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2. 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实质【学习重点 】歌曲:社会主义好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年,翻身农民庆祝土地改革胜利完成。集体生产促发展——农业合作化材料一: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加入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使农民走上集体化,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农业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分析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视频:农业合作化运动三大改造农民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大生产,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 背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时间1953—1956年底3. 形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4. 目的5. 步骤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报名参加合作社农业三大改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 改造结果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材料: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农民一起劳动兴修水利大型耕作工具01农业互助组02初级农业合作社03高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典型示范到逐步推广自愿互利的原则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农业合作化实现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喜三大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公元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 形式2. 改造结果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但在合作化过程中,存在要求过急、集中过多的缺点国家工人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向工业化迈进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改造原因苏联对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没收我国对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没收然而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却是:社会主义改造视频: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 形式公私合营2. 含义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3. 改造结果个体经济(私有制)→国有经济(公有制)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造过程: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工商界报喜队代表荣毅仁向毛泽东报喜“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红色资本家,是他一生的关键词。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毛泽东在荣毅仁陪同下参观上海中新纺织厂荣毅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第一人。2000年荣毅仁及他的家族获美国《福布斯》选为中国50富豪之一。(排名第一)。单个企业公私合营1954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四马分肥资本家红利20.5%公积金30%国家34.5%工人福利15%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公有制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海举行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各界庆祝三大改造完成哈尔滨市庆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企业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 改造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三大改造的局限性:材料: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三大改造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企业的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手工业实质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公私合营 (2).wmv 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wmv 歌曲:社会主义好.wmv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