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书法字体辨版析专练部编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书法字体辨版析专练部编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 基础运用 第一部分:书法字体辨析专练
1、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乾隆十八年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乾隆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
A.这幅书法作品,形体宽扁,法度严谨,古朴典雅。
B.这幅书法作品,形体方正,笔力遒劲,疏密得当。
C.这幅书法作品,形体连绵回绕,笔画自如,结构简省。
D.这幅书法作品,形体瘦长,线条匀净,圆转挺健。
2、书法组的同学准备以古诗文名句作为临别赠言送给大家。以下是小明的创作感言,请阅读后完成小题。
小明:我最喜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我的作品选用的字体宽博舒展、朴拙沉稳,希望同学们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具有豁达的胸襟。
(甲) (乙) (丙) (丁)
(1)根据小明的感言可以判定,以上四幅作品中(_____)是他的作品。
(2)请提醒他在作品左侧落款时标明所书语句选自《_____》这篇文章,作者是(______)。
3、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文”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笔法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4、北京地铁7号线是书法爱好者的胜地,在每一站几乎都可以欣赏到著名书法家题写的站名。下面对这一做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名多以楷书或行书书写,结构匀称,易于识别。
B.题写站名也是进行艺术创作,可多用篆书和草书。
C.站名的书写风格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书法之美。
D.用名家书体书写地铁站名,是对京城文脉的传承。
5、卢沟桥东头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
A.用笔粗重饱满,雄健有力,与桥的厚重文化契合。
B.四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尽显王者庄严之象。
C.单字墨浓笔畅,潇洒淋漓,舒畅之意尽在其中。
D.作品布局匀称,章法平和,观之韵味十足。
6、探究中,同学们发现《西游记》中有许多诗词佳句值得欣赏品味。下面是大家搜集到的相关诗句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洞天福地”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净,苍古质朴。
B.“一叶浮萍”的字体属于隶书,连绵回绕,浑厚大方。
C.“禅心朗照千江月”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明快疏朗。
D.“烟波万里扁舟小”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意通畅,行云流水。
7、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商业语言、文化符号。下图为1991年著名书法家徐柏涛先生为“庆丰包子铺”题写的牌匾。对牌匾中书法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牌匾所题之字,笔画连绵,奔放自如。
B.牌匾所题之字,体正势圆,繁简相间。
C.牌匾所题之字,结构端正,锋芒毕露。
D.牌匾所题之字,笔法厚重,古意盎然。
8、“北京大学红楼”碑刻字样再设计。请仿照示例完成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示例:我选A隶书,因为古朴的红楼见证了五四运动,其厚重的历史感与隶书敦厚庄重的特点相符。
9、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智慧城市”的英语翻译“Smart City”设计的一款宣传图标,请你本着与图标的线条方直的特点一致原则,从下列“智慧城市”书体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嵌入图标下方框处(_______)
10、一位同学读了烈士家书后深受感动,他建议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书法作品印在校刊封底,鞭策大家惜时奋进。他还想用自然流畅、灵动活泼的书体来表现青春的活力,下面书法作品中最符合他设想的一幅是( )
