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推行农奴制改革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形成斯大林模式3、“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4、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联合国成立 C.两极格局形成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5、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成立了巴黎公社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标志着苏联解体6、引起右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192919301937户数(百万户)1.06.018.5占农户总数(%)3.923.693.0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7、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中共“一大”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8、.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9、.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1861年改革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10、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A.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 C.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11、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调节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制健全13、某班举行辩论会,图3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14、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 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17、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 )A.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8、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19、 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20、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新经济政策21、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结合右图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是 A.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B.走城市革命珠道路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2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23、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哪几个加盟共和国?①俄罗斯联邦 ②外高加索联邦 ③乌克兰 ④白俄罗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B.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5、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A.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 B.市场经济繁荣 C.经济危机严重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 B.进行十月革命 C.实行赫鲁晓夫模式 D.实行斯大林模式27、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28、1921 一1925 年,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项目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赫鲁晓夫改革29、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0、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31、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行二、历史诊断:找出题中错误的表述,并改正。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客观上帮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二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底,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乌兹别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轻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阅读下面材料:1、材料一:莫斯科大剧院。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材料二: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1分)(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1分)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这部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国家?(1分)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64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材料一中提到的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2分)材料二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会议,议员在议会的活动不受干涉。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2分)材料三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时间(年)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材料三中苏联(苏俄)在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五 爱因斯坦(Einstein)是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科学家。他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对整个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中所提到的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什么?(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