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写作素材:北京冬奥会最新时评、素材全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写作素材:北京冬奥会最新时评、素材全整理

资源简介

北京冬奥会开幕,最新时评、素材整理!
人民体谈:少年不老,冬奥再现芳华
近日,《少年不老·冰雪之旅》系列纪录片开播,运动员代表王春露、罗致焕、陈露等人做客冬奥小屋,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走出小屋参与了“冰雪进校园”的活动。“少年们”意气风发,为冬奥的来临擂响了战鼓。
少年不老,突破不止。从野冰场到专业赛道,从小山沟跳向国际舞台,艰苦的环境成就了为梦而战、一往无前的运动健儿。我国冬季项目首金、冬奥会首金、雪上运动首金……他们让世界一次次领略了中国运动健儿的风范。他们无畏寒冬,以热血筑梯,攀冰原而上,以心火为刃,撕雪网而出的拼搏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激励着无数的冰雪健儿。
少年不老,如今关怀不减。即便早已远离了赛场,即便并非出征的队员,这群不老的冬奥少年,仍然高度关注着冬奥会的动态,热情不息。她们或是作为热门体育博主,在网络中积极为“三亿人上冰雪”的全民体育活动普及和宣传,或是作为“冰雪进校园”活动的“形象大使”,现身小学,指点孩子们进行动作练习,或是在许多场合分享自己的参赛经验,为后辈们加油鼓劲,或是迫切希望亲临冬奥会现场,见证运动健儿们赛场上的拼搏。对于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盛会,他们既充满自豪,更寄予厚望,并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少年不老,仍然步履不停。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杨扬现担任北京冬奥组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为冬奥会的筹办尽心竭力。速滑首位世界冠军罗致焕如愿在冬奥火炬接力活动中担起第一棒。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春露现为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院长,为祖国的冰雪事业培养后备人才。而有着“冰上蝴蝶”美称的陈露则被聘任为“晨露计划”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主教练,为冬奥会培养女单和冰舞选手……过去的辉煌虽然封存进历史,不老的他们正续写着人生新的篇章。
少年不老,后辈们不断传承。年过八旬的运动员罗致焕退役后在国家队和黑龙江省队担任速滑教练,带出了杨春媛、王秀玉、张青、刘月希等一批优秀选手。这些运动员在全国和世界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王春露现今所在的中国冰上运动学院在2021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他们中已有很多人作为冬奥会的志愿者、开闭幕式的演职人员或是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正为中国冰雪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一代的少年已经启程,相信在榜样的引领下,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光明可期。
古语云:“谁道人生无再少?”踔厉奋发,必功不唐捐。这些不老的中国冰雪“少年们”,像永不满足的“探险家”,始终向往着“更高处”。冬奥战鼓声声,让我们期待他们为新的“突破”再现芳华!
人民体谈:“我们都是运动员” 为了同一个冬奥梦
“不同的赛场,同一个梦想,我们都是运动员”“我们奥运合作伙伴,撸起袖子加油干。”1月28日,歌咏冬奥各行各业建设者们的MV《我们都是运动员》上线。歌曲生动呈现,为同一梦想,各行各业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释放心中的渴望和无比热情。
一个人的奋斗,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梦想。为了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会,中国人民在不同的赛场上为了同一个梦想挥洒激情,以踔厉奋发的精神,勇挑重担,各司其职,用奋斗精神点燃冬奥梦想。
我们都是运动员,将为全世界的冰雪健儿们提供最好的舞台。场馆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中,用智慧和创新让夏奥场馆焕发一新,让新建场馆拔地而起;运维团队发扬“钉子精神”,“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顶风冒雪地在冬奥前线“把脉”,用坚守履行着神圣的责任使命。
我们都是运动员,是护航冬奥的生命守护者。高山冰雪赛道上,作为冬奥雪上救援“尖刀兵”的滑雪医生,赛前艰苦训练、不畏严寒,对每一项环节精准把控,只为守护生命。防疫人员严格精准落实防疫措施,通过细微的举动,传递关怀与温暖,在科学精准的防控中体现人文关怀。
我们都是运动员,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澎湃动力。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服务礼仪、岗位技能、冰雪运动常识等赛会志愿者培训活动如火如荼。这些志愿者大都来自高校大学生。他们正抓紧时间熟悉工作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将用自己的行动与微笑,搭起中外交流的桥梁,用青春自信奔赴奥运盛会。
冬奥有我,我们都是运动员。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永远在路上。正如歌词所唱:“带着你的我的他的爱,我们一起携手向未来”。冬奥梦想,正是千千万万奋进的背影托起的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让我们共同期待奥林匹克火炬燃亮北京的夜空,为世界展开一幅冰雪运动的全新画卷。
人民体谈:圣火飞扬点燃冰雪梦想,接力奔跑续写复兴篇章
2022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火炬接力活动持续至2月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共有120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
“迎接冰雪之约、奔向美好未来”。从2008到2022,时隔14年的荣光与等待,6年多的精心筹办,在北京这片有着千年历史厚重积淀的热土,我们迎来了北京冬奥会。在今天的奥运火炬传递接力仪式中,当3名火种护卫分别手持火种灯、火炬和引火棒上场,1名火种护卫从火种灯中引出火种点燃火种台时,全场观众热烈沸腾,欢呼不已。火炬的点燃和接力,不仅开启了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点燃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激情与梦想,也照映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无上荣光。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去年10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北京奥林匹克塔亮相,这是冬奥火种在国内的首次展示,同时也是中国时隔十三年再迎奥运火种。今天,奥运火种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被正式点燃,并由1200名火炬手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奥运赛区接力奔跑,于2月4日点燃国家体育场主火炬塔。从亮相到点燃,100多天的时间里,是北京在赛会服务、疫情防控、调度指挥、志愿演练各方面做的最后冲刺和努力,秉承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创造无数个历史的北京将全力打造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明奥运,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新标杆,实现与百年奥运过去和未来的携手向前。