A. B.
C. D.
11、《忆秦娥·娄山关》描画了红军长征途中大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下面是同学们对这幅书法作品发表的看法,你认为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点画坚实有力,转折干净利落,大开大合,回环跌宕。
B.势若惊雷闪电,行若龙蛇盘行,筋骨内含,自然流畅。
C.结字神奇,形神兼备,气势如虹,大气磅礴。
D.形体方正,疏密得体,端庄大气,意境苍凉。
12、学校征集各班的随手拍作品,下面是某班级的推荐作品,请阅读推荐词,完成下列任务。
文丞相祠 西总布胡同 中关村大街
推荐词 我们的随手拍作品包含了三幅图片,展现了北京街巷古老与现代并存的丰容盛姿。图中的文丞相祠庄严肃穆,体现了北京街巷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总布胡同与后面CBD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诠释着北京传统与现代的融(hé);夜(mù)下的中关村大街流光溢彩,彰显了这座都市的现代化风貌。
某班同学以“街巷流光”命名他们的随手拍作品集,但对于封面设计选用何种书体拿不定主意。请你帮他们作出选择,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
13、教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不待扬鞭自奋蹄”,出自臧克家的诗作《老黄牛》。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筋柳骨,瘦劲挺拔;如龙蛇飞动,雄健洒脱,酣畅淋漓。
B.飘逸自如,恣意奔放;如急风暴雨,倾盆而至,一气呵成。
C.笔力遒劲,灵活舒展;如龙蛇飞动,雄健洒脱,酣畅淋漓。
D.方正沉稳,朴实端庄;如急风暴雨,倾盆而至,一气呵成。
14、一位同学发送了四幅书法图片,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承担责任。下面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_____)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A.作品1的字体属于楷书,结构简省,庄严大气。
B.作品2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洒脱奔放。
C.作品3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燕尾,古朴典雅。
D.作品4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断意连,典雅飘逸。
15、书法小组出示了一幅作品,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各题。
上图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对书法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楷书作品,笔圆含方、笔路清晰、架构方正。
B.这幅草书作品,结构简单、勾画相连、笔势流畅。
C.这幅行书作品,结构规整,点画顾盼、轻灵随度。
D.这幅行书作品,笔力苍劲、结构严谨、字体方正。
16、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
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
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2分)
【甲】 【乙】
选择: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16、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17、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皇甫诞碑》 《怀素千字文》选帖
《争座位帖》 《熹平石经》选帖
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18、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下面对小全张中的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B.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C.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注:①[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19、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共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体),其中“武”字第 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2分)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 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0、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2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答:___________
22、小编辑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宣传册标题,就“朋友”二字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1分)
A.
B.
C.
D.
23、爱好书法的几名同学对“名城保护大家谈”的字体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正确的判断应该是(2分)
A 篆书 草书 B 行书 隶书 C 行书 篆书 D 草书 楷书
24、设计组设计了如下封面。组员对标题字体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甲]处选择标题的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
25、一位同学从对联中提取出“铁肩”和“妙手”组成自己的汇报题目。他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设计版面,但对于“妙”字的选择有些拿不准。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6、组内同学为激励自己,准备制作书签。你会选择下面哪种书体,并说明理由。(2分)
27、活动即将结束时,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集字组成成果集的标题,对于“天”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28、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世界粮食日”的宣传,准备举办“民以食为天——节粮减损我们在行动”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同学们准备用一幅楷书作品作为展览的标题,下面图片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B.
