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考点——版块】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版块考点记忆大全——经济建设(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角度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⑦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本经济制度角度1.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5.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22考点——版块】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版块考点记忆大全——文化建设(三)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教育角度1.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重要性)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5.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6.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7.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做法)8.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9.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要性)中华文化角度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②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角度1.文化自信的内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背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法)(2021.4)传统美德角度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3.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4.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5.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如忠于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信守法、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做法)民族精神角度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3.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4.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组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②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6.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7.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8.井网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9.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0.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1.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12.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坚初不拔、敢于胜利。13.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4.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15.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16.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17.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18.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澘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9.“三牛”精神:孺子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②拓荒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③老黄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做法)文明交流角度1.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3.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4.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5.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6.对待世界文化,要尊重差异,平等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习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