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重庆市万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表格。人物 相关描述 批注①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②③ 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三万多”和“一间”“一张”“一条”等两组数量词对比鲜明,强调红军将领管理人数众多,拥有的东西却极其简单。(2)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重庆市江津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 名著阅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汲取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广大青少年“不负韶华,强国有我”的动力和源泉。(1)根据你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积累,解读“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A. 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B.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C. 在陕北期间,斯诺拍摄了大量苏区照片。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D. 斯诺自始至终都坚信“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必将照耀全中国。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名著阅读。(6分)(1)对下列文学名著知识或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3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起初书名为《西行漫记》后来,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才易名为《红星照耀中国》。B.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等篇章中,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成长轨迹。C.《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D.《昆虫记》中舍腰蜂的幼虫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2)《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 ① ;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 ② ;曾经是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 ③ 。(每空1分,共3分)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6分)6.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回顾情节,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五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2)《西游记》善于塑造各色人物,都写得个性鲜明,令人难忘。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完成下列表格。(4分)人 物 兵 器 经典情节 性 格重庆市南岸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6.名著阅读。(6分)(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卡,请你在阅读卡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内容(3分)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任务关注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书名的含义是:①________关注人物 他是一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以两把大菜刀闹革命,组织起农民革命武装,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这里的“他”是指②______关注评价 斯诺在书中这样评价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言。” 为什么斯诺说是“大迁移”而不是“溃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爱不只限于人类,昆虫也有母爱。请从《昆虫记》中举出一例,表现昆虫的母爱。(3分)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名著阅读。(6分)6. 阅读下面片段,然后填空。在我们的废地上,百里香和欧薄荷盛开时,百灵鸟如火箭似的飞起来,放开喉咙歌唱,将甜美的歌曲,从天空散布到地上。下面的 A ,唱歌相和。它们的歌单调而无艺术性,但它的缺乏艺术性和它苏生之单纯喜悦正相适合,这是惊醒的歌颂,也是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的歌颂。文中字母“A”指代的昆虫是_______;《昆虫记》中还有一种能够唱出高亢洪亮之歌的昆虫是_______,因为它是_______,所以,无论是它自己还是它的伙伴都无法欣赏这美妙的歌声。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新中国建国72周年,百年沧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举例说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里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战争的章回小说,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永远为我们继承和发扬。B.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整本书主要回答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C.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的描绘了中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将“亚洲三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应是长征三号火箭)D.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7.《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老实、健壮的小伙祥子,在北平城里以______为生,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小说还描写了样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不堪屈辱、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雇祥子拉包月、待人样和的大学教授______,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样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重庆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重庆市万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表格。人物 相关描述 批注①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②③ 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三万多”和“一间”“一张”“一条”等两组数量词对比鲜明,强调红军将领管理人数众多,拥有的东西却极其简单。(2)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周恩来②简略而传神的外貌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神韵,尤其是孩子气与领袖气质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一下子产生了亲近感。③彭德怀(2)中国工农红军两年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围追堵截的失败,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不可战胜的;红军长征经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有2亿多人,每占领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解放“奴隶”,宣传革命思想;长征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是播种机,沿途撒下了革命的种子。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与理解。根据“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以明确第①空人物是周恩来。批注可抓住文中字句进行品析。示例:②有“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可知,作者在这里只用了寥寥数笔就给读者简明传神地描绘出了周总理外貌细节,“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则写出了周总理的独特气质,既有孩子气的纯真,又有热情真诚的领袖之感,所以在作者的形容中是“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种感觉能够拉近读者与周总理的距离,更加想要亲近周总理。根据“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和“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可以明确第③空的人物是彭德怀。这些量词的鲜明对比,也能够表现出彭德怀艰苦朴素的特点。(2)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分析与拓展表达能力。此题可结合名著内容,分别解释“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含义。中国工农红军跋山涉水,渡险滩,过沼泽,克服无数的困难,成功实现会师。这场长征的胜利不仅向人们宣告了国民党围剿红军的失败,也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百折不挠,遇战必胜的精神,因此长征是胜利的宣言。此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长征途中,红军的足迹遍布祖国十二个省份,每到一个地方,红军的革命思想获得了广泛地宣传,他们将革命真理传播到了沿途的广大地区,也处处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所以长征使共产党有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后来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它又是宣传队和播种机。