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精优课件+作业精优课件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一二目录CONTENTS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三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一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 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再从东部到西部。有人问他:“你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印象 ”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绿色中国和白色中国。”你认为这个外国友人说的对吗 这些不同的颜色对应的是中国的哪些地区呢 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一1金色中国:北方地区金色中国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一2绿色中国:南方地区绿色中国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一3黄色中国:西北地区黄色中国探索:彩色中国Exploration: color in China一白色中国:青藏地区白色中国4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1秦岭: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挺立于重峦叠嶂之上,山顶气候寒冷,经常白雪皑皑,天气晴朗时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见银色雪峰。2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流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流经苏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9千米2。淮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淮河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3秦岭—淮河一线:秦岭走向:东西走向淮河流向:自西向东流流经的主要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1234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①甘肃②陕西③河南④安徽⑤江苏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32°N-34°N以北32°N-34°N以南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①地形: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②温度带: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③暖温带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④亚热带⑤热带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③1月平均气温: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0℃以下0℃以上0℃以上0℃以下0℃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④年降水量及干湿状况:800mm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800毫米以下,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属湿润、半湿润区800毫米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属湿润区800以下800以上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⑤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⑥河流水文状况: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流量丰富,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⑦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以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⑧能源及矿产: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煤、石油、铁为主以水能、有色金属为主以煤、石油、铁为主以水能、有色金属为主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⑨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⑩土壤类型: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黑土、黄土为主以红壤、紫色土、水稻土为主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小麦为主以水稻为主粮食作物食物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主要水果: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苹果、梨、桃、杏、柿、枣柑橘、芒果、荔枝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甜菜为主以甘蔗为主甜菜甘蔗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花生、大豆为主以油菜为主花生油菜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作物熟制:春小麦冬小麦水稻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传统民居: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屋顶坡度较小,注重防寒保暖屋顶坡度大,注重通风、散热、排水、防潮 交通运输: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水路运输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 体育活动: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骑马、溜冰、滑雪游泳、划船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1月_____等温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东部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________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_____________与常绿阔叶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0 ℃800毫米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秦岭—淮河线Qinling - huai river line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类型 旱地400mm800mm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1月气温 低于0度 高于0度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河流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冬结冰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干湿地区 以半湿润区为主 湿润区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民居特征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米饭为主体育活动 溜冰、骑马 游泳、划船冬季河流 结冰 不结冰交通运输 陆路运输为主,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划分依据:中国的温度带中国干湿地区中国的气候类型1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2北方地区南地地区12西北地区3青藏地区41234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3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北方地区秦岭淮河大兴安岭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喜马拉雅山横断山青藏地区1234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①北方地区:划分依据: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②南方地区:划分依据: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③西北地区:深居内陆,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非季风区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④青藏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受地形、地势影响,海拔高,气候寒冷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4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淮河ABC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一线( 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5主导因素: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淮河ABC名 称 主导因素界线A界线B界线C夏季风气温和降水地形地势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5主导因素:A地区D地区C地区B地区EG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势降水气候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ACB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 800mm降水地势或地形气温、降水(或气候)四大地理区域The big four geographical areas二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分布范围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线以北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线以南 非季风区 青藏高原地形 多为平原和高原 多为丘陵和山地 多为高原和盆地 多为高原和山地气候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少) 亚热带和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高寒气候降水量 >400毫米 >800毫米 <400毫米干湿状况 半湿润和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我国幅员辽阔,甲地区有“苍茫林海”之美,乙地区有“温婉水乡”之美,丙地区有“雄浑大漠”之美,丁地区有“巍峨雪山”之美。下图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区和乙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B.黑河一腾冲一线C.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被称为“红土地”B.乙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C.丙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丁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甲地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4.图上序号代表的各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下列古诗所反映的景观,与图中序号所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C.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D.④---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2021·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我国在某沙漠(左图)建起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沙漠的主体位于( )A.甘肃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7.与北京相比,该沙漠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高③白昼较长④晴天较多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8.光伏发电替代煤炭火力发电,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的贡献是( )A.节约煤炭资源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强二氧化碳吸收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2021·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D.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10.