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温州期中)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没有彻底学习西方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答案】D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宗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最终失败。题干材料中的“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段话说明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021八上·温州期中)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到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尽一国之力。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黄埔军校
【答案】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如果是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国家遭到列强入侵,决定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最有可能进入京师同文馆。
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
B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不符合题意;
C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符合题意;
D项黄埔军校是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掌握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相关知识。
3.(2021八上·温州期中)鸦片战争后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口岸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由被动到主动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C.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完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都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基本都属于长江沿岸靠港口城市。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明确列强侵略势力是有由东南沿海逐步深入到中国腹地的。
4.(2021八上·温州期中)有学者提出:“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这表明该学者认为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
C.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D.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变革
【答案】A
【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思想的巨浪”可知,反映了戊戌变法思想启蒙的作用。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5.(2021八上·温州期中)《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言论表明(  )
A.中国已完全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中国官员”,这都充分说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6.(2021八上·温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 ②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③都是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④都建立了与清廷相对立的政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①③ 正确。都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义和团运动没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故②④错误。
C项①③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面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中,少数民族分布个数最多的是(  )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黑龙江
【答案】C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是云南省,故C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属于容易题。
(2021八上·温州期中)观察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回答问题。
8.上图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有黄河干流流经的省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9.上图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  )
A.戈壁荒漠,绿洲点点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答案】8.B
9.A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
8.根据所学可知,甲是浙江,乙是山东,丙是云南,丁是新疆。黄河流经的是山东省。
故答案为: B
9.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符合题意;B是内蒙古自治区,C是黄河高原的特征,D是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 A
10.(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关于浙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国东南,东临东海; ②主要地形类型有丘陵和平原;
③简称浙,省会杭州; ④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③的说法符合浙江。浙江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浙江的气候,属于容易题,用排除法即可。
二、非选择题
11.(2021八上·温州期中)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见证了晚清的风雨飘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尽屈辱】
材料一:
【A条约】“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B条约】“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满目伤痕】
材料二:“在120多年前,一群强盗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扑进紫禁城,开始疯狂掠夺城中的各种珍宝,连陈设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铜缸也不放过。强盗们用刺刀刮铜缸上的金子,直至缸体的鎏金层严重剥落。这些刺刀伤痕,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
(1)面对强敌,坐在紫禁城的统治者们作出了艰难的决策。请依次写出上述A、B条约的名称,并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它们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这些最深的伤痕”源于哪一事件 为什么说它们“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
【答案】(1)A:《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1)由材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材料“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根据材料二中的“在120多年前,一群强盗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扑进紫禁城,开始疯狂掠夺城中的各种珍宝,连陈设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铜缸也不放过。强盗们用刺刀刮铜缸上的金子,直至缸体的鎏金层严重剥落。这些刺刀伤痕,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可知“这些最深的伤痕”源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答案为:(1)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12.(2021八上·温州期中)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艰难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业救国】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前期 后期
工厂名称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电报总局 汉阳铁厂
建立时间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72年 1880年 1880年
【感悟启示】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它却揭开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感悟启示】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它却揭开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1)根据材料一,说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批评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并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探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1)变化:前期以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企业为主。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原因: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废除封建专制体制,谋求制度变革(或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3)原因:不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两点即可)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等。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由“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表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前期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工业为主。第二小问,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二“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的奏折中曾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认为洋务运动带来的‘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这种只是‘小变’”,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是认为洋务运动带来的“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他认为“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乃是凿破封建政治体制,是“全变”,认为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的“强国”应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可归纳出不符合中国国情;根据“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可归纳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第二小问启示,是开放性题目,符合史实,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国富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
故答案为:(1)变化:前期以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企业为主。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原因: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废除封建专制体制,谋求制度变革(或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3)原因:不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两点即可)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探索相关知识的掌握。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3.(2021八上·温州期中)读诗词和“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材料三: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词描写了红军长征时曾渡过的长江水系,这条河流流经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单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填空)
(2)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气候。(填空)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图,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河流流向和气候有什么影响?