可据此回答。重庆市江津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 名著阅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汲取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广大青少年“不负韶华,强国有我”的动力和源泉。(1)根据你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积累,解读“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A. 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B.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C. 在陕北期间,斯诺拍摄了大量苏区照片。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D. 斯诺自始至终都坚信“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必将照耀全中国。【答案】(1)参考答案: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或答到信念坚定,不畏艰难,团结一心,坚持进取,不怕牺牲。 (2)D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名著阅读。(6分)(1)对下列文学名著知识或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3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起初书名为《西行漫记》后来,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才易名为《红星照耀中国》。B.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等篇章中,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成长轨迹。C.《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D.《昆虫记》中舍腰蜂的幼虫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2)《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 ① ;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 ② ;曾经是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 ③ 。(每空1分,共3分)答案:7.名著阅读。(6分)(1)(3分)B(A项中起初书名就是《红星照耀中国》,后来曾经易名为《西行漫记》;C项《昆虫记》不是布封所著;D项“舍腰蜂”错误,应该是萤火虫。)(2)(3分)①贺龙 ②彭德怀 ③周恩来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6分)6.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回顾情节,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五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2)《西游记》善于塑造各色人物,都写得个性鲜明,令人难忘。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完成下列表格。(4分)人 物 兵 器 经典情节 性 格答案:(1)(2分,每空1分)鹰愁涧收白龙马;云栈洞收猪八戒。(2)(4分)例一:①人物:孙悟空。②兵器:金箍棒③性格: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争强好胜、嫉恶如仇、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等。④经典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例二:①人物:猪八戒。②兵器:九齿钉粑。③经典情节:四圣试禅心;高老庄娶亲,偷吃人参果;误入盘丝洞。④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要小聪明、胆小怕事等。重庆市南岸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6.名著阅读。(6分)(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卡,请你在阅读卡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内容(3分)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任务关注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书名的含义是:①________关注人物 他是一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以两把大菜刀闹革命,组织起农民革命武装,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这里的“他”是指②______关注评价 斯诺在书中这样评价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言。” 为什么斯诺说是“大迁移”而不是“溃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爱不只限于人类,昆虫也有母爱。请从《昆虫记》中举出一例,表现昆虫的母爱。(3分)答案:6.(1)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②贺龙;③红军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士气和意志依然坚强。(每点1分)(2)示例1:蟹蛛妈妈自从产了卵以后,就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静静地待在卵上,一刻不离地守护着它们。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怀里仍死死地抱着孵有卵的巢,直到身体缩成僵硬的一团。示例2:雌性狼蛛悉心照料自己的后代。她的宝宝还没有孵化出来时,是在一个卵囊里的,狼蛛总是牢牢地将卵囊带着。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吃饱,狼蛛妈妈常常忍饥挨饿,什么都不吃。小狼蛛出生后,狼蛛妈妈常常变得非常厌食,身体逐渐消瘦,等孩子长大后它们才开始大量进食。示例3:圣甲虫对自己吃的食物,只是粗枝大叶地挑选一下,但它制作”育儿室”,就精挑细选。育儿室的内层全部由粪便的精华建造而成,幼虫破卵而出时就能在住所的内壁中找到精致的食物。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名著阅读。(6分)6. 阅读下面片段,然后填空。在我们的废地上,百里香和欧薄荷盛开时,百灵鸟如火箭似的飞起来,放开喉咙歌唱,将甜美的歌曲,从天空散布到地上。下面的 A ,唱歌相和。它们的歌单调而无艺术性,但它的缺乏艺术性和它苏生之单纯喜悦正相适合,这是惊醒的歌颂,也是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的歌颂。文中字母“A”指代的昆虫是_______;《昆虫记》中还有一种能够唱出高亢洪亮之歌的昆虫是_______,因为它是_______,所以,无论是它自己还是它的伙伴都无法欣赏这美妙的歌声。【答案】 ①. 蟋蟀 ②. 蝉 ③. 聋子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新中国建国72周年,百年沧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举例说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里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答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经历曲折,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本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①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力强;③组织纪律严明;④具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任选一点结合著作举例分析即可。)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战争的章回小说,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永远为我们继承和发扬。B.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整本书主要回答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C.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的描绘了中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将“亚洲三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应是长征三号火箭)D.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7.《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老实、健壮的小伙祥子,在北平城里以______为生,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小说还描写了样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不堪屈辱、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雇祥子拉包月、待人样和的大学教授______,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样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答案:6.【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应该是长征三号火箭。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7.【答案】拉车,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刘四,虎妞,小福子,曹先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和识记名著人物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老实、健壮的小伙祥子,在北平城里以拉车为生,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小说还描写了样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是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是虎妞,不堪屈辱、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是小福子,雇祥子拉包月、待人样和的大学教授是曹先生。答案:拉车,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刘四,虎妞,小福子,曹先生。《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