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 下册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16.1 磁体与磁场【设计理念】:本节课是第十六章电磁转换的开篇,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认识磁体、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探究任务是用小磁针和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需要培养学生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的科学思维,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模型法,得到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概念,知道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流程图如下:【教学资源】:小磁针、铁屑、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玻璃板、细线、回形针、大头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磁体、磁极、磁化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活动,知道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的模型,知道磁场方向的规定。【教学重难点】: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教学过程】:引入:小魔术——教师衣袖内藏一块磁体,不接触就让小磁针随着手的运动而运动。猜一猜是什么原因?模块一:磁体活动一:请利用磁铁和一些器材试一试寻找与磁有关的现象有哪些?器材:条形磁体2根,铜块、铁块、铝块、硬币、一些大头针、小车两辆、硬纸片,一枚小磁针等。交流:磁性:可以吸引铁钴镍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极: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指向性:悬挂的磁体静止时磁体始终一端指向南,一端指向北。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化:一个原本不具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模块二:磁场问题:当磁体不与回形针接触时,磁体对回形针仍然有力的作用吗?生:有!教师演示用嘴向纸条吹气,看到纸条飘动问题:纸条受力,施力物体是谁?生:空气教师:虽然空气看不见,但是看到纸条的飘动,我们推测嘴里吹出的空气给纸条施加了力的作用。磁体和回形针没有接触,但仍有力的作用,我们推测它们之间说不定也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我们把这种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的物质称为磁场。活动二: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教师手举纸条,面向学生吹气,纸条受到的力指向哪个方向?生:指向我们。教师手举纸条,面向学生,邀请一个学生吹气,纸条受到的力指向哪个方向?生:指向老师。空气给纸条施加力的方向,我们通过纸条的弯曲方向可以显示。那么磁体周围磁场的方向,我们用什么方法显示呢?生:通过小磁针指向使小磁针靠近磁体周围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将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不同地方,小磁针所指方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场的力的方向不同。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刚才我们在磁体周围不同位置放置了一些小磁针,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知道了这些位置磁场的方向,但如果我要知道磁体周围整个磁场的分布,这些小磁针够不够?生:不够师:磁体周围有多少个点?生:无数个师:由于空间有限,放不下无数个小磁针。我们可以采取在磁体周围撒铁屑的方法,铁屑分布在磁体周围,铁屑本身没有磁性,由于被磁体磁化,相当于许许多多个小磁针。活动三: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在条形磁体上方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模块三:磁感线磁感线:按照铁屑排布情况和N极所指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曲线。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发出,回到S极。2.磁场强弱——磁感线疏密;磁场方向——切线方向。读一读:地磁场小结与评价:1、用磁体将一根钢针磁化。你能用实验的方法鉴定出这根钢针的哪一端是N极吗?2、最底下磁环的下底面是N极,请标出各环的S极。3、磁体旁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方向如图所示。试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极和S极。【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