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1943年3月,蒋介石授意陶希圣(原名汇曾,笔名方峻峰)执笔写《中国之命运》一书这是当年最红极一时的书。历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蒋介石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回答。强调的:“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蒋介石以为,“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针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出版了《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导学预习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定的?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因和做法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7、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2—10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定的?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据下列镜头,思考探究: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1)宪法规定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性质决定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③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3)最大优势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党的领导方式合作探究苏共消失,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党没有立法权,不是立法机关注:党是依法执政党领导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领导立法各地法院党员成为勇敢的“逆行者”,冲锋在防疫“一线”,充分发挥法官的业务优势,提供法律咨询,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司法全国各地党组织与人民政府依据该法确定社会防疫级别,并积极采取把控人员流动等重要执法措施。保证执法国家监察委深入武汉,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实行相应处罚带头守法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P6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等。P6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03-04(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列宁(5)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公民人民明晰“公民与人民”人民公民敌人 具有某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法律概念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知识拓展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1)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2)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3)分裂国家的人。(4)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权力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如国家执法部门的强制力权利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等明晰“权力与权利”权力≠权利视频:医保灵魂砍价思考:医保灵魂砍价说明了什么?“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国家已报竣谈判代表张劲妮的“灵魂砍价”持续登上热搜并刷屏朋友圈,原本报价每瓶5万多元的药,经过前后8轮谈判,每瓶价格成了3万多元。微拓展:人权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比两个国家,哪个国家更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主体广泛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广泛性体现中国的人权具有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行政机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7.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1)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严格执法)2021年1月,《贵州女子微信群骂社区支书“草包支书”,被毕节警方跨市铐走行拘》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毕节市公安局深夜发出通报,通报认定“传唤程序违法,撤销处罚”,案件涉及派出所所长及办案民警已停职接受调查。(3)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督法)(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公正司法)(5)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全民守法)结合材料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黎小姐因为害怕发烧发热上不了飞机,黎小姐吃了退烧药,成功的登机。黎小姐被诊断出患了新冠肺炎,飞机上的其它乘客全部都被隔离。被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教育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到疫情防控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监督责任,为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监督保障。监察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有什么意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有利于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拓展: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热播剧:山海情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000多万人口摆脱贫困约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解决了500多万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课堂总结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7、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定的?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因和做法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 、(2021浙江丽水)在世纪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实行人民至上的抗疫政策③各国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④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2、(2021浙江金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将中小微企业作为扶持重点。这说明(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我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政府进行科学宏观调控④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1广西百色)“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市12个县(市、区)、899个贫困村、10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我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表明( )①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我市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我市已实现同步富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课题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重点 坚持党的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943年3月,蒋介石授意陶希圣(原名汇曾,笔名方峻峰)执笔写《中国之命运》一书这是当年最红极一时的书。历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蒋介石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回答。强调的:“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蒋介石以为,“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针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出版了《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出本课主题—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学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小组活动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定的?依据下列镜头,思考探究: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2)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最大优势;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③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知识拓展党的领导方式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的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拓展;明晰“公民与人民”,明晰“权力与权利”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国家已报竣谈判代表张劲妮的“灵魂砍价”持续登上热搜并刷屏朋友圈,原本报价每瓶5万多元的药,经过前后8轮谈判,每瓶价格成了3万多元。播放视频思考:医保灵魂砍价说明了什么?什么是最大的人权?对比两个国家,哪个国家更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7.国家应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请你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结合材料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学生看书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做好相关笔记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自行归纳知识点认真阅读辩论材料,思考问题并且进行辩论观看热点图片,思考问题并且派代表回答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初步感知本课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共产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结合视频了解党的性质、宗旨让学生意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因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我国面现行宪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明晰“公民与人民”, “权力与权利”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宪法的地位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课堂小结 学生分小组比赛,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清单)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4)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易错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错在:公民二字两组概念区别:A公民与人民: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与国籍相关;人民:不包括敌对分子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B权力与权利:权力:强调国家强制力,常见搭配:国家权力、人民权力;权利:强调法律赋予个人的利益,常见搭配:公民权利8、★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一确认、四规定】P4-P6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基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说明】人民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选择题经常考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P9)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12、中国人权的特点?(P8阅读感悟)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13、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1)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1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总述: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说明】P11拓展空间以下句子也可以划一下线,因为简答题材料如果出现“脱贫、精准扶贫”之类的材料,经常会问体现我国哪一宪法原则?要答“尊重和保障人权”。划线句子: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pt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doc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知识清单.doc 医保灵魂砍价.mp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