新岁奔腾,山河春满。当千年古城与百年冬奥浪漫邂逅,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实现奥林匹克理念与东方古国灿烂文明的积极融汇,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精神血脉的薪火相传。作为火炬传递的重要点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八达岭长城、张家口阳原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寓意。森林公园“中轴神韵”, 寓意古都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交汇;“民族之脊”八达岭,展示不畏强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远古足迹”遗址公园,蕴藏着中华民族祖先们的繁衍生息、文明创造。随着火炬手们的接力传递,奥运火种沿着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轨迹,燃烧起每个国人的“奥运梦”“中国梦”,激荡中华儿女文化自信和一往无前的澎湃之力。
圣火飞扬,点燃中国激情力量。每一位接力传递、勇敢奔跑的火炬手,既承载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对于奥运的祝福与期望,也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传递到每个奋进的中国人心中,在不懈奋斗、永不退怯、坚忍不拔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再出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坐标独特,意义深远。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体育盛会,不仅让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度迎来历史机遇,更将奥运文化与思想遗产传承在心,续写民族复兴、逐梦未来的新篇章!
人民体谈:金虎贺冬奥,燃情中国年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一组“金虎贺冬奥”的表情包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的传统生肖老虎穿上了冰刀鞋,踩上了滑雪双板,为北京冬奥送上最美的祝福。
当冬奥盛会与中国传统虎年春节邂逅,纯洁的冰雪与热烈的中国红碰撞,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双奥之城”的北京交融共享,激荡出绚烂的文明之花。
冬奥遇上中国年,赋予了虎年春节别样的意义。对于即将登上冬奥赛场的冰雪健儿们来说,这个春节他们将突破自我,勇攀高峰,在浓浓的春节氛围中为荣誉和梦想而拼搏。而对于默默服务的工作人员而言,这个春节他们将与盛会同行,与家国同在。即便在普通老百姓的春节里,与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打卡拍照、赏玩冬奥题材和生肖老虎的花灯等丰富多彩的迎冬奥活动也为年味增添了独特色彩。
冬奥遇上中国年,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为各国代表团送上虎年礼包和新春祝福,与世界各地的记者一同写春联、做红包,为各国运员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以书法形态的汉字“冬”呈现的会徽,源于中国古老同心圆玉璧造型的奖牌,以传统饰物“如意”和敦煌壁画中“飞天”为灵感修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它们在吸引世界各地人民深切感受中国年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
冬奥遇上中国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北京冬奥元素装点在米兰街头,“欢乐春节,喜迎冬奥”线上新春音乐会在泰国展播,各国人民为虎年春节和北京冬奥送上的诚挚的祝福……中国以自信开放的胸怀和姿态走向世界,拥抱世界。而在北京冬奥的推动下,世界各地人民将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北京冬奥即将拉开帷幕。当百年冬奥融入千年春节文化,诚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冬奥会与春节相逢是完美的组合。”让我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各国冰雪健儿的奋进拼搏之姿,为祖国的荣耀欢呼呐喊,也与世界携手“一起向未来”。
人民体谈:当千年非遗约会百年冬奥
“雪姑娘,冬奥会快要到了,咱们的运动项目该练练了。”1月31日,以冬奥会为主题的京西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在网络上热播,人们纷纷为画面中人物精美的造型装饰、浓郁的京腔京韵赞叹。与此同时,皮影戏中富含冰雪运动项目特色的动作语言,如滑冰、冰球等元素的巧妙叠加,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与冬奥盛会的双重魅力。
其实不只是皮影戏,非遗文化与本届冬奥会的紧密融合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苏州非遗剪纸中由真丝制成的“冰墩墩”作品到北京绢人技艺里惟妙惟肖的运动员形象,再到耗时60天,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
冬奥遇上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薪火相传。在冬奥系列非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皮影戏中“花样滑冰”这一人物动作需要三个人的配合,为使“抛、托、转”的连贯表演更为真实,演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这种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钦佩。除此之外,“京式雪花”缝制、冬奥风筝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出圈”,不仅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也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冬奥遇上非遗,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呈现,也是和平友好的“同一首歌”。冬奥村里“文化中国”的展示区域,老北京兔爷、京剧服饰、北京绢人、“燕京八绝”等非遗技艺集体亮相,展示着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正值农历新年,装有“福字、春联、灯笼”的春节礼包送给各国运动员的不仅是“幸福团圆、红红火火”的祝福和善意,也传达着在不同文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期待。
非遗文化悠远深厚,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百年奥运一脉相承,凝聚着亘古不变的奥林匹克精神。当非遗遇上冬奥,一提一拉,勾勒出花样滑冰的精彩轨迹;一笔一划,书写出双奥之城的时代传奇。文化的纽带联结起了中国与世界,相信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互动的体育平台上,冰雪奥运将续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篇章。
光明网评论员:与搅天冰雪,来一场激情对话!
