以My Favourite Sports Star为题写一篇120词左右的小短文,简介著名羽毛球选手林丹。
注意:
1. 应包含主要内容,可根据需要调整顺序或适当发挥。
2.要求语句通顺正确,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字迹工整。
3. 书写占3分。题目已给,不计入总词数。
姓名
林丹,绰号“超级丹”
藉贯
中国福建龙岩
生日
1983.10.14
身高
1.78m
体重
72kg
职业
生涯
5岁开始打球;12岁参军;17岁进国家队;获多项国际大赛冠军,包括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两枚金牌。
比赛
风格
左手握拍,扣杀著称;获胜后常常敬军礼或将衣服扔向观众以示庆祝。
提示词:羽毛球badminton; 绰号nickname;冠军title; 敬军礼salute vt.;扣杀jump and smash;
参考答案
第一卷
第二卷
1 soon 2 end 3 crowded 4 discussing 5 excitedly 6 sight
Born on Oct, 14th, 1983, in Longyan, Fujian Province, China, Lin Dan started playing badminton at the age of five and joined the Army when he was twelve. His professional career took off five years later when he was admitted into the national team. He is 1.78m tall and weighs 72kg. He is famous for his jump smash and left-handed playing. So far, he has received lots of titles and honors in a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including the two Olympic gold medals from Beijing and London. After wining a game, he often salutes audiences of all sides or throws his sportswear to the crowds to celebrate his victory.
注意: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先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和考试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一、基础知识(9分)
1、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赍(jī )发 迤( yǐ )逦 酒撰(zhuàn) 尴尬( jiè ) 险衅(xǐn)
B央浼(měi ) 搠( shuò )倒 剜( wǎn )开 讥消(qiào) 优渥(wù)
C 孤鹜(wù) 糍粑(bā) 夭阏(è) 舂(chōng)粮 付梓(zǐ)
D泠(líng)然 晦朔(sù) 淄( zī)铢 岑( cén )静 尺读(dú)
2、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当林冲得知仇人前来,买来尖刀寻仇,情节陡然紧张,寻了几日,没有音信,林冲就懈怠了,情节又缓和下来。
B通过“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和“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两处语言描写,可见林冲性格中的谦和和细心。雪夜杀敌的情节中,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疾恶如仇、武艺高强的一面。
C《装在套在里的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穿着、套子式的论调夸大了人物的性格,说他辖制“足足十五年”,夸大了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充分表现了沙皇政府对民众的专制。
D别里科夫是个既可恨又可悲的小人物,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在现实生活中,与众人格格不入,最后孤独死去,他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3、从特殊句式角度的分析,与例句不同于的一项是( )
例句: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二、古诗文阅读(32)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4、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临清流而赋诗。
(2)山原旷其盈视, 。
(3) ,晚有儿息。
(4)层峦耸翠, 。
(5) ,彩彻区明。
(6)问征夫以前路,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新修滕王阁记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壮其文辞 壮:认为……壮美
B. 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遂:最终
C.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修:修建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门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 虽老矣 虽然,犹未树也
C. 子其为我记之 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D.词列三公之次,有荣耀焉 复驾言兮焉求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韩愈未到滕王阁”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①系官于朝 ②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③受约束于下执事 ④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⑤其岁九月,人吏浃和 ⑥乃不辞而承公命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8.下列将本文和王勃《滕王阁序》作比较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序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真可谓才思敏捷,匠心独运,但毕竟与宴滕王阁,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不足为奇;韩记作者始终无缘到滕王阁一游,仅凭想象与虚构,却也能敷衍出此文,大家偏能为天下难为之事,足见其功力更胜王序一筹。
B.王序从正面下笔,直接描写,把一轴以滕王阁为中心,融山水、建筑及社会、历史、人物为一体的巨幅长画展现在读者面前;韩记另辟蹊径,自侧面入手,写自己对滕王阁心仪已久,衬托胜景之美;写江南西道治绩卓著,抒自己无因前往游览之叹,其构思也可谓相当精巧。
C.王序以骈句为主,语言整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韩记以散句为主,言辞质朴,笔到意随,读之若行云流水,洒脱自然,无拘无束,给人的是另一种美的享受。
D.王序写个人遭际,重在抒情;韩记颂上司治迹,意在叙事:写作目的不同,表达方式各异,异曲同工,各有妙趣,各臻佳境。
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3分)
(2)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2分)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①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吴地方言②调皮
(1)“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2分)
(2)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技巧?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三、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备寄居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掉了筷子掉地,恰好此时雷声大作,刘备以此掩饰。
B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千辛万苦,与张飞相逢,而张飞却认为关羽背叛刘备,投了曹操,接受了曹操的封赏,误以为此番前来是设计骗自己,所以兄弟相见,不喜反怒,幸得糜二夫人劝说,兄弟消除误会。
C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军。谋士许攸遭袁绍怀疑投奔曹操,给曹操提供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屯粮乌巢,亲率精兵夜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仍留主力进攻官渡。军粮被烧,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田丰、沮授也投降了曹操。
D祢衡因曹操不以礼相待而讥讽曹操,曹操恼怒,命其为鼓吏。祢衡于宴会上裸衣击鼓,痛骂曹操。曹操不愿背负杀戮名士的罪名,将他送给荆州刘表。祢衡又讥讽刘表,刘表忍无可忍,杀了他。
12、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带上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童说,诸葛亮外出,但遇上了诸葛均、黄承彦等人,第二次冒雪拜访,遇上崔周平等人,刘备留信表爱慕之情。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等到他睡醒。诸葛亮为他的诚心所感动。
B赤壁大战前,蒋干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降周瑜。周瑜正担心蔡瑁、张允助曹操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席间佯醉,邀蒋干与之同睡,诱导江干盗取事先伪造的蔡、张二人的“投降书”,蒋干连夜离去报告曹操,操果杀了二将,周瑜反间计成功。
C曹操南征荆州,刘备被迫撤退,新野、樊城的百姓愿相随。众将反对,但刘备坚持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携民渡江,为此他赢得了民心。
D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取荆州,虎视江东。孙刘结盟抗操。周瑜统军五万,与曹操隔江对峙。联军齐心协力,在周瑜、孔明、黄盖等文武将才的谋划下,用反间计制乱,苦肉计诈降,巧设连环计,巧借东风,最后一把大火烧毁曹军战舰,曹军溃败。
13、简答题。(4分,任选一题)
(1)歇后语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为什么打黄盖?谁当时就识破此计?
