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课件(5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地貌的观察课件(59张)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在大家较为熟知的“吃鸡游戏”中,地貌的观察是作战中十分重要的能力。
如何选择合理的伏击位置,如何保证最大的观察视角,如何选择最近的“进圈”路线,都需要在游戏中对周边地貌进行认真的分析,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容易地“吃鸡”。
当我们在玩吃鸡时,
我们在玩什么?
地貌的观察
第四章 第二节
Ge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01
02
山 脉
盆 地
山 峰
河 谷
喀斯特
地貌
河流
地貌
风沙
地貌
海岸
地貌
常见地貌类型
基本地形类型
山 地
盆 地
高 原
平 原
丘 陵
我国各大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准葛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基本地形部位
鞍 部
山 谷
山 脊
山 峰
山 峰
陡 崖
陡崖

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
宏观
微观
地 貌 类 型
地 形 类 型
地 形 部 位


线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01
02
珠穆朗玛峰
最新高程:8848.86米
高 度
挪威盘山公路
坡 度
坡 向
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起伏状况
破碎程度
高 度
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起伏状况
破碎
程度
坡 度
坡 向
其它
高度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坡度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坡向是什么?
如何衡量坡度?
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坡向的影响?
全站仪
相对
高度
绝对高度
海平面
高 度
地 形 海 拔 地 形 特 征 等 高 线 特 征
平原 200米 以下 宽广平坦 等高线稀疏
高原 500米 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和缓 高原面上等高线稀疏,
边缘等高线较密
山地 500米 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势起伏大 等高线较密集,山顶
呈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丘陵 200-500米 地势起伏较大 与山地相似
盆地 不一定 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高度的作用:划分地形的主要依据
高度的影响
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
植被垂直分布
坡 度
水平距离




A
坡度角
B
坡度角 =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林业调查中坡度的分级
坡度小,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
云贵高原
松嫩平原
坡度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
修筑梯田可减缓坡度对农业的影响
设计“之”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降低线路的坡度。
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坡度对交通的影响
黄土高原某村落景观
实例探究
1、黄土高原道路修建有什么特点
成“之”字形道路,沿等高线修建
2、村落位置有什么特征?
朝向阳光,位于阳坡(南坡),保暖采光条件好
坡 向
迎风坡&背风坡
向阳坡&背阴坡
山坡两侧植被出现差异的原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光照时间长、蒸发强、(水分条件差)
阴坡:光照时间短、蒸发弱,(水分条件好)
阴坡
阳坡
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1、土壤水分与深度、坡度、坡向的关系?
2、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什么坡?
1、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坡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少
3、坡向为阴坡,土壤水分越多
缓坡、阴坡
除了高度,坡度和坡向,我们还可以观察什么呢?
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黄土高原:董志塬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总 结
选择视野
开阔地方
1.地貌观察的顺序
多选择地势较高,近距离视线范围内没有障碍的地点。
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观察描述
次一级地貌
观察描述
微观地貌
多指面积范围较小的山岭、河谷、山间盆地等。
指范围更小,且需近距离观察的微观地貌,如山谷、山脊、陡崖等。
面积广大的宏观地貌类型,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类型。
2.地貌观察的内容
衡量坡度
反映地貌类型的陡峻变化
衡量高度
确定地貌类型及地面的起伏状况
观察坡向
影响坡地上的热量、水分状况
高度大、坡度大则陡峻
高度小、坡度小则平缓
共同影响山地坡地的
利用方向
3.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地表基本形态(地貌类型、地形类型、地形部位);
②地势分布状况(海拔、地势高低、地面起伏);
③地貌突出特征(高度、坡度、土层厚度、空间分布等);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形 类型 分布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起伏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 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模板构建:
地形特征描述:
活学活用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6分)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
地势南高北低;(2分)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2分)
探 究
地形部位与日常活动
暑假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户外野营活动。计划通过实地考察,确定攀岩、宿营、远眺地点。现有A、B、C、D、E、F 六个地点可供选择,结合地形图分析可知该地地形类型为 ________。 其中 处适合远眺, 处适合宿营,_____处适合攀岩。
A
D
C
丘陵
100
5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00
50
240
A
B
D
C


1、阅读地形图,识别宏观地貌类型,如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描述其特征。
2、识别冲积扇、三角洲等面状地貌。
3、识别河谷,分水岭等线状地貌。
4、找到本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5、绘制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了解地势起伏状况。
6、分析考察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观察要点
从宏观
到微观
从面
到点




地貌的
观察
高度


内容
坡度
其它
综合观察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H
H
H
等高面
等高距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山峰
360
362
364
365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增大 外低内高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脊(脊线:分水岭)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中间高于两侧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谷(槽线:集水线发育河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中间低于两侧
鞍部
360
364
365
365
365
364.2
362
358
360
360.4
360.3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学活用
部位 地形 等高线的表现特点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B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C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高差计算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高差的计算公式:(n-1)d<ΔH<(n+1)d
(n为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针对于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00500200 200A
B
①崖顶的高度:
500米≤H最高点<600米
200米②崖底的高度:
注意:d为等高距,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H小(重合最小高度)- d < H底 ≤ H小
H大(重合最大高度)≤H顶< H大+ d
陡崖相关计算:
陡崖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200≤H <400
P
Q
50
80
70
60
60
50
40
30
20
1.图中关于P、Q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P一定比Q低
P一定比Q高
P可能比Q低5m
P可能比Q低10m
3.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A.40m至50m之间 B.45m至60m之间
C.50m至60m之间 D.50m至55m之间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坡 与透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透视情况好
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透视情况差
例: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
(1)H与I的相对高度;
(2)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
H
I
城镇
河流
100
400
200
300
(1)200m
(2)200m< H1 <300m
1.图中景观为________地貌,属于
______(流水/风成/海岸/山岳)地貌类型。
2.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
多峰林、孤峰、溶蚀洼地等;
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
喀斯特
流水
地貌形态特征描述
读某岛屿简图,回答下题。
1.该岛地势(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2.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B
C
地貌特征判断与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水流最平缓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图示区域(  )
A.P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B.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
C.Q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D.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
B
A
坡度&坡向
河流流由东(东南)向西(西南)流,坡向面向西或西南,不能判断阴阳破
穿行在八达岭长城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B
地貌与交通建设
创新课堂p72
穿行在八达岭长城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C
地貌与交通建设
穿行在八达岭长城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运输距离
C.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
D.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D
地貌与交通建设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黄河北岸,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流渠道纵横,农田
遍野。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农业区,被誉为“塞外米粮川”。下图为河套平原及
周边示意图。
1.分析地形对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粮川”的有利影响。
①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为大规模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地势起伏平缓,沟渠纵横,利于黄河水自流灌溉。
②北部阴山可抵御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有利于对夏季风抬升,降水较多;可阻止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风沙入侵。
地貌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