又一次书写了历史!还是在这座文化璀璨的古城——北京!
作为首座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向世界敞开了怀抱:来吧!与搅天冰雪来一场激情对话!
世人无法忘记14年前的北京夏夜——
那一夜,29个烟花“脚印”沿着这座古城的中轴线一路向北、激情澎湃,一如中国自信稳健的脚步;那一夜,“我和你,心连心”的旋律醉了星空、响彻寰宇。
同样,我们无法忘记6年多前的吉隆坡夏日——
那一日,北京脱颖而出,赢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的主办权。那一日,北京再一次用最至诚的礼仪向五大洲发出邀请。
从“夏奥”到“冬奥”,从2008到2022,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步履铿锵。
在迈步走向奥运的路上,中国人曾有个心结:那就是“奥运三问”!从悲怆的“奥运三问”到辉煌的“双奥之城”,折射出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所强调的:“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的确!这是团结共进的舞台。
体育让来自全世界的人们齐聚北京、挽起臂膀。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不仅是奋勇争先的雄心,还有风雨同舟的热望;“和平、友谊、进步”乐章唤醒的,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活力,还有命运与共的信念!你瞧!奥委会主席来了,他说,“只有每一个人都尊重奥运会,超越政治分歧,我们才可以实现团结世界的使命”。你瞧!各国运动员来了,他们说,“这么长时间以来,整个世界都处在疫情的阴霾下,幸好我们还有奥运会,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的确!这是文明互鉴的契机。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体育交流的真谛。“冰丝带”“雪如意”“冰墩墩”“雪容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美好祝福。远道而来的各国运动员,不仅带着勇争第一的万丈雄心,更带着交流与沟通的美好愿景……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包容理解,倡导相互借鉴、主张求同存异。北京冬奥会,正是传递这种精神的最好舞台。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人类挑战极限的运动之美,更能感受到人类息息相通的精神力量!
的确!这是提振信心的盛会。
2008年,金融风暴让世界深陷危机,北京夏奥会,为世界注入共渡难关的信心;2022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立春”之时大幕开启的北京冬奥会,必定带给世界春天的希望。对抗寒冷、不惧艰险、超越自我……冰雪运动,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战胜时代挑战的象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何尝不是共克时艰的金钥匙?
以精彩的体育盛会,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体育竞技与团结友爱的双赢、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双赢。是共同的命运,将全人类紧紧连为一体!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指向,是新时代中国的气度与眼量,更是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所望!
的确,中国梦与世界梦,将在这里交汇。
来吧!滑雪板扬起的缕缕轻烟,冰刀划过的道道弧线,将给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带来融融暖意;冲吧!与莽莽雪原为伍,与搅天冰雪做伴,用健肌,用豪情,只管往前冲!
一起向未来,天高地迥!