(2)关羽被围,曹操派谁去劝降?关羽提出哪三约?
(二)文化经典阅读(6)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孟子所谓浩的“然之气”是什么?(2分)
(2)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意在说明什么?今天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什么启发?(4分)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
关 于 价 值 概 念 的 理 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5.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 )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6.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17.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二)文学类阅读(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郎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
B来到怒江边,领队“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可见此时他心情不佳,不想第一个溜索。
C文中动物形象富有深意,马的雄壮,鹰的矫健,告诉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D“我”来到怒江边就战战兢兢,后来领队“吼”我过江,“我”被迫过了江,说明领队在队里很具威慑力。
E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汉子们飞渡峡谷,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敢于接受挑战,勇于战胜艰险。
1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0.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五、21作文(60+10分)
“草根”的说法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英文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草根”,在广义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和政府或者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也称为非官方组织,即N.G.O)称作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层含义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弱势阶层活动力量,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
所谓“草根化”具备两个特点:一,顽强,应该是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所谓“草根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对“草根”一词,你是如何理解?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三明一中度上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B
3、(3分)D
4、(6分)
(1)登东皋以舒啸
(2)川泽纡其骇瞩
(3)门衰祚薄
(4)上出重霄
(5)云销雨霁
(6)恨晨光之熹微
8.A(“不足为奇”和“足见其功力更胜王序一筹”错)
9、(1)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3分)
(2)(2分)自己和终军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3)(3分)(宋荣子)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2分)表现农民的生活之安定和美,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2分)
11、(3分)A(B是关羽斩杀了蔡阳才消除误会C是张郃、高览D刘表没杀祢衡,黄祖杀的)
12、(3分)A(第一次和第二次对换)
13、(4分)(1)周瑜痛打黄盖是想先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再让黄盖诈降曹操,以便率船火烧曹操水军。孔明。
(2)(2)张辽,关公三约:降汉不降曹,礼待二位嫂嫂,一但得知刘备下落,便辞去追随刘备。
14、(1)是一种盛大的、刚强的的气,靠正直培养,与义和道配合,要不断的积累义才能产生。(2分)
(2)培养浩然之气要时时注意积累和养护,要循序渐进,不可妄自助长它。 (2分)
万事都有规律,要遵循规律办事,学习知识如此,修养身心如此,不可违背规律。(2分)
15、(3分)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价值”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作出判断。A.答题区间在第②段的末尾一句。作者认为“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B.答题区间在第③段。作者指出,“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D.答题区间同A项。选项“仅仅”的说法有误,因为它除了“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之外,还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16、(3分)①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②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③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个句子在文本中的作用。解答这一类试题,要特别关注上下文的语句,就本题来说,它的答案就是接在本句的下一句,即“所以”所领起的句子,“不仅”引导的句子是阐述画线句子即“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答题时要点要完整,表述要有条理,还要根据问题对相关的句子作适当的改造,尽量与问题相吻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最后一段。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是结论,考生可以根据这个结论找出原因——文章最后一段实际上是以两对关联词“如果……那么……”构成的两个层次,论述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后果,考生只要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层次的要点进行归纳即可。
18、(5分)AD(A是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D说明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19、(3分)正面描写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说明了牛的反常表现的原因,反衬出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的形象。
20、(6分)①描写雄鹰高飞、骏马奔驰、山川险峻,赞美大自然的雄奇伟岸之美。②描写领队与汉子们飞渡峡谷,赞美了人类敢于挑战自然、战胜艰险。③描写牛的恐惧、发抖,是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描写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的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21、作文(60+10分)
附参考译文: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登临游赏的美丽地方,但只有滕王阁是天下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美称。等到三王为它写了序、赋、记等,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的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十四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改变年号,在天下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您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我私下里放眼观赏偿还平生所愿。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有诏命让中书舍人太原王公做御史中丞,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便施行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以前不便施行的停止,想要做而不能得到满足的施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报告皇上,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应当赦免的赦免,应当处死的处死,正大光明的得以倡导,违法背义的得以禁止。政令在府内几天内制定,百姓在湖山千里之外得知。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听命于王公手下的官吏,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在这个地方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要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焕然一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石,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而已。没有比前人奢侈,不妨碍后人观赏。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希望您能为我记载这件事!”我既然因没有前往观赏作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撰写。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