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卷温馨提示:1、全卷分两大题,一为选择题,二为非选择题。全卷共25小题,答案务必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2、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32分。1-8题每题1分,9-20题每题2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多选均不给分)1、身在大漠,魂系中华而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 B、 钱学森 C、 王进喜 D、 邓稼先2、在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新生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4.下列关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 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C.已经形成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5.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是( )A.土地改革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经济建设6、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C、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D、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经济7.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 B、经济建设 C、对外开放 D、和平统一8.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又上新高,下列事件中能充分说明这一事实( ) 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正式建交 ③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④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继“社会制度转型”和迄今仍在攻坚的“经济体制转型”之后,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第三波历史性大转型”。此次转型将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下面对于前两次转型的标志性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实行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改革开放的实行C、新中国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实行 D、新中国成立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起步11、上海世博会香港馆举办了“一国两制”专题展览,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香港回归13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香港的繁荣稳定表明,“一国两制”方针( )A、仅适用于香港 B、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基本准则D、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12、“《富春山居图》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家宝总理的这一话语反映①渴望早日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②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指日可待③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渴盼实现两岸完全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3、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度”包括( )①中日建交②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下列文章标题能直接反映发展主题的是( )A、美法等国无力干涉利比亚 B、叙利亚爆发大规模游行抗议活动C、全球专家会诊欧洲债务危机 D、巴勒斯坦人欢庆入联申请2011年10月5日,载有13名中国船员的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遭遇劫持和袭击,造成中国船员全部遇害。中方希望与泰国、老挝、缅甸加强执法安全合作、维护国际航运安全,使之真正成为“安全、和平、友好”的国际黄金水道。据此完成15-16题15、中国船员遇害事件折射出( )A、中国与泰、老、缅的战争一触即发 B、和平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跨国犯罪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D、当今世界还不太平16、中方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中国政府的做法①体现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符合和平这一主题③有利于打击恐怖主义④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下列是伟大祖国60年风雨历程中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经济成就是①“大跃进”运动 ②两弹一星③澳门回归 ④中国加入WTO⑤西藏独立60年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⑦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⑧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A、①⑥④ B、①②⑦ C、⑧⑥④ D、⑤⑧③18.“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19.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清朝末期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20、北京峰会一致同意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有利于( )①中非双方优势互补,实现经济互利互赢②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应对全球化的挑战③深化南北合作,彻底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 D、②③④二、非选择(48分)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探索和解决农民和农业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材料二:图一:建国初期,农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图二:“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图三:20世纪80年代,凤阳县农民的粮食增产情况(1):材料二中建国初期的农民分土地指的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3分)(2):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3分)(3):材料二中的图三凤阳县粮食增产是因为率先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2、(11分)材料一:60年的长路,中国人民走过了两段30年的艰辛历程,头一个30年连着1949年 A 之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第二个30年沐浴着1978年 B 阳光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材料二:从1978年到2008年,C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至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86元,D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1)材料一中横线A、B处需要填写的是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决策,你认为各是什么? (2分)(2)小明根据材料二,又制成了如下表格,请你帮他填完整。(5分)国民经济(1978-2008)人民生活(1978-2008)分析原因(填字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86元③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至第3位(填字母) (3)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加大了开放的步伐。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再如 。(举一例)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的作用(4分). 23.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7月6日,八国峰会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减免非洲债务”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应邀在这里出席 “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材料二:2009年7月7日伦敦发生多起地铁和公共汽车爆炸案,目前警方已确认死亡人数为56名。恐怖事件发生后,正在英国参加八国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强烈谴责发生在伦敦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向在这一事件中不幸伤亡的人员及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什么问题?(2分)(2造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3)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4)中国应邀出席八国峰会说明了什么?中国对待恐怖主义的立场态度是怎样的?(3分)24.(12分)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9年12月15日电: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15日在中国珠海市动工兴建。这是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的“世纪金桥”,也是中央政府带给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的一份厚礼,对澳门的未来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二:“连理同根一峡隔,六十盛迎三通来。合家互利在当代,中华一统共期待!”在历经约60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海峡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于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隔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地,基本实现直接“三通”。(1)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港珠澳的大事各一件。(3分)(2)材料二中的“一峡隔”的峡指的是什么海峡?是哪一事件造成“一峡隔”的?(3分)(3)你认为造成“历经约60年的波折和期待”以及实现“一统”的障碍有哪些?期待的最佳途径是什么?(4分)(4)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25、(6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发人深省的往事】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练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2)请写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2分)【鼓舞人心的数据】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3642亿元1607亿元30477万吨343元2009年246619亿元107367亿元50150万吨13786元(3)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