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案 高中政治人教部编版必修3 (2022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案 高中政治人教部编版必修3 (2022年)

资源简介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2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1.以“协商民主有什么优势”为议题,探究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以及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可走访本地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对本地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对有争议公共问题的立场及建议,并加以评析,加深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1.政治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主题、职能、要求,明确我国政党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 3.公共参与:配合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1.教学重点: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根本活动准则、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2.教学难点:了解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组成、主题、职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 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______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在______时期孕育,在建立______的过程中确立,在______时期得到发展。
2. 民主党派的性质:
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______。
3. 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
4.基本内容
(1)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______、互相监督、肝胆相照、________”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__
(2)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________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________的领导。
(3)各民主党派参政权的内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________。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________,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______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________的制定和执行,等等。
(4)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________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____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5.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
(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
②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______,而不是互相反对。
③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______,而不是轮流执政。
(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这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______和显著的优越性。
1. 中国特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政治联盟
3. 基本政治制度
4. 长期共存 荣辱与共 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 参政党 国家政权 国家事务 政策、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法治 宪法
5. 互相监督 执政 参政 生命力。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 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________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________,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________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________
2. 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______各民主党派、_______、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3.主题与职能:人民政协围绕________两大主题,履行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的职能。
3. 工作要求: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________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________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________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1. 爱国统一战线 重要机构 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安排
2. 中国共产党 无党派人士 团结和民主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3. 协商机构 协商民主 重大方针政策
【重点01】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 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发展 历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基本 内容 ①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等。 ④根本活动准则: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特色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优越性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在比较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各民族党派
区别 性质 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 国者的政治联盟
地位和 作用 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联系 ①在政治上,二者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地位上,二者是平等的关系;在工作上,二者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重点02】人民政协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组成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职能 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工作 要求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 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2. 区分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 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 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顺序 党政机关→政协及民主党派(决策前或决策实施之中征求意见) 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批评 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主动建议)
3.在比较中把握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类别 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区别 性质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
职能 (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监督 效力 是一种民主监督 具有监督权,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产生 方式 由政协委员组成,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由人大代表组成,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
联系 ①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都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注意辨清“三个不”
①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不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机构和组织形式。
②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提案不等于议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提案。
2. 国家治理体系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3. 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的区别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的提案没有法律约束力。
②人大代表的议案一般只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政协委员的提案,既可在人民政协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人民政协休会期间提出。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遵守宪法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要把思想和行动统- -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主动担当,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坚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意志和决心,为保持我国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赋予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力
②民主党派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③民主党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政党协商 B.人大协商 C.基层协商 D.人民政协
4.政协关注的问题,常常是群众最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年提交五六千份提案,大多涉及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每
年政协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也基本上与民生相关。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A.开展政治协商,是爱国人士的政治联盟
B.推进民主团结,是民主管理的重要机构
C.坚持民主执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D.积极参政议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5.“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中国这艘巨轮要想尽快驶达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掌好舵,也需要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协商一致,合力划桨,同心画圆。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B.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组织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D.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新时代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就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这是因为协商民主
①有利于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③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④能够丰富民主实践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委员讲堂”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履职创新探索,为政协委员联系团结各界群众、面向社会正面发声、凝聚和传播共识搭建了一个新的机制化平台。2019 年7月,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应在[栗战书]之后指出,近一年来,“委员讲堂”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委员独特优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录制了16期节目并播出了6期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由此可见,“委员讲堂”
①是展现政协委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窗口
②能够使政协委员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
③搭建了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的桥梁,能推进协商民主发展
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A.③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
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
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A不选。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B不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正确。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不选。
2.C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①错误。由材料“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主动担当”可见,民主党派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民主党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②③符合题意。以宪法为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④错误。
3.D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D符合题意。B.C是民主协商形式,但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B.C不符合题意。
4.D各民主党派是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统一线线组织,A项错误:人民政协不具有民主管理职能,B项善误:民主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C项错误:材料中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体现了政协委员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参与协商民主,D项正确。
5.A“中国这艘巨轮要想尽快驶达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掌好航,也需要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协商一致,合力划桨。同心画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A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而不是实行组织领导,B项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C项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项说法错误,排除。
6.D本题考查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能够丰富民主实践形式,故③④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故①错误。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②错误。
7.B“委员讲堂”搭建了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的桥梁,政协委员通过这一桥梁充分发挥委员独特优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团结各群众,面向社会正面发声,凝聚和传播共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不是政协委员的职能,②说法错误: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④排除。
8.解析:回答本题,可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和独特政治优势(必然性)、人民政协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的协商议政状况(作用及其实现方式和途径)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