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恐龙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折《恐龙世界》是湘教版美术三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采用记忆或想象的方式,表现恐龙的基本形体,突出其主要特征,并添画环境。目的是通过描绘恐龙,感受它的造型美、肌理美,初步学习想象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敢于表现、以及尝试合理组织画面的能力。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想象绘画转型期,本课的内容正好适合他们的需求,既具有趣味性,又不乏新的绘画技巧的渗透。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乐此不疲”,在上课的过程中设计一定的“留白”,更有助于他们在想象表现中创造出新的表现方法。三、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是美术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说”中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在看一看、猜一猜活动中学习,这样的课堂他们非常喜欢。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和对比学习中,感受、发现恐龙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体会用不一样的表现方法去描绘恐龙的乐趣,将活动和学习融于美术课堂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快乐中让绘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外形和主要特征,初步掌握描绘恐龙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观察分析,描绘一张以恐龙主题的绘画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恐龙的外形美,勇于探索恐龙奥秘,保护动物多样性,珍爱生命。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运用基本型概括、轮廓勾勒法表现恐龙的基本形态,并尝试装饰作品。难点:如何概括、勾勒不同的恐龙外形特征。六、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欣赏一段小视频师: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很多恐龙,老师,这是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出示课题“恐龙世界”1.明确学习目标,展示教师范画,激发学习兴致。2.学生质疑:我们如何描绘一幅生动的恐龙作品?3.学生自主发言。小结描绘恐龙的三大秘诀:首先,要了解恐龙并仔细观察,其次,掌握描绘方法,最后装饰丰富作品。秘诀一:了解恐龙师:请说一说你对恐龙有哪些了解呢?生: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多年前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二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代,大约在6500年前的白垩纪灭绝。恐龙是爬行类和鸟类的祖先,有肉食恐龙、植食恐龙和杂食恐龙。恐龙有的身躯庞大,有矫健的四肢和长长的尾巴。小结:大家对恐龙非常了解。二)师生交流,初步感知师:恐龙己经灭绝,我们为什么能在视频、漫画中再次看到它的形象呢?1.感知恐龙结构通过观察化石和复原图,观察对比学习,初步感知基本形态。2,通过视频了解基本分类和外形特征从外形观察恐龙发现共同点,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不同点:体格的大小,各部位的形状和肌理等不同小结:在动物的世界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因此,每一种恐龙都要有保护自己的武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征鲜明的恐龙。(三)仔细观察,探究方法秘诀二: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1 )猜一猜活动,抓主恐龙的主要特征根据局部特征,猜一猜是哪种恐龙,它用什么保护自己?(2)尝试基本型概括法画恐龙观察蜿龙,你发现蜿龙有什么特征,可以用哪些形状概括?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示范描绘一只蜿龙。学生选择相同或不同的恐龙,尝试用基本型概括组合法描绘一只熟悉的恐龙。(3)轮廓勾勒法教师用轮廓勾勒法,示范描绘霸王龙。注意:突出锋利的牙齿、粗壮的后腿和锋利的爪子小结:你习惯哪种方法呢?请根据画面需要,描绘一只自己喜欢的恐龙,最好能添画一个场景。欣赏学生有趣的恐龙作品,恐龙生蛋。(四)添画细节,装饰作品秘诀三:适当装饰丰富作品。1.恐龙外形的肌理表现恐龙的表皮有哪些纹理,是哪种颜色?根据考证:纹理和色彩很难考证,但肉食性恐龙颜色可能较深,草食性恐龙颜色丰富,有的甚至会变色,和变色龙相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和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来描绘。2、恐龙生活环境的描绘:蕨类植物、各种树木、高山等(五)展示评价每一幅作品,无论造型简单与复杂,线条流畅与粗糙,有慧眼的同学总能发现它的美。I .小组合作,组内互评,推荐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展示给大家。2.大家猜一猜、说一说,推荐的理由。恐龙的外形特征、肌理、色彩和装饰等进行评价。(六)拓展延伸1.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恐龙作品,了解表现恐龙的多样性。2.恐龙灭绝说:火山爆发说、彗星撞击说、气候突变说、大陆漂移等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恐龙的确消失了。不论是哪种火绝方式,我们都无法想象灭绝的那一天是多么的残忍。即便是庞大的恐龙家族,但在天灾面前,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3.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己经灭绝,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它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4.小结恐龙这一神奇的动物虽然己经灭绝,但关于它的奥秘还有很多,至今人类没有找到答案,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思索恐龙的奥秘,敬畏生命,感恩自然!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倡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七、板书设计:恐龙世界头教师示范教师范画学生颈结构 躯干四肢尾巴八、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课后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针对今天的这节课进行如下反思:《恐龙世界》是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目的是通过描绘恐龙生活场景,学习多种描绘恐龙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关注恐龙世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表现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协调能力。本课学生是第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基本型概括法和轮廓勾勒法进行恐龙场景创作,对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都是一种挑战,可以说是有难度的一节创意课。恐龙的类型各中各样,尤其是恐龙的外形,外形变化十分丰富。虽然同学们都很了解恐龙,但是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过,更没有注意到它的美感。通过本节课学习,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体验发型不同所体现出的头发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动物的外形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效果:1.以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美术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要强调愉悦性。本课运用“视频、猜一猜”的游戏创设情境,并贯穿全课,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熟悉的恐龙描绘,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大胆表现,自山创作。可以看出学生是快乐的、自主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我始终坚持“快乐教学”的思想,并坚信学生只有在感受到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2.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疑难。在新知学习环节,我通过欣赏设问、老师讲解、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自主交流、示范引领、预设问题、对比分析、实践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了本课重点。另外,老师的现场示范和“有困难举手示意”环节也使本课的难点得到突破。3.欣赏交流,展示评价,提升素养。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角性,在佳作欣赏中让学生去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提升美术素养。本课我设计了两个轮次的欣赏环节,从有趣的学生作品再到自己的作品欣赏,让学生的视觉需求得到满足,潜移默化中美术素养得到提升。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我认为在以下几点做的还不够扎实,还需要改进:1.优秀学生作品我是在学生作画的时候展示的,只是给予孩子们参考并没有引导他们欣赏分析,如果加上这个环节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些。2,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学生美术技能技法的训练,注意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