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连续纹样》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海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连续纹样》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辽海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十课《连续纹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
2.技能目标:掌握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3.情感目标: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连续纹样的构成特点。
2.教学难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任务要求,采用欣赏、交流讨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动手时实践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这样,在不失学生自由想象的同时又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发展阶段 复习上次课《单独纹样》的相关知识:纹样与生活、纹样的题材、纹样的组织规律、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的设计。展示连续纹样图片,问:这个纹样图片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顾单独纹样的相关知识。学生欣赏图片,感受连续纹样的特征。 温习知识,形成较系统的知识链。学生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图案在学生的运用,以及体会特征。导入课题
深入阶段 板书课题:《连续纹样》展示一个花的单独纹样图片,提问“如何由一个单位纹样构成连续纹样?”总结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概念图片展示:我国古代文物器物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少数民族服饰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生活中各种布料运用的四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展示不同骨式图片,提问:想一想,有什么排列规律。排列规律:(1)散点式(4)水平式(2)垂直式(5)波浪式(3)倾斜式四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展示将几条四方连续纹样拼接在一起形成四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骨式:点网式、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展示图片,提问:如何让纹样更富有变化?总结:大小变化、一整N破法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学生赏析赏析图片,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规律图。学生观察,回答。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自行感受连续纹样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连续纹样的运用。通过观察发现的自主学习,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各骨式特点通过观察老师演示操作,了解四方连续纹样的骨式可以运用在四方连续纹样中。掌握通过纹样的变化,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装饰效果会更生动。
实践阶段 展示设计步骤画好单元格;安排好骨式;画上单位纹样;调整设计稿,上色完成。作业(二选一)(1)设计一个有4—5个单位的二方连续纹样。
(2)设计一个6-8个单位的四方连续纹样。 学生观看学生实践练习,进行纹样设计。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体验纹样与生活的关系。
评价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