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导学案)

资源简介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明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通过比较和鉴别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科学精神】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查阅资料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学习难点: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教材梳理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 ① 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②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③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④ 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⑤ 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① 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② ,为中华民族③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④ 。
3.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⑤ 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⑥ ,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① 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② 。中国工人阶级富有斗争精神,具有③ ,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④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⑤ 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⑥ 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⑦ 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⑧ 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⑨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4. ⑩ ,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三、问题导航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哪几种建国方案?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材梳理参考答案
(一)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帝国主义 ③封建主义 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⑤贫穷落后
(二)①出路、前途和命运 ②谋幸福 ③谋复兴 ④出路和希望 ⑤中国共产党 ⑥中国共产党执政
(三)①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 ②产业工人 ③革命性 ④先进性 ⑤实现共产主义 ⑥“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 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⑧新民主主义 ⑨人民民主 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问题导航参考答案
1.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③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①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3. ①指导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阶级与社会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其他阶级、阶层斗争中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历史使命,正确的答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