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计划》年级:一年级(下册)执教者:学校: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任教教师:一、全册教学目的要求 二、教改设想 教学措施 备注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 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还要强调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使用班级记录表,因为这是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记录、思维和认识发展的记录,是将整个单元学习有机联系起来的有效工具,希望教师们坚持使用。 1.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指导学生能利用简单工具对身边的常见物体进行观察。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5.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的计划。 6.引导学生形成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7.引导学生形成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8.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计划进度表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措施 备注2.14-2.18 始业教育 上课的纪律,规则等 1 安全 视频1-1发现物体的特征 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1 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观察,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2.21-2.25 1-2谁轻谁重 科学概念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用掂量、称量等测:1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 确程度不同。 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不同。 1 引导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 指导学生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来描述和记录 观察,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2.28-3.4 1-3认识物体的形状 科学概念目标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用简单的方法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1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观察,实验、讲解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3.7-3.11 1-4 给物体分类 科学概念目标: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的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 1 重点: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的认识物体。 难点: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类结果不同。 讲解,操作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3.14-3.19 1-5观察一瓶水 科学概念目标 1.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 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难点: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讲解,观察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3.21-3.25 1-6它们去哪里了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1 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实验,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3.28-4.1 1-7认识一袋空气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 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1 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难点: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讲解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4.4-4.8 复习 对《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进行梳理 1 讲解4.11-4.15 科学阅读 实验,讲解相结合 14.18-4.22 2-1我们知道的动物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1 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实验,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4.25-4.29 2-2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1 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难点: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实验,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5.2-5.6 2-3观察一种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 1 认识动物的特征 实验,讲解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5.9-5.13 2-4给动物建个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 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 1 认识动物重要性 实验,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5.16-5.20 2-5观察鱼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1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实验,讲解相结合 分组必做实验5.23-5.27 2-6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1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实验,讲解相结合 演示必做实验5.30-6.3 科学阅读2 实验,讲解相结合 1 对本单元的知识回顾复习6.6-6.10 第一\二单元复习 《我们周围的物体》《动物》单元进行梳理 1 对本单元的知识回顾复习6.13-6.17 游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