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有凭合法护照出国游玩的权利、劳动的权利、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等。
有出国游玩、到工作单位上班、言论自由的郭某鹏,
为什么在行使权利后反而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呢?
郭某鹏没有依法行使权力,妨害传染病防治,违反了传染病防疫法,给他人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给国家社会安全带来危害。
视频中,郭某鹏拥有哪些权利?
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认识到公民要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知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懂得维护权利要遵守规则,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合作探究
运用你的经验
①要在正规的商店购物,记得索要发票;②被侵权时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④打12315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合作探究
第一目
行使权利有界限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小张和小林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林在自习课上吵闹,被小张举报后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小林怀恨在心,想寻机报复。但是他既不敢和小张正面争吵,又怕打架受处分,想到一个操作简单的“万全之策”,即在网上臭骂小张。小林骂得解气,越骂越过瘾。可第二天小张难过了,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他有口难辩,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最终请病假在家休息。小林得得意地说:“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
“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你怎样看待小林的这句话?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理由:
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
你怎样看待小林的这句话?
合作探究
探究分享
①扰乱公共秩序;
②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视频:
女子阻挡高铁车门 等丈夫来再发车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合肥警方通报:女子阻碍高铁发车
2018年1月5日16时44分, 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带着女儿,以等丈夫为由(丈夫未能通过检票口),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对此开展了调查取证。
1月10日上午,罗某到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安徽铁路公安做出处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小明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理由: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小红:都夜里12点了,把音乐关掉!
小明:唱歌是我的权利,我是搞音乐的,晚上才有灵感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视频:开车滥用远光灯,损害他人权利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P43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合作探究
探究分享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力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
……
合作探究
第二目
维护权利守程序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由于对方欠自己十几万元工程款,男子谭某便叫来两名男子,将欠债者强行推上车,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殴打。最终,工程款没有要到,自己还犯了法。12月3日兴宾区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
谭某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遵守正当程序的要求 意义
①要求:
A.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B.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意义: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合作探究
探究分享
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损失,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答:①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②诉讼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适用范围: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
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特点:快速、简便
原则:自愿、互谅
具体做法:
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①和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小强与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后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解。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街道干部、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心结解开了,两名同学又能继续在和谐友爱的校园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了
请说说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低耗性、和谐性。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②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A.依据:
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B.具有做法:
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C.调解方式: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注意:区分“和解”与“调解”
“和解”: 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和解主要依赖于协商。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③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A.适用范围: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B.具体做法: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刘某于7月25日到某冶金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有期限自本年7月25日起至第二年7月24日止的《劳动合同书》。刘某入职时担任行政助理工作,后兼职市场助理工作。双方约定刘某的月工资标准为8000元。某冶金公司以刘某在工作期间不服从工作安排、与上级领导冲突、影响公司工作为由,于第二年1月22日作出了因刘某违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决定。刘某认为,其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存在公司所述的不服从工作安排、与上级领导冲突、影响公司工作等违纪行为。故此,刘某以要求该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相当于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为请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定,该冶金公司应支付刘某解除劳动合同相当于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仲裁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刘某于以后在公司工作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故被诉人应向申诉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相当于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合作探究
相关链接
仲裁的特点:
①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②仲裁裁决不能上诉。 (有约束力)
③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 (可以保密)
④仲裁裁决可以在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 承认和执行。
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④诉讼:
A.民事诉讼(“民告民”):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B.刑事诉讼(犯罪案件):
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
C.行政诉讼(“民告官”):
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的纪元于2016年3月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考了徐州市城建局下属的市房屋征收办公室一岗位。
随后,纪元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均排名第一。但在徐州市人社局公布拟招录人员名单前,纪元被告知,因为她的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而不是招考要求中的“中国语言文学”,所招聘专业和其专业要求不符,因此决定不予录取。
对此纪元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中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而招考所设置的专业要求中,“中国语言文学”赫然在列。此外,江苏师范大学也出具了证明,但当地仍未采用。
因不服徐州市人社局取消录取决定,纪元于2016年8月向徐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诉讼,将徐州市人社局告上法庭。
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
案例一:陆先生在为自己创办的公司取名时,以“资本家” 三字为公司冠名,他的申请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驳回。陆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
案例二:被告人单某,连续盗用了2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车28辆作为犯罪工具,到14个菜场和食品厂等单位盗窃20余次,共窃得猪肉、海鲜、蔬菜等副食品及食油、工业用铜、自行车等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余元。
案例三:某校一名高中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交了两元钱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他问看车的阿姨,阿姨说不知道。当即要求赔车,可是看车的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赔车的责任。于是他将看车人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以下案例分别属于哪种诉讼类型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依法行使权利
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权利守程序
(1)为什么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2)维护权利的方式: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维护合法权益可以采用的方式有: D
①和解  ②调解  ③诉讼  ④仲裁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2.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 C 解决。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C
A.小林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B.小明被张三欺负,找来哥哥帮自己教训张三
C.小海就改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写信
D.八年级学生小东同意父亲让他辍学回家打工的要求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4.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之一。对仲裁认识正确的是:
①仲裁不具有约束力 D
②仲裁程序比较灵活
③仲裁能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④仲裁裁决不能上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5.中学生李某热衷网购,有一次在某网站所购某知名品牌运动鞋竟是冒牌货。他应该
①利用网络对该商家的售假行为大肆渲染
②向有关部门举报,以免更多的消费者受骗
③吃一堑长一智,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④增强维权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6.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A.结果可预期
B.程序要合法
C.心态要端正
D.过程要监督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