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第十六章 一、磁体与磁场》研学案学校: 设计教师: 设计时间:【课题】 第十六章 一、磁体与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应用。通过实验,了解磁化现象。通过探究和引导,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也是一种物质,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所处的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合作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规律,培养合作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探究,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了解磁体性质。通过磁感线对磁场的描述,建立磁场的模型,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场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磁体与磁场知识的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感受蕴含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体验物理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磁体性质、磁场性质。难点:理解磁场性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器材】条形磁体两根、断的条形磁体一根、U型磁体、大磁针1个、小磁针10个、大铁钉两个、大头针一盒、不同面值硬币若干、铁屑、玻璃板、细线、小铁板、小塑料板、磁场立体模型、投影。【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联系生活经验、实验:研究磁体的性质。提问:磁体能吸引哪些物质?结论:磁体能吸引铁物质。新课教学1.根据实验建立概念: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介绍不同形状的磁体)实验1:用条形磁体吸引大头针。发现:磁体两端吸引大头针最多(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磁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两个磁极)。实验2:一段磁体断成两段,还是两端吸引铁屑最多。发现:磁体两端磁性最强,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实验3:条形磁体一端吸引一枚大铁钉,当另一根条形磁体接触它(先暂时不介绍NS磁极名称),如图:分析原理,加强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概念。实验4:将条形磁体悬吊起来,自由旋转。实验5:演示磁针自由旋转。介绍磁体的指向性,根据指向性,将磁体的两个磁极区分。概念:将磁体悬吊起来,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磁体的北极(N极),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S极)展示条形磁体、u形磁体的磁极名称。实验6: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结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实验7:磁化(靠近磁体、磁体的一个磁极在铁棒上顺同一方向摩擦)简介去磁(猛烈敲击、高温加热)简介磁屏蔽。2.磁场实验1.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就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讨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能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引入概念:磁场讨论分析磁场的性质:磁场是实际存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实验2.将小磁针先后放在条形磁铁周围不同的地方,发现各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并不相同。讨论分析:小磁针发生偏转,是由于受到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方向不同,说明各点受到磁场作用的力方向不同。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一般不同。实验3.将10个左右的小磁针同时放在条形磁铁周围不同的地方,发现各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并不相同。(将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如何准确快速地理解记忆磁体周围各处的磁场方向呢?试着画出图中小磁针N极指向,发现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入磁感线概念。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假想的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但从图中可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为了更好地描述磁场,用磁化后的铁屑作为小磁针研究磁场特点,仿照铁屑的分布描绘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实验4.根据铁屑分布,描绘条形磁体、U形磁体、异名磁极、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和方向。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密,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疏。展示演示磁场的立体模型。3.地磁场地球表面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N极指北、S极指南),为什么始终指向南北呢?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原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地磁场。地球表面小磁针指向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N极指向地理北极(地磁的南极)、小磁针S极指向地理南极(地磁的北极)。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存在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磁偏角。地球表面小磁针指向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小磁针S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四、简介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磁盘、磁封条、磁悬浮列车、磁带等。总结回顾三、新知应用(1)1. 的性质叫做磁性。 的物体叫做磁体。2. 称为磁极。将一个磁体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 ( )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 ( )极。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4. 叫磁化。5.一根钢条靠近磁体的某个磁极时,发现该磁极被排斥,如图1,则这个钢条( )A.一定具有磁性B.一定没有磁性C.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上题中,发现磁体被吸引,结论又如何?( )7.一个条形磁铁不慎从中间断为两段,则两段的磁性是( ) 图1A.两段都没有磁性 B.一段只有N极,一段只有S极C.每段都有N、S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当钢条靠近磁针的N极时,N极远离钢条,根据这一现象( )A.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钢条与磁针接近一端是N极B.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钢条与磁针接近一端是S极C.不能确定原来有没有磁性D.可以确定钢条原来一定无磁性参考答案(1)1.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具有磁性的物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南(S)、北(N)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A 6.C 7.C 8.A(2)1.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磁场的强弱分布.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_______,磁感线越疏的地方磁场越_______.2.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之所以能在地球表面指向南北,就是因为受到_______的影响,最早发现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的_______.3.如图所示是用来描述某一磁体周围磁场部分的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强/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P/Q)处.4.a、b为两个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极.5.关于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在磁场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眼睛看不见罢了B.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C.磁感线是一系列曲线,不可能是直线D.有磁感线的地方不一定有磁场6.以下四幅图是表示磁体磁场的磁感线或处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 )7.在水平面内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严格而言应是 ( )A.地磁的北极 B.地磁的南极C.地理的北极 D.地理的南极8.缓慢转动指南针的罗盘时,罗盘内的小磁针 ( )A.随罗盘一起转动起来 B.不随罗盘转动,仍在原位置C.随罗盘转动,且比罗盘转动快一些 D.随罗盘转动,只是比罗盘转动慢一些9.(1)标出图甲中磁体的磁极.