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梅岭三章看图配诗1.了解作者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 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并领导南昌起义。1934年红军长征时,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主持政府工作,1937年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年以后任上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4日 因病逝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郭沫若① 一九三六年冬,②梅山被围。③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④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⑤旋围解。批注:①交代时间。②③④⑤交代结果:侥幸脱险。由此可见,小序是后来补写的。2.了解背景:① 一九三六年冬,②梅山被围。③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④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⑤旋围解。批注:①交代时间。②交代地点及事情起因。③“二十余日”表明被围时间长,写出处境的艰难、危险。④交代写作目的,以诗明志,表明为革命献身的决心。⑤交代结果:侥幸脱险。由此可见,小序是后来补写的。2.了解背景: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旌 jīng 阎 yán3.朗读诗作小贴士:读诗方法:1.知人知世2.解读意象3.品味词语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4.解读意象借代引用用典比喻关于“头悬国门”: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国,而不是齐国,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取义成仁”出处: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文天祥5.品味词语:1.动词(1)此去泉台招旧部 集 收(2)旌旗十万斩阎罗 打 杀 砍(3)捷报飞来当纸钱 飘5.品味词语:2. 修饰语:(1)南国烽烟正十年(2)此头须向国门悬(3)后死诸君多努力6.朗诵设计方法:1.准确把握内容情感2.处理好节奏、重音、语速和语调3.适当辅以体态语言(表情、动作)诗 句 内容情感 朗诵设计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面临牺牲的生死关头,想到平生身经百战,遭遇无数艰难险阻。表达创业未成,百感交集,以及视死如归的气概。 表情平静,略显凝重,语调从容不迫。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哪怕身赴黄泉,也要招集已经牺牲的众多部属,在地府继续战斗,革“阎罗”的命。表达革命到底、除恶务尽的决心。 重读“招旧部”“斩阎罗”,语气坚定、激昂,读“斩”时辅以劈斩的手势。诗 句 内容情感 朗诵设计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诗 句 内容情感 朗诵设计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回忆战斗岁月,革命历程,激励战友奋勇杀敌,表达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正”“须”“多”重读,朗读“努力”时双手握拳,有力地振臂,读出乐观期待的语气。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对革命忠贞不渝,预言革命必将胜利,表达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决心,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充满坚定信念。 “革命”重读,语调慷慨激昂,读“自由花”时辅以手势:双臂向上,迅速有力地打开,读出无限向往的语气。小贴士组诗:同一诗题下,由若干首诗组成。每首诗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7.探究章法:《梅岭三章》各章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完成下列填空。1.从内容看,第一章侧重描写今日面临的危难,第二章侧重回顾革命经历,第三章侧重 ,具有一定的 顺序。2.从结构看,第一章首句设问,作用是 。第三章末句回答第一章首句提出的问题, ,结构严谨。3.从情感境界看,由 层面到 层面,再 到 层面, 情感越来越博大,层层递进,不断升华。7.探究章法:《梅岭三章》各章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完成下列填空。1.从内容看,第一章侧重描写今日面临的危难,第二章侧重回顾革命经历,第三章侧重 展望未来 ,具有一定的 时间 顺序。2.从结构看,第一章首句设问,作用是 总领全篇 。第三章末句回答第一章首句提出的问题, 首尾照应 ,结构严谨。3.从情感境界看,由 面对个人危难 层面到 国家人民 层面,再 到 整个人间 层面, 情感越来越博大,层层递进,不断升华。梅岭三章③②①8.拓展延伸: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能联想到《梅岭三章》中的哪两句诗?说说理由。8.拓展延伸: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8.拓展延伸:梅岭三章(二)陈毅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示儿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业:选其一,查阅资料读懂意思,并从用典角度赏析标出的诗句。梅岭三章纪念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