C.
D.
29、假期里,一位同学在拆考古盲盒时,下图最上方的“宝”字破损了。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其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30、某小组为大家提供了清华大学校训图片,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给学子们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引用了《周易》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学子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精神。此后,这八个字演变为清华校训。清华大学作为与北京大学齐名的顶尖学府,她那煌煌上庠(最高学府)的高贵气质,那水木清华的灵婉俊逸,那人才辈出的光辉校史,无不令莘莘学子心驰神往,寤寐思服;她那看似平淡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间又蕴含了几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清华大学石刻校训是采用的① 字体,这种字体具有② 的特点。结合材料理解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作为校训对学子们有哪些期望。
答: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期望:__________
31、在“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主题宣传活动中,宣传组要求同学们从下面的电视剧片头题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并结合字体特点和名著内容说出理由。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趵突泉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下面这幅书法名帖是书法大家赵孟頫有感于趵突泉美景而作。请欣赏并完成各题。
有同学对这幅名帖的书体其作了如下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用笔清晰流畅,点画圆润,外柔内刚。
B.作品筋骨劲挺周正,情感奔放,喷薄而出。
C.作品用墨浅深自如,浓淡皆宜,俊美典雅。
D.作品布局匀称均衡,章法平和,温厚疏朗。
33、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
34、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A.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①④③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①④
35、同学查到一些故宫收藏书法作品的资料。以下是三幅清代书法作品及相关赏评,从中可以看出清人继承传统而又有所融合发展的特点。阅读这些资料,回答(1)-(3)题。(共6分)
这几幅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36、“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九九歌》,反映了中国民间数“九”过冬的习俗。右图是同学查找到的故宫展出的《消寒图》,上面有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从冬至日开始,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顺序,每日涂写一画,写完一个字,即过完一“九”,待九九八十一天把九个字全部涂完,冬天也就过去了。根据上述介绍,结合笔顺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一九”的第六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竖
B. “三九”的第五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捺
C. “八九”的第二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撇
D. “九九”的第七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横
37、同学们有幸欣赏到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用笔纵放自如,参差错落,意态万千。
B.作品的字体属于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浑厚朴茂,端庄秀美。
C.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笔法瘦劲挺拔,浑厚朴茂,端庄秀美。
D.作品的字体属于篆书,用笔纵放自如,参差错落,意态万千。
38、书法作品的落款是指在作品的一角留下作者、日期、地点等。落款的书体讲究“文古款今”,意思就是说正文书体的出现时间应该早于落款书体的出现时间。例如,楷书作品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但不能用隶书落款。下列四幅书法的正文和落款的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39、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子号门楣上古色古香的名人题匾既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又展现了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学生拍下来的老字号牌匾,对牌匾中的字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牌匾1 通古斋 牌匾2 大观楼
A.“牌匾1”中的“”具有隶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B.“牌匾2”中的“”具有草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C.“牌匾1”中的“”具有篆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D.“牌匾2”中的“”具有楷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40书法小组的同学准备用隶书来书写“雄”字。他们找来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临摹,请你观察这些作品,完成(1)-(2)题。(共2分)
【甲】柳公权书 【乙】赵孟頫书 【丙】曾纪泽书 【丁】《曹全碑》 【戊】孙过庭书
上面书法作品中属于隶书的是( ) (1分)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隶书字体特点的是( )(1分)
A.形体齐整,笔画圆转 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D.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E.有断有连,浓淡相融
41、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
