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二章 跨越式跳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二章 跨越式跳高 教案

资源简介

跨越式跳高助跑结合起跳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现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树立安全训练的意识,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培养对跳高的兴趣,增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个时期学生的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动作。跨越式跳高一直深受同学们喜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学生明白只有掌握好了基础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跳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中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竞赛的重要比赛项目。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是发展跳跃能力的素质练习又正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助跑起跳是跨越式跳高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掌握好此技术对提高跳高成绩有很好促进作用。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
认知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健身价值和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 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助跑起跳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起跳前一步屈膝降低重心,起跳后两臂同时迅速向正上方带动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向正上方起跳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启发诱导法:设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重难点、学习方法;
3、语言提示法:学生学练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确重难点并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
4、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法:明确练习方法,掌握完整技术动作;
5、纠正错误法:教师巡视,对练习中产生的错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6、表扬鼓励法:教师通过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学法:
1、探究法:带着疑问去尝试,寻找答案,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观察体会法:认真观察教师讲解示范,感知正确动作方法;
3、练习法:通过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相互帮教法: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发现不足,互相学习好的经验。
六、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法和学法的确定,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施:
(一)导入部分
组织进行课堂常规,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为下阶段学习做准备。
(二)热身部分
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路线变化的慢跑,师生互动,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针对本课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徒手操练习。
(三)体会学习部分
1、设疑,引导学生创设各种方式起跳,寻找最优化起跳方式;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方法、要领;
3、通过原地模仿练习、上一步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4、通过3-5步助跑起跳过皮筋练习,初步掌握动作,体会成功乐趣;
5、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合适高度,掌握动作重点,突破动作难点,挑战自我新高度,提高跳高成绩。
(四)恢复身心
教师带领学生放松身心,总结学习情况,布置预习内容,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七、场地器材
田径场、海绵垫20块、标志桶4个、跳高架6根、皮筋4条、竹竿4根
杠铃片16片。
八、练习密度、预计运动负荷与心率
本课预计练习密度为40%—45%,运动负荷为中等强度,平均心率为135次/分钟。
九、预计情况与预防方法
1、练习时,起跳落地易造成脚扭伤等受伤情况,用海绵垫做好保护,同时练习前做好针对性准备活动,强调注意安全及保护方法。
2、学生由于恐惧心理不愿意参与练习或者进行尝试,由教师引导降低难度进行练习。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