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2022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2022年)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政治认同:坚持国家统一领导、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科学精神:理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区分单一制和复合制。
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国家主权.遵循国家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公共参与: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主动维护中央权威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
1.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2. 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3. 正确认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重点: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情景1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020年9月30日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马晓光说: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引发了部分台湾民众的恐慌。谁是始作俑者,谁是挑衅者,大家看得很清楚。只要停止这类活动,两岸关系就可以稳定下来。这是第一。第二,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提供各种可能性,但我们绝不会容忍任何“台独”分裂活动,不会为他们留下任何空间。在此我想郑重宣示,千万不要怀疑、低估,更不要轻易测试我们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第三,再次呼吁广大台湾同胞与我们携起手来,只有反对遏制“台独”,才能迎来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的轨道。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
点评: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3)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所以我们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活动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全面阐释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思考: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1、含义
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1)研究对象:现代国家
(2)依据:法理依据
(3)特点: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4)特点: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
(5)性质:政治权力
2、地位:
(1)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利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定或驳回。
(2)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3、类型:
(1)按国家性质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2)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4、国家主权的表现
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主权独立,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或者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5、重要性: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地位: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
国家主权原则内容: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各国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
主权平等的要素
1.各国法律地位平等。
2.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
3.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
4.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
5.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
6.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相关链接
国家主权是否成立、如何成立?
宣示说: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时,国家主权就自然形成
承认说: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
台湾当局今年收不到世界卫生大会邀请函!!!
第71届WHA(世界卫生大会)于5月21日至2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台湾当局未收到邀请函,无法以观察员身份出席WHA。
问:台湾当局为什么无法以观察员身份出席WHA
提示:
①世界卫生组织是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③国际上只有一个中国,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
例题1:进入新时代,我国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是基(  )
①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②主权是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③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领土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是基于主权是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以法律形式规定主权,①不符合题意;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④错误。
【易混易错】
⑴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⑵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主权平等是指各国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会员国。
主权平等尤其包括: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履行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例题2: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国必须坚持主权至上的原则,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主权至上的政治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主权的相关知识。国家主权至上的依据,可以从国家主:权对内至高无上、对外自主自决、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相互承认、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3)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6.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 含义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公民实行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
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含义 表现 举例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保证法2019”侵犯我国独立权。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等。 美军驱逐舰驶经台海,2架战略轰炸机飞近台湾侵犯了我国管辖权。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 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联合国主席和各国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侵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 国产航母“山东舰”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权利 关键词
独立权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能力提升】
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1)上述观点表明我国坚决行使主权国家的哪些权利
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独立权;坚决维护领土完整,反对领土分裂,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管辖权。
(2)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探究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篇讲话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讨论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讲话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当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请思考:在我国,应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点评:
(1)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 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2)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情景2
毛泽东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当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就是中央直属的工业,也还是要靠地方协助。至于农业和商业,更需要依靠地方。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中央要观团,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结合材料,谈谈毛泽东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这一对矛盾。
点评:
(1)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 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2)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二、中央与地方
(一)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原因(为什么)
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1、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2、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国家采取某一结构形式的原因:
(1)必要性: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 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例题: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
B.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C.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D.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
【解析】选B。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是因为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B符合题意;中央政府管理国家级事务,A错误;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C错误;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表现为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不是其原因,D不符合题意。
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负责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怎么样)
行政区划的产生: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各个国家划分了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各级行政区划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宪法规定的法定范围内行使各自的职责。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三)我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措施(怎么样)
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1.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表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表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核心归纳】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
(4)具体说来,在中央权力配置方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以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