光明时评:共享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世界各国不是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北京冬奥会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将世界有力凝聚在一起,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书写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3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奥委会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勇毅向前,为推动全球共克时艰、团结合作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感谢国际奥委会长期以来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中国申办和筹办北京冬奥会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一个春意涌动、希望萌生的日子,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开幕,奥运之火再次在“鸟巢”点燃。如习近平主席在上述致辞中所言,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大国之言,出而必行,大国之诺,重如泰山。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6年多的精心筹办,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奋斗,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人……北京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中国正在兑现庄严的承诺。
冰雪如镜,映照永恒的精神。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中国与奥运的情缘不断书写,中华民族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崇山峻岭间,建设者们冒着最低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啃下了工程实施中一个个“硬骨头”,雕琢出“雪飞燕”的壮美身姿。有一种力量叫拼搏:训练场上,运动健儿挥洒汗水,为了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厉兵秣马;有一种传承叫奉献:从“鸟巢一代”到“冰新一代”,志愿者们完成了一场热血沸腾的青春接力……
北京冬奥会必将极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和磅礴奋进力量。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奔涌澎湃,焕发新的时代光彩,积聚起勠力同心、共筑梦想的伟力。办好北京冬奥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中华民族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交融,激荡在神州大地,永驻中国人民心中。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世界各国不是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如同寒冬里的温暖阳光,北京冬奥会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将世界有力凝聚在一起,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书写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团结合作,命运与共,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初衷,也是奥林匹克的终极理想。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无疑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品质之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弘扬团结、和平、友谊、发展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心声。
团结就是力量,共进才有未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中国人追求团圆,崇尚“家和万事兴”,这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力量。从家家户户的“小团圆”到奥林匹克家庭的“大团圆”,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时刻,向全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携手书写和平发展梦想的新篇章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背景下,中国如期如约举办北京冬奥会意义非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3日开幕的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表示:“明天晚上,我们将与中国一道创造历史。”
从100多年前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再到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中国追寻奥林匹克梦想的足迹,始终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相伴。2015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浑厚有力的声音响彻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会场——“中国人民期盼和等待着这次机会。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从那一天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到如今北京冬奥会即将盛大开幕,中国人民用6年多时间,再次书写了奋斗圆梦的动人故事。随着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奥林匹克火种再次在北京点燃,中国将携手各方书写和平发展梦想的新篇章。
北京冬奥会将是促进持久和平的盛会。奥林匹克自诞生之日起就代表着对和平友爱的永恒追求。从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由173个国家共提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到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纪念邮票,再到国际人士呼吁遵守“奥林匹克休战”,促进世界持久和平是北京冬奥会的主旋律。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之际,北京冬奥会将以全球共通的语言,为各国跨越分歧、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最佳舞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北京冬奥会一定能成为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北京冬奥会将是追求发展繁荣的盛会。与奥林匹克改革思路高度一致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贯穿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全过程。在奥运历史上,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全部场馆使用绿色电力,首次大规模使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首届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全面推进国际奥委会可持续性政策的赛事。北京冬奥会展示的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北京冬奥会将是弘扬团结精神的盛会。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32位国际政要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许多国家政要和人民祝福北京冬奥会……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国际人士指出:“相信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点亮的奥林匹克火种将成为超越国界的崇高体育精神的象征,体现全人类坚强意志和团结力量,激发建设和平繁荣世界的信心。”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北京冬奥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时评: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今夜,当五星红旗、五环旗在中国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神州大地奏响团结、友谊、和平的盛大乐章。
今夜,当采自古奥林匹亚的火种在北京夜空熊熊燃烧,奋进的中国与古老的奥林匹克再度携手前行。
今夜,当五洲四海的老友新朋在世界东方汇聚一堂,人类社会共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和音。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亿万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热情拥抱,是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自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以来,从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到明确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从“冰丝带”“雪如意”的飞扬舞动,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提前实现……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坚克难,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当奥林匹克又一次进入“北京时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我们有决心、有底气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五环旗下,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体育健儿汇聚同一个赛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民矢志同一个梦想。为人类创造一个寻求和平、友谊的载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所在;为世界搭建一座对话、交流的桥梁,这是奥林匹克盛会的价值所向。走过100多年的历程,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奥林匹克精神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奥运会不仅成为各国运动员实现光荣和梦想的重要舞台,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平台。
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中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定参与者,也是奥林匹克价值的积极推动者。从赫拉神庙到万里长城,从奥林匹亚山到珠穆朗玛峰,从100多年前的“奥运三问”到今天的“双奥之城”,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上深深钤上彤红的中国印,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向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纷呈、充满活力、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盛会,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交汇交融,不断书写让世界瞩目的崭新奥运篇章。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在中国举办,这是中国体育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开创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向世界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创造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新境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前,国际奥委会在流传百余年的奥林匹克格言中加入了“更团结”,表达了世界需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愿景。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强调北京冬奥会将是展现人类团结、韧性和国际合作宝贵价值的契机。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农历虎年,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大势,团结一心,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才能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肩负着让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类相互理解与交流的重要使命。我们坚信,“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将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一起,凝聚起各方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更磅礴力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以全球共通的体育语言和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舞台,凝聚各国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共同追求和最大共识,绘出世界最大同心圆。面向未来,只要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今夜,华灯璀璨,大幕开启。体育健儿步入会场,朝着目标全力进发;世界人民携手相约,共叙和平、友谊、进步的佳话。这是传递激情和梦想的时刻,这是展示勇气和力量的时刻,这是抒写奋斗和团结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