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总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成长小档案”的4幅图呈现了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提示教师应从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几个领域入手进行系统的复习,并特意说明应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整理知识。
(2)在总结“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是什么”时,以“学会简便计算的方法”与“研究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为例,一方面突出了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梳理,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
(1)利用学生已有的整理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过多次的回顾整理整册教材内容的经验。因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回顾与梳理。对于本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建议学生用一些个性化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如思维导图或表格等方式。另外,还可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方式,留给学生自主回顾整理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自主梳理能力的培养。
(2)注重对整理过程中方法的引导。
在学生自主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引导。如在运算意义与关系的整理中,学生不一定能够一下子就较全面地给予梳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来共同补充完整。
编写意图
(1)第1题包含有三部分知识内容:四则运算意义及其关系、运算顺序与综合算式、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1)题和第(2)题是四则运算意义与关系的知识。重点关注了加减法的关系与乘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关系写出算式。
第(3)题则是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征,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
第(4)题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前面一题是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后面一题则是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提示学生整理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
(2)第2题是复习整理与小数有关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将小数与整数作比较,并结合表格进行回顾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整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加、减法计算。
教学建议
(1)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系统。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不仅是整数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后续学习小数、分数以及其他数系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中对这一知识内容作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很重要。教学中,可在第1题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其中有些知识延伸到第2题的讨论中,如运算意义、运算定律等等。
(2)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如在四则运算关系的回顾整理中,可先让学生尝试完成“写出算式”的任务,再来说清关系,并结合所说内容判断所写算式是否正确。又如在运算定律的回顾整理中,同样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再来讨论算法是否合理,从而加深对运算定律内涵的理解。
(3)突出自主整理,培养学生知识梳理的能力。
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尽量由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通过交流比较,逐步完善。如在完成小数、整数比较的表格时,可先由学生自己填写,然后交流完善。教学时不出示表格,由学生自创整理方式,再交流完善。
编写意图
(1)第3题是“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涉及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内角和、分类等。教材利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特定三角形特点进行回顾整理,并在比较中完善相关知识。
(2)第4题是关于“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复习。要求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信息,完成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既有画图技能的要求,也有信息解读的要求。
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知识整理,关注知识的系统建构。
在对三角形知识的整理回顾中,抓住边与角两种图形的要素,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教学中,既需要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深入理解与掌握,同时更需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系统。如三角形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形成的各种三角形的定义及其特征,理解包含关系与并列关系的图示。
(2)回忆操作活动,把握图形的动态变化,理解图形间的关系。
事实上,对图形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在静态层面记忆,更需要在动态层面理解。如在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不仅能够知道三边关系的范围,更需要有在长边确定的情况下,两条短边变化时引起图形的变化空间想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又如借助点子图等工具,两点固定时,移动一个点,引导学生想象三角形。
(3)把握技能与思想相结合的理念,重视数据分析意识的培养。
在统计内容的整理中,关注一定的技能训练,如画统计图等,但更需要关注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如根据图式分析推断等等。
1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