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 学案 高中政治人教部编版必修3 (2022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 学案 高中政治人教部编版必修3 (2022年)

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1.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与标准。 2.理解为什么要推动全民守法。 3.理解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明白守法是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 2.科学精神:明白全民守法是—个系统性工程,渐进性工程,持续性工程。 3.法治意识: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 4.公共参与:了解身边案例,理解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理解全民守法的含义与标准 2.教学难点:理解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含义: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_______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意义: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________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________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要求
(1)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依法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
(3)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______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1. 尊重和信仰
2. 厉行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3. 国家的 社会的 集体的 公共安全 社会秩序 和解 、调解、仲裁、诉讼
二、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_________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______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_______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_______, 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________,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任、家庭责任。
1.普法和守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尊法守法
3.道德底蕴 公序良俗
【重点01】全民守法的内涵
1.什么是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重点02】怎样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坚持全民守法的原因
(1)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全民守法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有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国才能形神兼具,行稳致远。
(2)使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尚存在一定差距,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在认同感和敬畏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法治宣传存在对象和地区的不均衡现象,制约了普法成效,全民守法仍然任重道远。二是促进全民守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基础工程。
一、选择题
1.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也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管教责任,并规定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此举( )
①坚持独立司法原则,做到了科学立法
②将对未成年犯罪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③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表明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废止不适宜的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自古就有“身正为范”的传统。“其身正,不令而行”,官员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十分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这部分人,就抓住了推进全民守法的“牛鼻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进全民守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
B .推进全民守法,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推进全民守法,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
D .推进全民守法,需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合法的手段来维护。下列事例中体现的方法和途径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赵先生在某营业厅办理199元套餐(免费赠送宽芾),但运营商没有遵守承诺,经协商无果,赵先生投诉到市消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B .王女士在高铁盒饭中发现虫子后拍照、录像取证,向列车长反馈无回应,他就把相关证据发送到了市长热线的邮箱, 列车长迫于压力赔偿了他-千元
C .某农民工群体采取到政府门前静坐、打条幅的方式讨回包工头拖欠他们的工资,结果不但没要到钱,还被公安局以扰乱治安为由拘留了5天
D .某保安在工作中,为保护小区公共设施,造成八级工伤,其所在单位拒绝支付赔偿。经劳动仲裁2次开庭,为其挽回8万元工伤赔偿金
4.骚扰110,后果很严重!全民守法,别给生命线^添堵!下列关于全民守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①公民行使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②全民守法 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③全民守法仅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
④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0年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高=某班以“每位公民都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为主题进行班级宣讲活动。下列宣传标语契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深入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
B.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C.维护司法公正,匡扶公平正义
D.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6.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力量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正在成为现实。而推进全民守法,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启示领导干部( )
①切实抓好法律进企业活动力度
②要带头依法办事 ,带头遵守法律
③特殊情况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④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社会尊法和守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7.近日,一段“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让西安某汽车有限公司与奔驰中国陷入舆论漩涡。法治的市场经济,本不应有“店大欺客”的咄咄怪事。仗势欺人,再大的基业,再响的名头,消费者也会用脚来投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 及有关司法解释,也并未容忍“店大欺客”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当然,店大欺客“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按照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如果仅是未按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向社会公布”,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并将违法行为记入质量信用档案”。
(1 )从消费者角度看,如何才能避免“哭诉'维权?
(2)经营者角度看,如何才能减少纠纷、构建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和谐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人大立法,并且题中立法的规定中未体现独立司法,排除。②③: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的前提下, 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也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明确父母或者其他
监护人的管教责任,并规定必要时依法进行专[ ]矫治教育,这将对未成年犯罪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③正确。④:材料体现了修改法律,不是废止法律,且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权力机关都有权废止法律,④错误。故本题选C。
2[答案] A
[详解] A: 要着力加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所以A符合题意。
BCD :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详解] C: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进行维权,该选项中农民I的行为扰乱了社会治安,没有通过合法手段进行维权,故C当选。ABD :这三项表述均符合全民守法的要求,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ABD.故本题选C。
4[答案] A
[详解]①: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同等重要,这是全民守法的要求, ①表述错误,当选。③:全民守法不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同时也要有法律意识,③表述错误, 当选。②④: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的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这两项表述均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
5[答案] D
[详解] D :材料主题是维护国家安全,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同时要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D符合题意。A:材料未涉及宪法, A排除。B :材料强调的是守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B不符合题意。C: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宣传,目的是公民守法,而不涉及司法问题, C排除。故本题选D。
6[答案] D
[详解]①:抓好法律进企业活动主体应该是经营者,而不是领导干部, 排除。②④:材料中,要推进全民守法,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这启示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以身作
则、以上率下,带动全社会尊法和守法, ②④正确。③: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③排除。故本题选D。
7[答案] (1 )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 ) ①要树立诚信意识,珍视守法信用记录,积极参与构建诚信社会。②要强化规则意识,遵守契约,履行法定责任与义务。
[分析]本题以"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角度设题,主要考查 了依法治国、全民守法和公民权益维护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识记与辨析、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 1 )本题要求回答从消费者角度看,如何才能避免”哭诉"维权,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需要调动相关法律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所描述的事实进行回答。材料中,奔驰女主在遇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实的时候,积极勇敢的维权,说明了其法治观念较强,但是使用”哭述"的方式,又表明了方式方法有些不妥,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遇到权益收到侵害之时,不仅需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还需要解决问题靠法,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 )本题要求回答从经营者角度看,如何才能减少纠纷、构建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和谐关系,属于措施类的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需要调动相关法律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所描述的事实进行回答。经营者要想解决纠纷、构建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和谐关系首先应该为市场推出合格的商品,要树立诚信意识,珍视守法信用记录,积极参与构建诚信社会,同时还需要强化规则意识遵守契约,履行法定责任与义务。由此得出相关答案。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