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A.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B.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C.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D.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中考直击Test the hitting四(2018·安徽·中考真题) 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1 B.路线2C.路线3 D.路线412.“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路线1:风光美丽的阿尔秦山、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B.路线2:巍峨高大的昆仑山脉、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C.路线3: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好客敬酒的藏族人民D.路线4: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如图示意某区域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世界陆地最高点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 )A.8694.55米 B.8794.55米 C.8993.17米 D.9003.17米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 B.②地形区地表形态沟壑纵横C.甲区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3.下列属于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人口众多,面积广大,民族多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面4-5小题。4.下列界线为我国人口分布分界线的是( )A.黑河--腾冲 B.秦岭--淮河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读“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6-7小题。6.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A.主要经过东部沿海的省份 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C.位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D.主要经过人口密度较小的区域7.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8-10题。8.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在( )A.秦岭—淮河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C.黑河—腾冲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9.下列传统民居中,位于图中丙地区的是( )A.水乡 B.窑洞C.蒙古包 D.四合院10.图中春耕开始时间自南向北由2月推迟到5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差异 D.人们习惯读“广州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A.①—广州—南方地区 B.②—拉萨—青藏地区C.③—乌鲁木齐—西北地区 D.④—北京—北方地区12.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mm等降水量线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④所在区域气温日较差大,种植业为河谷农业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大,根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一些重要地理界线图,完成下列13-15小题。13.我国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的界线B是( )A.黑河—腾冲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C.秦岭—淮河一线 D.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4.下列关于界线B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B.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C.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1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 C.降水量 D.人口分布二、解答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B____气候;D____气候;(2)图中C处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温度带)、____(干湿地区)(3)B和C的分界线大致通过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写出1条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4)B、E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其原因是____;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E区域的河流以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17.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周宣传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下图是1977-201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977-2017年,我国( )(双项选择)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C.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长 D.人均粮食2017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左图是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图,右图是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这里1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年降水量大于________mm。东北平原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夏季具有________的气候特点,适应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3)袁隆平团队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 B.沙漠区的阿克陶县---研究水稻的抗旱性C.季风气候区的温州市---研究水稻的抗寒性 D.海边的青岛市---研究水稻的耐热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江西省千烟洲由于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今日,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千烟洲变的山清水秀,生机勃勃,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下图是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示意图。(4)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千烟洲新增加的农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鱼塘提供的稳定水源使水稻种植每年从一季增加到两季。(5)说出千烟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如图示意某区域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世界陆地最高点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 )A.8694.55米 B.8794.55米 C.8993.17米 D.9003.17米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 B.②地形区地表形态沟壑纵横C.甲区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3.下列属于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答案】1.D 2.C 3.A【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8848.86米,我国陆地最低点是艾丁湖-154.31米。所以世界陆地最高点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8848.86-(-154.31)=9003.17米。D对,ABC错;故选D。2.由图可知,①区域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是准噶尔盆地,A错;②是青藏高原,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B错;甲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我国的第二阶梯,C对;图示区域地势北低南高,D错;故选C。3.秦岭—淮河—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A对;是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错; 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C错;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地区-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错;故选A。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或低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点之间的海拔高度之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人口众多,面积广大,民族多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面4-5小题。4.下列界线为我国人口分布分界线的是( )A.黑河--腾冲 B.秦岭--淮河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4.A 5.C【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东侧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侧人口密度小、人口少,A符合题意;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排除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排除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排除D。故选A。5.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东南地区不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①汉族分布特点:遍布全国各地。②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③总体分布特点: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读“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6-7小题。6.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A.主要经过东部沿海的省份 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C.位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D.主要经过人口密度较小的区域7.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答案】6.A 7.C【解析】6.读图可知,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从广东(1至3月)到内蒙古(8至9月)所经过的区域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地形以平原、丘陵和高原为主,B错误。东部沿海省区都属于汉族集中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集中区,C错误。经过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人口稠密区,D错误。故选A。7.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知,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C正确。地形、降水对花期影响小,A和B错误。市场对花期无影响,D错误。故选C。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南北之间气候差异大,尤其是冬季时南北气温差异大,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我国农业带多样,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8-10题。8.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在( )A.秦岭—淮河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C.