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 青藏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据此判断,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壮族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地域的差异十分显著。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2.图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3.图中③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引进良种,积极鼓励天然放牧 B.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C.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D.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阅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4.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 B.地形 C.光照 D.水源5.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A.昆仑山-祁连山 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6.符合④区域景观描述的是A.山青水秀稻花香 B.旱地麦浪大豆香C.椰林婆娑菠萝香 D.雪山青稞奶茶香7.有关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低。②青藏地区传统的服饰——藏袍,能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③青藏地区的畜牧业被称为高寒畜牧业④青藏高原上的牧民们延续着“靠天养畜’’的传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朝鲜族、藏族等B.川藏铁路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D.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地形崎岖、千沟万壑的景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 回答以下各题。9.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图片①代表的省区,物产有A.石油、天然气 B.哈密瓜、香蕉 C.三河牛、三河马 D.长绒棉、牦牛11.对图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B.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C.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 D.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12.主要生活在牧区的一组少数民族是A.高山族、朝鲜族 B.维吾尔族、苗族 C.满族、壮族 D.藏族、蒙古族1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能正确反映青藏地区人文特征的是( )①吐鲁番盆地果农喜获丰收 ②那达慕大会上人们骑马摔跤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劳作 ④牧场里藏山羊藏绵羊在欢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黄河、乌江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5.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关于三江源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源位于图中的甲省 B.拥有珍稀濒危物种三河马C.该地发展河谷绿洲农业 D.地势高、气压高17.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极大的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有利于①东部地区的商品进入西藏②铁路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③西藏向东部输出资金、人才④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图中④)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与此相适应的气候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高温多雨 C.温暖湿润 D.昼夜温差大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完成以下各题。19.阅读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析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东南向西北递增C.大致从南向北递减 D.大致从西向东递增20.导致图中①、②、③三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光照 C.河流 D.地形小明同学看过《北纬30°·中国行》节目之后,绘制了北纬30°地形剖面图(如下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21.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22.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地形特点影响的是①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 ②东部交通比西部发达③A地夏季气温高于B地 ④东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23.上述材料是下列什么地区的写照(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24.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25.为促进区域发展,我国在该地区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A.南水北调 B.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26.小明在查找有关旅游景点的过程中,被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所吸引,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 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7.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势影响 B.季风影响 C.纬度影响 D.海洋影响28.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本民族特色的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据此判断扎西一家是( )A.藏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二、非选择题29.西藏独特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色农牧业。阅读图表,回答问题。(1)据西藏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给甲地农林区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海域及季风。(2)依据图、表分析在乙地建设特色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3)甲乙两地为确保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请举一例乙地的主要畜种。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1)结合材料,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说说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形成的原因。(3)C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说说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31.读下面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2)B区域和D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区域的自然景观由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变化,主要的景观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______区域,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5)因日照时间长,而被称为“日光城”的是C区域的__________(填城市名称)。试卷第2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1页参考答案1.C2.D3.B4.D5.A6.D7.B8.C9.B10.A11.B12.D13.D14.A15.D16.A17.B18.D19.A20.D21.A22.B23.A24.D25.B26.D27.A28.A29.(1)印度洋;西南季风(2)海拔高,气温低,年降水量少,适合牧草的生长;(3)普及生态观念,提高环保意识,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藏牦牛。30.(1)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2)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呈条状(带状),东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呈片状(块状);西部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因此农产品主产区沿河分布,所以分布呈条带状。(3)C地区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牧草质量好。31.C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海陆位置不同(或“距海洋远近的不同”或“距海洋越来越近”都可以); D 沪宁杭工业基地 拉萨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