《寒食帖》的赏析,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 字体方正稳健,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
B. 字体古朴典雅,字形修长,笔画圆润。
C. 字体大小参差,笔势高低起伏,痛快淋漓。
D. 行文疏密有度,笔画连绵,如骤雨旋风。
42、书法组准备在传统文化作品展上为大家介绍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对这些作品感受不恰当一项是(2分)( )
《曹全碑》 张旭《肚痛帖》 王羲之《何如帖》 颜真卿《多宝塔帖》
A.《曹全碑》整体既开张流畅,又含蓄稳健,显得潇洒奔放、飘逸多姿。
B.《肚痛帖》的笔法如飞瀑奔泻,时而浓墨粗笔,时而细笔如丝,气势连贯,浑若天成。
C.王羲之的《何如帖》线条有疾徐快慢,有轻重滑涩,有宛转连绵,体现出独有的风神气度。
D.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显现出书写者雄浑豪迈的书风。
43、下面的图表列举了汉字不同字体的样例,阅读图表,完成(1)-(2)题。(共4分)
(1)按顺序填入图表空缺处的字体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甲: 乙: 丙: 丁:
A.①甲 ②乙 ③丁 ④丙 B.①甲 ②丙 ③乙 ④丁
C.①乙 ②丁 ③甲 ④丙 D.①乙 ②甲 ③丙 ④丁
(2)下面是同学们对汉字字体的欣赏评价,其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篆书还保留着早期象形文字源自绘画的特点,线条圆转,好像参差的锯齿,自然而又古朴,自有一种雍容的气度。
B.隶书改走方正简易的路线,告别了篆书委婉繁复的弧线,曲折处变圆为方,笔画间当断则断,显得简单干脆方便。
C.草书是书写者按一定的法度规范将汉字快写而形成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并非随心所欲,却也豪放不羁。
D.楷书保持隶书字体的基本结构,但字形更为方正,笔画更为平直,结构更为规整,字字清楚端正,皆可成为楷模。
44、书法组推荐了与时间有关的四幅书法作品。请你进行排版编辑,完成⑴–⑵题。(共2分)
【甲】 【乙】 【丙】 【丁】
⑴按照书体产生的时间先后,四幅作品中应排在最前面的一幅是(1分)( )
A.【甲】 B.【乙】 C.【丙】 D.【丁】
⑵对四幅作品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
A.【甲】行云流水、飘逸舒展的行书,错落有致,字体活泼又不东倒西歪。
B.【乙】字形扁阔、体势开张的隶书,在横平竖直之间尽显工稳端庄之美。
C.【丙】方中有圆、圆劲均匀的篆书,充满装饰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D.【丁】结构简省、笔意连绵、灵活自由的草书,收放之中彰显洒脱之美。
45、某同学拿来一幅《朱熹家训》书法作品,请欣赏并选择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
A.这幅书法作品布局合理,内容规整有序,端庄大气,古朴严肃,表达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
B.书法作品的标题“朱熹家训”采用的是篆书字体,用直笔结字,因形立意、体正势圆,有传统文化味道,期望后世加以传承。
C.书法作品正文采用隶书字体,变篆书圆转笔为方折,字形扁方,起笔收笔有波折。整幅作品正文给人整齐舒适之感。
D.作品落款主要采用楷书字体,只有书写者姓名采用行书字体。遵循了“字古款今”或一致的习惯,即落款字体要晚于正文字体。
46、对以下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笔法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
B.图2由小篆演变而来,书写效果略微宽扁,奔放纵逸,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图3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
D.图4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时笔画之间相互牵连。
47、“博物馆里过大年”小组为大家推荐了两幅书法作品。下面介绍有误的一项是(2分)
《宣示表》选帖 ·《伯远帖》
A.钟繇的《宣示表》是小楷作品,结体宽博,主笔横画通常写的较长,纵有行横无列,古雅质朴。
B.《宣示表》是初期的楷书,改变了隶书蚕头雁尾的笔画特征,但字形略呈扁方,尚存隶意。
C. 与《宣示表》相比,《伯远帖》笔画相对简省,增加了牵丝映带。可见,行书由楷书演化而来,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形成了草书。
D. 王珣的《伯远帖》是行书作品,行笔自然流畅,疏密得当,顾盼照应,秀丽俊雅,灵气十足。
48、同学们了解到老舍先生不仅是位文学大师,他的书法作品也非常有特点。老舍先生的书法多取自北碑。北碑,又称为魏碑。魏碑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它与隶书相比,则简捷而得其沉雄;与唐楷相比则更丰厚刚健。以下选项不符合以上描述的一项是(2分)( )
A. B. C. D.
49、我国的酒文化与书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酒往往能给文人墨客们带来突发的灵感和激情,饮酒挥毫,落笔生辉,许多书画家都在酒酣之时留下了旷世名作。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名家书法作品,其中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王羲之《兰亭集序》 张旭《古诗四帖》 苏轼《爱酒歌》 赵孟頫《太湖石赞》
A.《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亭喝酒时写就的一幅行书。作者笔兴随酒意而生,笔力随酒韵而成,“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B.《古诗四帖》是草圣张旭的一幅草书。作者好喝酒,人称他的狂草为“醉墨”。
C.《爱酒歌》是书法宋四家之首苏轼的一幅行书。作者在写字之前必须饮酒,曾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D.《太湖石赞》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的一幅楷书。这幅作品是作者与好友相聚时,一时酒酣,即兴挥毫而成,可谓神融笔畅,清劲洒脱,如酒香四溢。
50、“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 雪》。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或诗词评价得当的一项是(2分)( )
A.字体为楷书,虽字形斜侧,但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似巨斧斜劈山峰,一派昂扬奋举之态。
B.字体虽为楷书,但纵笔自由,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字体为行书,整幅作品中的“须”“晴”“娆”三字,墨浓字大,可见作者对当时眼前所见的晴日景色充满喜爱之情。
D.字体虽为行书,但气势雄强,好像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气魄。
51、“书为心画”指的是书法作品能反映出书写者的德行品性。下图是林则徐书写的文天祥的《正气歌》(局部),请从作品取材和书体特点两方面,说说“书为心画”在这幅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