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基础训练:3.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新人教必修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解析:“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A项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B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D项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答案:C2.“天上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形象地指出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C.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D.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解析: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天上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体现了这一点;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因此选C项。答案:C3.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 )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解析:A项是错误的,二者不能用看见和看不见来划分;变化既可能是上升也可能是倒退,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也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项。答案:C4.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沿袭多年的GDP硬性指标“隐居”了。有关人士指出,这不是说我们不再关心GDP增长的“快”,而是在当前特别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好”,“好”字当头,避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这说明 ( )①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有条件的 ②变化就是发展 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片面追求“快”会影响“好”,“好”字当头体现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③;②错误,④与材料不符,故选C项。 答案:C5.近十年来,中央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适度宽松的”到“适度从紧的”,再到现在的“稳健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是因为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特点、发展的观点等,试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时可用排除法。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②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A项。答案:A6.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李杜的诗篇已经过时 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不是哲学原理,故排除;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以体现出发展的实质,故选A项。 答案:A7.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 ( )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C.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解析:国家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三个“零增长”,表明国家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项中“改变规律”观点错误;B项为政治观点;D项与材料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8.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发展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2)但是,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不管是前进的还是倒退的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而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反之,则不是发展。(3)题中观点肯定了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这是正确的,但认为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这又是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