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 怎样认识力知识点一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方式:一是直接接触作用,二是间接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只要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肯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发生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例1 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C.壁虎可以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D.撑竿跳高时运动员把竿压弯解析: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项A符合题意;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是形状发生变化,与运动状态无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壁虎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撑竿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状态无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A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例2 在①划船;②举重;③游泳;④篮球这些体育项目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①③和④ D.①和③解析:①划船时人利用浆对水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浆和船也施加了力,使船前进。②举重时,人对杠铃施加了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③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④打篮球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只有①和③。答案:D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的三要素中,如果有一个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但即使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它们的作用效果也不一定相同。例3 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大小相同B.方向相同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D.三要素相同解析:用力提水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水桶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同时水桶给手一个竖直向下的一个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力的三要素不同。答案:A易错点 搞不清力的概念辨析造成错误搞不清力的概念,特别是相互作用力而出现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力具有以下特点:(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3)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作用力为推力,则墙对小孩的作用力也一定是推力,绝不会是其他性质的力。例4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解析:本题容易错选A、B、C,错解的原因对题目的要求不明确。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哪个物体只对其他物体施力而不受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是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因此A和B选项是错误的;要判断是否有力的作用,必须判断两物体间有没有发生作用,而不是看它是否接触。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也是错误的;力的作用一定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即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