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1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从而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有哪些,理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了解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4.了解人大代表的地位、职权、责任与担当。 政治认同:相信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从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探究,知道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大代表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这句话,了 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流程。 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从而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人大代表的地位、职权、责任与担当。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________和________(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①在我国,人民通过国________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________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_________.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________,根据________行使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的________决定权________(3)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________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图________,对它________,受它_______(4)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5)主要任务:①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②表决议案;③依法选举、决定任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______生开车地,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2)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3)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1)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________的领导。(2)职责: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1.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选举 统一行使 重大事务 人民的意志 人民的利益2. 立法权 任免权 监督权 最高 产生 负责 监督3. 常设机关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性质及产生(1)人大代表的性质人大代表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前者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后者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人大代表的产生①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___产生。②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_____与_____相结合的办法。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1)人大代表的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等。①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②审议权:人大代表有权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③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2)人大代表的义务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______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______推进工作。②人大代表是______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______,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______的监督。1.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2. 人民群众 人民政府 人民利益 宪法和法律 人民【重点0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1.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重点02】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 人民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最高任免权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最高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监督国务院、国家监察又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运行特别提醒:①有立法权不一定就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中,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是针对的是尚未发生或执行的大政和规划等,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③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针对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的,如: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重点03】人大代表1. 全面认识人大代表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和任期 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职权 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职责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和人大代表的关系1.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1)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指的是全体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国家的公共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严格意义上的直接民主仅指的是国家体制上的直接民主。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公民通过由自己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近代意义上的代议制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其标志是英国议会的形成。间接民主制是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2. 正确理解有关人大代表的几个问题(1)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他们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2)区分人大代表权利与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等,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不能行使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也不能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各级人大职权的行使其实是通过人大代表权利的行使聚合而成。(3)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人大代表可以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无权作出任何的决议决定。人大代表不能代替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等职权或者处理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并不代表他们无权处理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行使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等职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或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4)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普通人民群众则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一、选择题1.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落幕后,乱港分子立即揭开伪善面甲,重报旧业在多区堵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纷纷指责,“泛爆派”既然在区议会选举获得多数席位,就有义务服务市民,保障社会稳定。若只顾政治,不理民生,便是失职之举。在这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A.行使了质询权,对省选区议会不称职的议员进行了弹劾B履行了义务,向金国人大反映了香港人民的意见和要求C.自觉履行了义务,代表和捍卫了香港人民的正当利益D.代表了全国人大,行使对香港区议会的领导和监督权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文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所制定的规章地方性法规与国家大法相违背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全国人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过时法律法规的活动。这是全国人大A.行使立法权,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行使监督权,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C.行使决定权,使立法进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D.行使提案权、为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出谋划策5.某人大化表说,准备提案是一个日积月果的长期过程,必须要花些时间精力深人一线、走进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代表责无旁贷。可见,当好人大代表①需要广泛听取和反快人民群众的意见②要充分行使质润权、做到依法行政③要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④要审慎行使自已的提案权,反映民意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6. 某区300多名人大代表在一年时间里在选区集中宣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精神近400场,联系选民1.4万人次,参加检查、调研等活动近800次,提出议案建议182件。可见A.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职B.对选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C.参与基层治理是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D.人大代表的职权源自于人民授权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生态环境“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如此种种,都是拦路虎、绊脚石。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后果必严惩。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紧追责的笼子,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才能落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健全法制、落实法治,加强监督加强问责。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应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参考答案与解析1.C 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指的是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材料中港区人大代表的做法与此项权利无关,A不符合题意。人大代表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但是材料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指责乱港分子的做法与此项义务无关,B不符合题意。全国人大代表是个体,并不能够代表全国人大,况且全国人大对香港区议会并没有领导人权,D说法错误。材料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指责乱港分子的行为,是在自觉履行义务,代表和捍卫了香港人民的正当利益,C符合题意。故选C。必外2.A B与题意不符,清理过时法律法规,并不是行使监督权。C与题意不符,清理过时法律法规,并不是行使决定权。D与题意不符, 提案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没有提案权。故选 A。3.A我国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是由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①为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能够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行使提案权,②为提案。我国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③为监督。人大代表有质询权,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④为质询。故选A。4.C 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①错误。人大代表的义务是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②③符合题意。“行使特权”说法错误,“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不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④错误。故选C。5.B 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如何写好提案,不体现行使质询权,且人大代表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不涉及依法行政问题,②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如何写好提案,行使好提案权,不体现行使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的问题,③与题意不符。故选B。6.A 该区人大代表在选区集中宣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密切联系选民,积极参加检查、调研等活动,提出了系列的有建设性的提案,这表明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职,A正确。对选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义务,B错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C错误。人大代表的职权来源于人民,但不是人民“授权”,D错误。故选A。7.①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确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②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监督权,监督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落实有关责任。③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履行好职责,积极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推动有关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相关部门依法保护环境,落实环保责任。解析:本题要求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应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人大和人大代表”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可知,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要积极行使监督权;人大代表积极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推动有关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相关部门依法保护环境。理论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即可。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