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学案

资源简介

《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学案
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答案:C
例2.关于描述质点运动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B.只有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的大小才等于瞬时速率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的
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C
例3.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B
二、对加速度公式a=的应用
例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若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经10 s时汽车的速度有多大?
解析:以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刹车后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为负值,即a=-2 m/s2.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得:t== s=5 s
这就是说,汽车刹车后经5 s时就停下了,则经10 s时汽车的速度仍为0.
答案:0
例5.如图1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Δ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
图1
解析: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1== m/s≈0.103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2== m/s≈0.273 m/s
由a=得a== m/s2≈0.048 m/s2
答案:0.048 m/s2
三、对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例6.图2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解析:由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物体A的速度为正,图线的斜率为正,说明A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物体B的速度为负,图线的斜率为负,说明B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物体A加速度的绝对值为1 m/s2,物体B加速度的绝对值为2 m/s2,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从而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AD
例7.如图3所示,直线①和②分别表示两个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试求:
图3
(1)它们各自的初速度;(2)它们各自的加速度;(3)经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相等.
解析:(1)初速度分别为:v1=6 m/s,v2=4 m/s;(2)加速度分别为:a1== m/s2=-1.5 m/s2,a2== m/s2=-0.5 m/s2;(3)速度相等时,v=v1+a1t=v2+a2t,t=2 s.
答案:(1)6 m/s,4 m/s(2)-1.5m/s2-0.5 m/s2(3)2s
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