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严格执法 说课稿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严格执法 说课稿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严格执法说课设计
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严格执法。接下来,我将从学习目标 评价目标 学情分析 学习重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建议与反思等九个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学习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按照新课标 3.2 的要求:搜集材料,阐述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
依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交警执法的文字素材,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及意义,增强对政府严格执法的认同。
,通过对交警执法行为的评价与分析,理解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培养辩证思维。
,通过感悟经历及作业设计, 培养公共参与素养及法治意识。
为了反馈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程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设计了以下评价目标:
1,评价“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目标实现程度.
2,评价“具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成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的目标实现程度.
3,评价“具备辩证创新思维,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目标
实现程度.
三,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及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七,八课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对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法治政府等等概念是不陌生的,因此, 我们谈严格执法是可以引发学生共鸣的;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性,缺乏理性思考;思维活跃,缺乏辩证思维。因此,需要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实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学习重难点
依据对课标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特点,我设计了本课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严格执法的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
我把严格执法的意义作为本课重点,还有一个考量:哲学告诉我们,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只有认同严格执法的价值,才能认同政府的执法行为,尊重政府的执法权 。
难点:1,法和情是否矛盾?
2,公正执法,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
法与情的关系,这也是执法者在执法实践中需要面对和平衡的问题,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是不好理解的;而自由裁量权比较专业,行使自由裁量权如何保证公正,学生是有困惑的。
五,教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法:
首先教法有--议题和主题相结合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学法有--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法 辩论法。
六,学习资源
为了更好完成本课学习目标,我利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本框是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它既是对教材七,八课内容的具体化,也是对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的延伸,和第一,三,四框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执法的基本要求。讲述了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和具体要求。分两目展开:第一目:严格执法的内涵,讲述了两层意思, 严格执法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目,推进严格执法,讲述了一层意思, 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七,学习过程:
本课学习过程我分三个部分:课前预习,观看纪录片《法治中国》, 及微课《自由裁量权》。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
下面,我重点讲课堂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的开展, 教学设计已经从“一个一个知识点”转向了“在什么情景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完成什么任务”。
所以,我本课教学设计, 基本思路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运用相关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具体分三个部分展开:导入新课。然后,分别进入三个主题,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延伸,结合经历,谈感悟。最后,学习反馈与评价。
首先导入。展示图画,让学生分享历史典故。在这里,以图画,典
故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习近平的讲话, 引出本课的核心议题-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环节一:进入主题一:严格执法有力度。这个主题设计的目的, 让学生感受政府各部门执法的严,执法的有力度,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及意义。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和活动:
展示学生上节课留下的作业,并进行简短评价:展示从学生的作业中搜集的材料,并依次展示问题。
针对第一问,组织学生阅读材料,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针对第二问,学生分组讨论 。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评价,总结。设计意图:1, 从学生的作业中搜集材料,设置问题,以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性;同时引出本课第一个知识点,严格执法的内涵。
2,按照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对严格执法的理解由浅入深,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而在意义的分析中,也能增强对政府严格执法的认同。
环节二:进入主题二:规范执法有尺度。这里的尺度,既是法度, 也是执法的规范。设计的目的,让学生理解推进严格执法,作为政府, 要依法履职,要规范执法。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情境,展示文字
材料—关于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文字材料;展示问题。第二个情境,播放视频,情景剧: 交警执法;展示问题
针对情境一,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一,二,三组准备第一问 :从政府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 四五六组准备第二问:如何推进严格执法。小组代表发言。 针对情境二,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评价剧中交警的执法行为。组代表发言。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本次执法对执法者执法的启示。
设计意图:实现第二学习目标,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文字素材, 让学生感受我国政府对于权限和职责的严格界定,理解推进严格执法,作为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自身职能。感受到我国政府是法治政府;通过学生演绎 评价分析,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和感受交警执法的规范;理解要推进严格执法,作为执法者应坚持规范执法。
环节三:进入主题三:公正文明执法有温度。这个主题设计的目的, 通过感受交警执法的公正文明,理解要推进严格执法,执法者应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和活动.
我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是安徽合肥交警对违法车主的执法现场。并展示问题:法不容情和温情执法是否矛盾?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由辩论。
设计意图: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突破难点。 法和情是否矛盾?
行使自由裁量权如何保证执法的公正?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观看视
频和自由辩论,让学生明白执法要公正,也可以很温情。法,理,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起来;关于自由裁量权,课前已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由裁量权,表现及基本原则。在这里,通过引导学生对视频中交警执法过程的分析,明白交警依法合理的行使了自由裁量权,做到了公正执法,突破难点。另一方面,通过辩论,也能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
环节四:进入主题延伸:走近执法,感悟执法。
我先是播放一段视频-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主题叫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的志愿活动的图片视频。
让学生结合经历,谈感悟。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实现学生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而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反馈与评价
本课我设计了两份作业。一份实践作业--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一份书面作业--写一份建议书。
设计意图,一是顺应当下教育双减的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社会实践 提建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关注 监督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政府的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我设计了一份学习评价量化表。这里是部分量化内容。
八: 板书设计。
本课我设计了主 副两个板书。主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内容;副板书是由两只手构成的一幅画。寓意直接。目的,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九:教学理念与反思
关于教学理念: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将学科知识及核心素养要求贯穿设计其中,既把握了知识的内在逻辑,也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坚持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2.围绕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本课创设的情境,或者是学生身边的事,或者学生参与的事, 很真实,实现了教学生活化。而通过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统一。学生是目的,学习目标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因此,学生是主体。然而,学生要实现有效有方向的学,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离不开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计,离不开在学生活动 分析中对其适时正向的指导。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讨论 辩论 分析 表达,充分参与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 概括 总结,并进行价值观引领,实现教学统一。
教学反思:1,从教学实践来看,议题式教学设计及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在课前进行了很多预
设,在上课过程中,还是会有预设外的情况,比如法不容情和温情执
法是否矛盾?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班级反映不同。需要教师对课堂灵活的应对 引导 。
2, 在 40 分钟的时间里,把知识的讲授和核心素养要求落实结合起来, 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班级学生学习基础和习惯不同,如何让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收获 有成长,这是我这节课也是一直以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说课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