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公民基本义务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公民基本义务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4-1公民基本义务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1)本课与第三课公民权利呼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既要维护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公民基本义务是开启依法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 本课介绍了宪法规定的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阐述了履行义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增强义务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感。 (2)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3)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体会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初中学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公民权利已有所了解,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本节课选取的基本义务的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后应达成的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1)通过图片材料分析知道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说出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4.课时安排:1课时5.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探究法
6.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遵守宪法法律。 学习难点:维护国家利益。
7.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阅读分析P4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受教育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个人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四幅图片呈现人民在社会生活中不同领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知公民在不同领域应尽的义务,体会履行这些义务对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P47-53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教师活动 出示问题: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2.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 3.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公民应怎样遵守宪法和法律? 5.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些? 6.我国兵役法对兵役制度有哪些规定?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6分钟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多媒体出示“中外名胜古迹乱涂乱画”图片,思考: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3.公民应怎样遵守宪法和法律? 总结: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3.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活动二:多媒体出示:战乱国家人民生活前后的对比图片。思考: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些方面? 总结: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活动三:P49-50“探究与分享”,查找:国家安全法相关规定,补充完整。 总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应该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活动四:阅读分析P50-51“探究与分享”,思考:1.从王凯的故事里,你体悟到公民依法服兵役有何重要意义?2.我国兵役法对兵役制度有哪些规定? 总结: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活动五:阅读分析P52“探究与分享”,思考:1.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2.你赞同男孩还是女孩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总结:1.(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国家来说,流失了税款,减少了财政收入;对李某来说,会构成违法行为,需要补交税款和滞纳金、接受罚款,会造成个人信誉受损失去他人的信任等. 2.赞同女孩的观点。税收关系你我他。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服务;税收还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享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课堂总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的知识内容。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劳动和受教育。 (6)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巩固练习:材料题分析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间展开讨论,回答问题,学习新知。并在书中做好标注。 学生对比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在书中做好标注。 学生阅读查找材料,将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讨论交流,感知义务具有强制性,不履行义务就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同时增强我们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的意识。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感知税收的强制性,树立依法纳税光荣的观念,增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生练习,学以致用。设计意图:学生在整体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文字材料并得出正确认知的能力。
8.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公 民 基 本 义 务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P53拓展空间,设计关于宪法公民基本义务的知识竞赛题。 10.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教学中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11.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在教学中,选取和学生生活相关和社会时政热点等相关资料,引起学生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12.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习评价1:通过图片材料分析,学生能总结出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学习评价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能说出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