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课时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案+达标检测)(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课时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案+达标检测)(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标要求] 1.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内在要求、措施。3.了解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2.科学精神:理解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
探究点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必要性
(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想一想:怎样理解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答案 世界格局变成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内涵: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重要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改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有的价值追求。
改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新时代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改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议题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4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金砖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会上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告诉我们,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面对不分国界、不论民族的全球性挑战,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我们同属一个地球村,共有赖以生存的一个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1)为什么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2)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2)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典例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新作为、新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因为(  )
①应对全球挑战关系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各国休戚与共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发展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外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仅有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发展,②排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④错误。
2.全面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政治上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典例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②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③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④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属于安全上的要求,①不选。
探究点二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想一想:列举一下你了解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想一想:我国的自由贸易区有哪些?
答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以走出去为主,以引进来为辅。
改错: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中国。
改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3)我国逐步形成了东西内外联动、陆海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改错:我国逐步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议题2: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作用有哪些?
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深度变革、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顽固,全球治理格局依然失衡,缺位、越位普遍存在。我国对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给出了“中国方案”:在治理体系方面,中国主张进行改革完善,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治理理念方面,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治理主体方面,中国倡导平等参与。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 (1)“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中国方案”符合发展主题,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互利共赢,推进世界经济发展。
(3)“中国方案”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符合和平的主题,有利于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4)“中国方案”倡导各治理主体平等参与,保障各国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展权利,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典例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上指出: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我们需要携手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关键在行动
②有力的杜绝了恐怖主义、强权政治
③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
④表明了我国致力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知识小结]
一、选择题
题组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有(  )
①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②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正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
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④中国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2.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其内容主要有(  )
①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②文化歧视,相互融合
③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
④恐怖主义、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过于绝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②不符合题意,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但并没有成为法律,因此并没有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新的法理依据。
4.近年来,针对世界发展的难题,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主张,传递中国信心,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实现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
②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顺应了各国维护和平、实现发展的共同心声
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觉承担国际责任的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②夸大了中国方案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题组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5.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  )
A.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B.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C.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D.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答案 A
6.“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治国方略和外交方略必须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引导”:“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打造世界经济共同体要求中国必须承担领导责任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历史担当的大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
④构建伙伴关系有利于协调国际秩序并加强各国间的结盟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体现了①;“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体现了③;中国不承担领导责任,②错误;伙伴关系不等于结盟关系,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④错误。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  )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③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④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③表述错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题组三: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  )
A.行动 B.顺其自然
C.绿色发展 D.持续发展
答案 A
9.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存在海洋权益纠纷、边界争端、分裂势力、恐怖主义等不同风险源。为此,我国应(  )
①行使好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②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外交基本立场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联合军演和结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表述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④表述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支持。下列属于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努力的是(  )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
③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④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②错误。
11.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从中国积极参与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可以看出,我们积极推动构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安全机制,显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明显是多边合作,③错误;④夸大了中国的地位。
12.近年来,我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这表明我国(  )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②是世界和平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③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
④为建设国际新秩序贡献智慧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主张,表明我国为推动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贡献智慧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决定性因素”错误;③中的“主导”错误。
13.“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意味着(  )
①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化解了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
③中国反对改变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④中国积极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②错误;我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错误。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供援助的时候不附加政治条件,援助是务实的。这反映了(  )
A.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B.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C.我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答案 C
解析 题干没有涉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排除A项;每个国家的具体利益都是不同的,排除B项;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排除D项;材料表明我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项。
15.我国自1990年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维和事务最高官员评价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维和行动焕然一新,他们帮助远方的人民,改善他们的生活,大大增强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力量”“希望中国在未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  )
①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中国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特别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增强,故①正确。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表明中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故③正确。此题核心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没有涉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排除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找到最多契合点,寻求最大公约数。“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行稳致远,举足轻重,敞开大门,中国携手世界各国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17.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我国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1)什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几点建议。
答案 (1)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2)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③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