黑河—腾冲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9.下列传统民居中,位于图中丙地区的是( )A.水乡 B.窑洞C.蒙古包 D.四合院10.图中春耕开始时间自南向北由2月推迟到5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差异 D.人们习惯【答案】8.A 9.C 10.A【解析】8.读图可知,甲区域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甲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甲丙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为界,大致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丁与其它分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界;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根据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9.读图可知,A图是水乡景观图,位于南方地区,即上图中的乙;B图是窑洞,位于北方地区,即上图中的甲地;丙图是蒙古包,位于西北地区,即上图中的丙;D图是四合院,位于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故选C。10.我国南北的纬度跨度广,一月份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春耕季节,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故春耕活动是自南向北推迟,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故A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把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气温的差异体现了南北差异,降水体现了东西差异,人们的饮食、住房,服饰等都相应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读“广州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A.①—广州—南方地区 B.②—拉萨—青藏地区C.③—乌鲁木齐—西北地区 D.④—北京—北方地区12.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mm等降水量线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④所在区域气温日较差大,种植业为河谷农业【答案】11.C 12.D【解析】11.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广州位于南方地区,故A错误。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拉萨位于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B错误。③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故C正确。④地是高原山地气候,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北京位于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12.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耕地多为旱地,故A错误。南方地区以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800mm等降水量线,故B错误。西北地区以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荒漠, 故C错误。青藏地区以④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大,热量是限制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故D正确。故选D。四大地理分区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大,根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一些重要地理界线图,完成下列13-15小题。13.我国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的界线B是( )A.黑河—腾冲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C.秦岭—淮河一线 D.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4.下列关于界线B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B.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C.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1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 C.降水量 D.人口分布【答案】13.C 14.A 15.C【解析】13.读图可知,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A错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故B错误;界线B为①北方地区与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故C正确;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D错误。故选C。14.读图可知,界线B为①北方地区与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该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选A。15.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③西北地区的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划分依据是降水量的不同,北方地区离海近,降水更丰富,西北地区由于离海远,降水少,故选C。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和④青藏地区。二、解答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B____气候;D____气候;(2)图中C处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温度带)、____(干湿地区)(3)B和C的分界线大致通过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写出1条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4)B、E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其原因是____;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E区域的河流以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答案】16.(1)亚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2)暖温带 半湿润区(3)秦岭 淮河 1月0℃等温线经过线等(4)E 海拔高、气温低 B(5)C 外【解析】16.本题以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及重要的分界线为材料,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1)由图可知,图中B是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图中C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3)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C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该分界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4)B、E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主要位于青藏地区的E地,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年降水量较多的濒临海洋的B地。(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C地;E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外流河为主。17.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周宣传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下图是1977-201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977-2017年,我国( )(双项选择)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C.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长 D.人均粮食2017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左图是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图,右图是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这里1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年降水量大于________mm。东北平原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夏季具有________的气候特点,适应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3)袁隆平团队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 B.沙漠区的阿克陶县---研究水稻的抗旱性C.季风气候区的温州市---研究水稻的抗寒性 D.海边的青岛市---研究水稻的耐热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江西省千烟洲由于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今日,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千烟洲变的山清水秀,生机勃勃,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下图是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示意图。(4)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千烟洲新增加的农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鱼塘提供的稳定水源使水稻种植每年从一季增加到两季。(5)说出千烟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________。【答案】17.(1)AD(2)南方 0℃ 800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B(4)渔业 畜牧业、林业(5)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等。【解析】17.本题以我国粮食安全为切入点,涉及我国的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从1977年的9.5亿至2017年的13.9亿,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A对;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在减缓,B错;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持续增加,在波动上升,C错;我国人均粮食2017年时为477千克/人,比世界平均水平高,D对,故选AD。(2)我国有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四大地理区域,由图可知,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湿润区。东北平原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具有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适应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3)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应该研究水稻的抗寒性,A错;沙漠区的阿克陶县,气候干旱,应该研究水稻的抗旱性,B对;季风气候区的温州市,降水不稳定,应该研究水稻的节水性,C错;海边的青岛市,盐碱化严重,应该研究水稻的坑盐碱性。故选B。(4)由图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千烟洲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千烟洲变的山清水秀,生机勃勃。新增加的农业部门有渔业、畜牧业、林业等。同时鱼塘提供的稳定水源使水稻种植每年从一季增加到两季。(5)由图文材料可知,千烟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有,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的收入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精优课件+作业】.pptx 6_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过关练习)【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精优课件+作业】(原卷版).docx 6_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过关练习)【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精优课件+作业】(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