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5.3 发霉与防霉(教案+课件19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5.3 发霉与防霉(教案+课件19ppt)

资源简介

《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的第1课。
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认知结构,展开三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安排学生先后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斑的外显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二个活动,也是本课的主活动,即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在学生以往经历的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在此部分呈现出一个探究物品发霉条件的参考方案,并借助卡通人之口给予提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第三个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些防霉方法,启发学生对探究结果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学习目标
1.能在比较观察到的现象中,说出不同物体上霉斑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通过科学探究,在比较现象中发现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难点:在指定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
四、教学准备
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发霉的物品,放大镜,馒头或面包,自封口塑料袋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依次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物品上的霉。说说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讨论交流: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3.分组汇报
(二)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1.引导学生猜测物品发霉的原因
2.请学生自主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3.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问题、假设、实验设计部分
4.分组实验
5.汇报各组的实验结论。
(三)交流防霉方法
1.根据我们刚才进行的实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防霉方法吗?
2.比如: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等等
3.这些防霉方法的防霉依据是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发霉与防霉
问题:
假设:
变量:
不变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 2(共25张PPT)
小学科学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发霉的馒头
发霉的橘子
观察霉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霉?
发霉的粥
发霉的葡萄
观察霉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霉?
发霉的奶酪
发霉的玉米
观察霉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霉?
曲霉
青霉
观察霉
馒头上的霉和水果上的霉一样吗?
先用放大镜看不同物品上的霉,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绒毛状
棉絮状
蛛网状
观察霉
显微镜下的霉菌
观察霉
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霉一般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
观察霉
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我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物体发霉的条件
针对不同的条件组合,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法。
寒冷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寒冷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每个小组挑选一种条件组合,做对比实验。
物体发霉的条件
我的猜想:馒头发霉与 水、空气、温度、光照等有关
相同条件:馒头(数量、体积)、容器 不同条件:水、空气、光照、温度
实验观察:
物体发霉的条件
物体发霉的条件
结论:物体发霉与水、湿度、有无空气和空气流动性有关。
温暖
寒冷
潮湿
干燥
空气不
流动
物体发霉的条件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真空包装
放干燥剂
防霉的方法
低温保存
太阳暴晒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防霉的方法
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的功

农药
腐乳
霉的功与过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霉甘蔗
霉花生
霉的过
霉的功与过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不但生产出能治病的青霉素,还利用其他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
弗莱明和青霉菌
霉的功劳
霉的功与过
弗莱明的故事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善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当时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弗莱明与青霉素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学有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大感兴趣。钱恩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与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而弗罗里负责进行动物试验,证明了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杀菌的有效性。
青霉素的出现,曾轰动全世界,它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与研究成功,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从青霉素临床应用至今,科学家们已研制出了三代青霉素。
弗莱明与青霉素
一、填空题
1.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
做 。
2.物体在 、 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3.英国细菌学家 首先发现青霉素。
青霉素
温暖 潮湿
弗莱明
同步练习
二、多选题
1.在显微镜下看霉菌的形态有( )。
A 球状 B 绒毛状 C 棉絮状 D 蛛网状
2.人类可以利用霉菌( )。
A 制酱 B 做腐乳 C 生产青霉素 D 做酸奶
3.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方法有( )。
A 真空包装 B 放干燥剂
C 低温保存 D 太阳暴晒
BCD
ABC
ABCD
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
2.只要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3.有的霉菌会引起动植物病变。 ( )
三、判断题
×






小学科学苏教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