(2)画出图乙中磁体的磁感线方向,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10.如图所示为地磁场示意图,请在图中标明磁感线方向.(标出对称的两条即可)参考答案1.强 弱 2.地磁场 沈括 3.弱 Q 4.S N 5.B 6.C 7.B 8.B9.(1)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所示 10.如图所示【课后作业】磁体1.磁性:物体吸引 、 、 等物质的性质。磁体: 叫磁体。它有 性和指向性:指南北。2.磁极:每个磁体上都存在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的部分,叫做磁体的___________.指南的一极叫_________( )极,指北的磁极叫________( ) 极。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磁极互相排斥, 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 的过程。5.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磁现象.制成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_________.6.把条形磁体吊起来,使它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当它停止的时候,条形磁体两个磁极的指向是A.东、西 B.南、北 C.上、下 D.任意指向 ( )7.磁体吸引铁钉是由于磁体靠近铁钉时,铁钉先被__________,铁钉与磁体靠近端是_______________(同名磁极/异名磁极)而相互____________(排斥/吸引).8.将一根条形磁体截成两段,则 ( )A.两段都没有磁极 B.两段各有两个同名磁极C.两段各有两个异名磁极 D.一段从有N极,另一段就只有S极9.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有磁性,乙、丙物体没有磁性B.乙物体有磁性,甲、丙物体没有磁性C.甲、乙、丙三个物体都具有磁性D.甲、乙、丙三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无法判断 图110.如图2所示,将一软铁捧夹在铁架台上,它并不能吸引台上的大头针,说明软铁棒_______磁性.把一条形磁铁按右图所示靠近软铁棒的A端,可观察到 图2其B端能吸引大头针,这一现象叫做___________,B端应是_________极.11.如图3所示,两个条形磁铁A和B的一端分别吸着一根大铁钉,由图可知,大铁钉C端应是______极,若将A,B端相连,则大铁钉会______(填“下落”或“仍被吸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 图412.如图4所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体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上,已知N、S是磁体的磁极,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ab是磁体cd是铁棒 B.ab可能是磁体,也可能是铁棒C.ab是铁棒cd是磁体 D.cd可能是磁体13.关于磁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的磁性永远不会消失 B.磁体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强C.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可以磁化的 D.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14.把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 (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 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 D.甲、乙都无磁性15.如图5所示,正确表示条形磁铁周围磁场方向的小磁针是(小磁针黑瑞为N极) ( )A.磁针a B.磁针b C.磁针c D.磁针d16.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接近.由此可知( ) 图5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 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 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17.实验表明,磁体能够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18.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我国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建设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在行进时依靠安装在车厢底部的强磁铁将列车“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那么列车可高速行驶的原因是:列车浮起后 (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列车的重力C.减小了列车与铁轨间的摩擦力 D.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19.在做“用铁屑探究磁体的磁场”实验时,小明不慎将铁屑撒在实验桌上,为了收集铁屑,小明想用磁铁直接吸引铁屑.同组的小华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住磁铁后去吸引铁屑.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 ( )A.小明的方法可行,小华的方法不可行B.小华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C.小明和小华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D.小明和小华的方法都可行,但小华的方法好些20.甲、乙两个磁极之间有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6所示.那么 ( )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C.甲是S极,乙是N极 D.甲是N极,乙是S极21.如图7所示,甲、乙均为外形相同的钢棒,某同学为了验证甲和乙是否有磁性做了下面的实验:将乙从甲的左端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时,发现两端间的吸引力大小不变.根据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有磁性,_______没有磁性.图6 图7 图822.将喇叭上的圆柱形磁铁从中间分开,如图8所示,然后按原状态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试说明其原因.23.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勺子,放在刻有方位的铜盘上,静止时勺柄指南,如图9所示.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司南的N极和S极.24.光滑桌面上放一小磁针,钢条A靠近小磁针某端时,可将它吸引过来;钢条B靠近小磁针某端时,可将它排开,由此可知 ( )A.钢条A一定具有磁性 B.钢条B一定具有磁性C.两根钢条都一定具有磁性 D.两根钢条都可能没有磁性图9 图1025.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棒a和b.如果按图10甲那样,用手拿a,则b不会掉下;若按图10乙那样.用手拿b,则不能吸住a。这说明 ( )A.a有磁性,b没有磁性 B.a没有磁性,b有磁性C.a、b都没有磁性 D.a、b乃都有磁性26.如图所示,甲为铁棒,乙为条形磁铁,在下列图示情况下不会相互吸引的是 ( )图1127.如图12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 )A.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B.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司能图1228.下列是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的几种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大头针,若大头针被吸引,则钢棒有磁性B.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则钢棒有磁性C.用细线系在钢棒的中间并将钢棒悬挂起来,钢棒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则钢棒有磁性D.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则钢棒有磁性磁场29.磁场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 的作用。磁场 (是、不是)实际存在的30.磁场是有方向的:规定以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__________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1.为了便于我们记忆和理解,人为假想 ,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 和 。32. 该点的 方向该点的小磁针 极所指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四个方向是一致的 该点的小磁针 极所受力的方向该点的 方向33.地面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是由于受到了 的作用。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 附近。存在 ,是由宋代学者 首先发现的。34.作出图13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图1335. 作出图14中各点小磁针的指向(北极涂黑、并标明N极)图1436.标出图15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或图中磁体的极性.图15参考答案1.铁、钴、镍。具有磁性的物体。吸铁性(磁性)。2.两、磁性最强,磁极.南(S)极,北极(N) 极。3.同名、异名4.获得磁性5.指南针(司南)6.B7.磁化、异名磁极、吸引.8.C 9.C10.无、磁化、S11.S、下落、磁体中间磁性最弱12.B 13. D 14.A 15.A 16.D 17.D 18.C 19.D 20.C21.乙、甲22.它的磁极在上下。断裂后,同名磁极靠近,相互排斥。23.略24.B 25.A 26.B 27. B 28.D29.磁力、是30.N31.磁感线、方向和分布情况32.磁场、N、N、磁感线的切线33.地磁场、北极、磁偏角,沈括34.略 35. 略 36.略{第 1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