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六(一)扬州个园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为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夕照,山势巍峨,“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出现在眼前。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子”似顽皮的孩子。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1.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___”,其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2.本文是按照作者游览的顺序来写的,请将游览的景物按顺序补充完整。( )→( )→( )→秋山→( )3.概括个园中景物的特点。景物 特点春山 夏山 秋山 冬山 4.跟随着作者的游览视角,我们领略了扬州个园独特的美与特点,在你认为最能体现扬州个园特点的一句话后打“√”。(1)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为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 )(2)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 )5.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游松山去年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到松山去游玩。我们沿着石铺小路,向山上爬去。小路两旁种着许多果树。最先看到的是石榴树,树上红红的石榴个个都笑破了肚皮。接着是山楂树,棵棵树上挂满了红玛瑙似(sì shì)的果子。还有柿子树呢,你瞧,黄澄澄的柿子把树枝都压弯了,甭说吃,就是看看也叫人喜欢。我们一钻(zuān zuàn)进山沟,到处怪石嶙峋,其中属“大象石”最显眼。“大象石”可真像大象,它的鼻子向上翘着,尾巴向里勾着,尤其是它的眼睛,像月牙一样弯。看,它还朝我笑呢!大约又走了一刻钟,我们来到一条小溪旁边。小溪的水又清又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水底长着绿色的柔软的水草,就像是绿色的地毯铺在小溪底下,溪里的小鱼来回游动,好不快活。小溪周围也有许多巨石,其中一块很像一只猛虎,我就给它取名为“老虎石”。只见它伏在溪旁,一条长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嘴唇刚好没(méi mò)入水中,那气势好像要饮尽百川似的。沿着潺潺的流水向上,我们来到半山腰。忽然,随着一股清风,传来“轰轰”的流水声。抬头望去,一挂白而发亮的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近看,瀑布从巨石上跌落下来,便飞花溅玉般地迸洒开了。溅起来的水花像一个个降落伞,微风吹起来时,这些小降落伞随风飘浮,像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旅行。瀑布下面有一泓清水,倒(dào dǎo)映着蓝天上雪白的云,像是开在绿潭里的荷花,煞是好看。不知什么时候,大红的夕阳染红了天边,我们便下山了。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2.作者游松山,沿着小路向山上爬,看到了____________;钻进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走了一刻钟,来到了__________;沿着________向上,看到了________。3.对第5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轰轰”一词是拟声词。B.这一段主要写来到山顶,看到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色。C.该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所见写得生动形象。4.作者喜欢游松山吗?为什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六 答案(一)1.总一分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统领全文2.大门 春山 夏山 冬山3.修竹繁茂,石笋参差 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山势巍峨,峰峦起伏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4.(2)√5.这些词句有“步入”“绕过”“过石桥,进石洞”“转过”“步下秋山”。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条理线索十分清晰,读者读起来豁然开朗。 (二)1.shì zuān mò dào 2.很多果树 山沟 怪石嶙峋 小溪边 流水 瀑布3.B4.作者喜欢游松山,因为作者文笔优美,笔下的景物没有一处不美的,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松山的喜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