【答案】(1)青藏;四川
(2)亚热带季风
(3)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影响: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考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青藏高原 、乙是四川盆地。
(2) 根据题意,乙地是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影响: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点评】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内,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其携带的泥沙由于水流变缓而沉积下来,形成广大的冲积平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温州期中)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没有彻底学习西方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2021八上·温州期中)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到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尽一国之力。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黄埔军校
3.(2021八上·温州期中)鸦片战争后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口岸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由被动到主动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C.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完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2021八上·温州期中)有学者提出:“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这表明该学者认为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
C.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D.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变革
5.(2021八上·温州期中)《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言论表明(  )
A.中国已完全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2021八上·温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 ②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③都是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④都建立了与清廷相对立的政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面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中,少数民族分布个数最多的是(  )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黑龙江
(2021八上·温州期中)观察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回答问题。
8.上图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有黄河干流流经的省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9.上图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  )
A.戈壁荒漠,绿洲点点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10.(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关于浙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国东南,东临东海; ②主要地形类型有丘陵和平原;
③简称浙,省会杭州; ④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1八上·温州期中)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见证了晚清的风雨飘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尽屈辱】
材料一:
【A条约】“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B条约】“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满目伤痕】
材料二:“在120多年前,一群强盗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扑进紫禁城,开始疯狂掠夺城中的各种珍宝,连陈设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铜缸也不放过。强盗们用刺刀刮铜缸上的金子,直至缸体的鎏金层严重剥落。这些刺刀伤痕,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
(1)面对强敌,坐在紫禁城的统治者们作出了艰难的决策。请依次写出上述A、B条约的名称,并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它们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这些最深的伤痕”源于哪一事件 为什么说它们“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
12.(2021八上·温州期中)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艰难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业救国】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前期 后期
工厂名称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电报总局 汉阳铁厂
建立时间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72年 1880年 1880年
【感悟启示】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它却揭开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感悟启示】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它却揭开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1)根据材料一,说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批评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并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探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13.(2021八上·温州期中)读诗词和“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材料三: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词描写了红军长征时曾渡过的长江水系,这条河流流经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单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填空)
(2)材料三地形剖面图中“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气候。(填空)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图,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河流流向和气候有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宗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最终失败。题干材料中的“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段话说明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答案】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如果是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国家遭到列强入侵,决定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最有可能进入京师同文馆。
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
B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不符合题意;
C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符合题意;
D项黄埔军校是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掌握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相关知识。
3.【答案】B
【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都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基本都属于长江沿岸靠港口城市。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明确列强侵略势力是有由东南沿海逐步深入到中国腹地的。
4.【答案】A
【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思想的巨浪”可知,反映了戊戌变法思想启蒙的作用。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5.【答案】D
【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中国官员”,这都充分说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6.【答案】C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①③ 正确。都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义和团运动没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故②④错误。
C项①③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7.【答案】C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是云南省,故C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属于容易题。
【答案】8.B
9.A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内容,难度适中。
8.根据所学可知,甲是浙江,乙是山东,丙是云南,丁是新疆。黄河流经的是山东省。
故答案为: B
9.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符合题意;B是内蒙古自治区,C是黄河高原的特征,D是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 A
10.【答案】A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③的说法符合浙江。浙江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浙江的气候,属于容易题,用排除法即可。
11.【答案】(1)A:《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1)由材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材料“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根据材料二中的“在120多年前,一群强盗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扑进紫禁城,开始疯狂掠夺城中的各种珍宝,连陈设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铜缸也不放过。强盗们用刺刀刮铜缸上的金子,直至缸体的鎏金层严重剥落。这些刺刀伤痕,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伤痕”可知“这些最深的伤痕”源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答案为:(1)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12.【答案】(1)变化:前期以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企业为主。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原因: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废除封建专制体制,谋求制度变革(或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3)原因:不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两点即可)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等。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由“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表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前期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工业为主。第二小问,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二“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的奏折中曾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认为洋务运动带来的‘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这种只是‘小变’”,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是认为洋务运动带来的“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他认为“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乃是凿破封建政治体制,是“全变”,认为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的“强国”应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可归纳出不符合中国国情;根据“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可归纳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第二小问启示,是开放性题目,符合史实,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国富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
故答案为:(1)变化:前期以军事工业为主,后期以民用企业为主。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原因: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废除封建专制体制,谋求制度变革(或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3)原因:不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远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两点即可)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探索相关知识的掌握。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3.【答案】(1)青藏;四川
(2)亚热带季风
(3)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影响: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考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青藏高原 、乙是四川盆地。
(2) 根据题意,乙地是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影响: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点评】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内,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其携带的泥沙由于水流变缓而沉积下来,形成广大的冲积平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