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鹅》知识点梳理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白鹅》知识点梳理 素材

资源简介

15、《白鹅》知识点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我国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在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漫画集《丰子恺漫画》等。
注意读音
奢侈(chǐ) 叫嚣(xiāo) 局促(cù)不安 一丝不苟(gǒu)
狂吠(fèi) 侍(shì)候 窥(kuī)伺(sì) 敏捷(jié)
多音字
看 kān (看守) kàn (看见) 角 jiǎo(直角) jué (角色)
供 gōng(供养) gòng (供认) 伺 cì(伺候) sì (窥伺)
吭 háng(引吭大叫) kēng(一声不吭)
模 mú (模样) mó (模型)
形近字
吠 (狗吠) 剧 (剧本) 苟 (一丝不苟) 侍 (侍候)
犬 (警犬) 据 (根据) 敬 (尊敬) 待 (等待)
即(即将) 譬(譬如) 脾(脾气) 倌(堂倌)
既(既然) 劈(劈开) 牌(名牌) 馆(饭馆)
听写词语
即将 姿态 高傲 狂吠 局促 京剧 敏捷 昂首 供养
一丝不苟 譬如 侍候 饭馆 附近 脾气 空空如也
六、词语解释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本文指鹅左看看,右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叫嚣:大声叫喊吵闹。
引吭大叫:本文指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引,拉,伸。
局促不安:形容心情过于紧张、慌乱,很不自然。
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本文指鹅食料并不奢侈,是平常的东西。
三眼一板:比喻做事死板,不知变通。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倘若:表示假设。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侍候:服侍。
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架子: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近义词
敏捷—灵敏 高傲—骄傲 奢侈—奢华 窥伺—窥视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一丝不苟—认认真真
反义词
偶然—必然 高傲—谦逊 奢侈—俭朴 敏捷—笨拙
从容不迫—惊慌失措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八、词语拓展
1、词语搭配
高傲的动物 可口的滋味 努力地吃 踏着方步
音调严肃郑重 步调急速 步调从容 傲然地站着
敏捷地跑过来 从容不迫地吃饭 从容不迫地走上前
形容认真的成语: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3、形容一无所有的成语:空空如也 一穷二白 家徒四壁 一贫如洗
九、主题思想
本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十、课后习题
1、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步态:傲慢、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傲然、毫不相让、大踏步、踏着方步。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体会:作者主要是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鹅的“高傲”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把鹅“大模大样”的步调和鸭“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反衬出鹅步调的从容。
(2)、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答: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对鹅的亲昵,表现了本文语言的幽默风趣以及作者对鹅的喜爱。
3、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原文略,见教科书第57~58页),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答:两位作家笔下的鹅都具有派头十足的特点。《白鹅》通过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表现它的“高傲”;《白公鹅》主要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个方面表现它“海军上将的派头”。
表达上的相似之处:(1)在结构安排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两篇文章都善于用明贬实褒的方式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作者在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鹅满心的喜爱。
十一、重点句段
1、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选文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鹅的叫声的特点。段末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衬托出鹅叫声的大而严厉。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作者一方面把鹅“大模大样”的步调与鸭“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反村出鹅步调的从容;另一方面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能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高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混着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文中写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①需要三样东西下饭;②一丝不苟的吃法;③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4、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窥伺”是指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窥伺”用在这里是为了突显“鹅老爷”的地位,贬低狗的行为,反衬出鹅的不可一世。“鹅老爷”的称呼,彰显了鹅的个性,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