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观察种子发芽情况,会有什么发现?2.比较各组实验结果,又会发现什么?观察种子发芽情况(1.土壤因素)1号组:有土壤2号组:无土壤刚种下1天3天对比观察,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组别 1天 3天1号组(有土壤)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2号组(无土壤)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333030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观察种子发芽情况(2.温度因素)1号组:常温2号组:低温刚种下1天3天对比观察,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组别 1天 3天1号组(常温)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2号组(低温)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333003种子发芽需要适宜温度观察种子发芽情况(3.水分因素)1号组:有水2号组:无水刚种下1天3天对比观察,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组别 1天 3天1号组(有水)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2号组(无水)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1号组(有水)2号组(无水)水分333003种子发芽需要水分观察种子发芽情况(4.光照因素)1号组:有光2号组:无光刚种下1天3天对比观察,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组别 1天 3天1号组(有光)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2号组(无光)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特别长,长出叶。1号组(有光)2号组(无光)333030种子发芽不需要光照观察种子发芽情况(5.空气因素)1号组:有空气2号组:无空气刚种下1天3天对比观察,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组别 1天 3天1号组(有空气)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长出根。 根变长了,长出叶。2号组(无空气)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1号组(有空气)2号组(无空气)空气333003种子发芽需要空气1.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2.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有什么发现和收获?这两个数据怎么解释?查阅资料,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一是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充足的水分。一般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重量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一定的空气。1. 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2. 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而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1.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花盆里,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2.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3.其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否和绿豆种子一样?可以怎样证明?检测练习:1.绿豆发芽实验设计检测练习:1.绿豆发芽实验设计检测练习:2.你能猜测他们做的是绿豆种子和什么因素的实验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