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课件)(共6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课件)(共69张PPT)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学习目标
  1.理解科学的探索和求真精神,认识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
  2.理解科学的实践和创造精神,认识科技能够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3.理解科学的人文精神,辩证地看待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懂得科技既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也会带来危害,只有善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
参考资料
1.哥白尼简介
  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曾在波兰和意大利的大学学习,研究数学、天文学、法学和医学。最大成就是以科学的“日心说”否定在西方统治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2.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历任比萨大学、帕多瓦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星际使者》《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等。
结构图示
板块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6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一批有识之士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活动园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个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伽利略及其制作的望远镜
哥白尼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教会要他放弃学说,但他仍坚持新天文学说,因此遭到终身监禁。
请仔细阅读两位科学家的故事,根据故事填写表格。
姓名 贡献 意义
哥白尼
伽利略
  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哥白尼和伽利略为追求真理付出了什么?仔细思考:从两个人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
通过阅读故事,我知道伽利略因为证明了新天文学说,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并且因为坚持新天文学说,遭到终身监禁。
哥白尼敢于挑战“地心说”,为了“日心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我觉得他是一个勇敢且意志坚定的人。
通过阅读故事我知道,哥白尼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
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但仍坚持新天文学说。我觉得他是一个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和不怕牺牲的人。
  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伟大航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哥伦布航海。之后,其他一些航海家也积极开辟新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洋流进行航行。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阅读“活动园”内容,填写表格。
姓名 航行时间 成就
郑和
麦哲伦
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讲讲航海家的故事。
  我讲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5世纪初,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我讲讲麦哲伦的故事。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横渡太平洋。虽然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依然继续向西航行,最终回到了西班牙,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我还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1492年8月,哥伦布率三艘船和水手从巴罗斯港启航,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巴哈马群岛,继而航行到古巴、海地等岛,后来又三次西航,抵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中、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带。
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关于人的起源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达尔文
  达尔文“进化论”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
板块二:科技改变世界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200多年前,蒸汽机的改进,结束了人们只能使用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蒸汽机提供的新动力,极大地促
进了生产、生活的发
展。人类社会由此进
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阅读角
  100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由以蒸汽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代跨入以电力为
标志的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代。
蒸汽机(模型)
19世纪的有轨电车
  进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阅读角
原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请阅读“阅读角”的内容,试着填写表格
时间 科技活动 作用 意义
200多年前 改进蒸汽机 提供新动力 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100多年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 ——
联系现实生活或查阅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发现与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汽车改变了我们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它可以载着我们飞快地到达想去的地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运送货物,大大节省了人力。
  我还知道,电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有人说它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还有人说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话、手机揭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他人的声音,相互交流,传递信息。
通过查资料我知道,塑料的发明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塑料无疑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目前塑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工程、计算机等各行各业之中。
人类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活动园
  蒸汽机发明后得到了广泛应用。请结合以下材料,说说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蒸汽机的应用
火车
早期的纺织车间
采矿业
……
阅读“活动园”内容,填写表格。
蒸汽机的应用
结合蒸汽机的应用,说说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蒸汽机的应用推动纺织业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它曾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
  蒸汽机在采矿业中代替了人的劳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蒸汽火车发明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阅读角
爱迪生与电灯泡
  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只受过三个月的正规教育,但是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机会自学科学知识。在研制电灯时,为了寻找耐用的灯丝,他曾经试用了棉线、木条、稻草、麻绳、马鬃、胡须等多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1879年,爱迪生成功研制出耐用的白炽灯泡。后来,他又建设发电厂,架设电网,让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电灯。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姓名 事迹
爱迪生
阅读故事,填写表格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此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和同学分享一下。
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发,还可以讲其他科学家的故事。
  我知道瓦特的故事。
  瓦特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研究问题。有一天,瓦特正在炉旁烧水,当水沸腾时,蒸汽便把壶盖顶了起来。他把壶提下来,壶盖就落下去了。这种现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想:如果让壶里的蒸汽增加几千倍、几万倍,力量一定很大……他的这个想法十分可贵,为他后来改良蒸汽机打下了基础。
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具有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不断尝试、不断实践的精神。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娱乐、交流的新平台。
移动支付
智能机器人在分拣包裹
网络教育
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说说互联网技术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我知道交水费、电费不必出门去交,在网上缴费非常方便。
饿了我们不必去饭店,在家里点外卖,外卖小哥很快就会把食物给你送来。
我知道通过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就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可以上网课。
活动园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
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请选择其中一项,
查找相关资料,描述其成就,并说一说其背后的故事。
  我国的天眼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我想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一下。
结合资料,讲讲科技成果背后的故事。
  我来讲讲天宫二号的故事。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4次交会对接,成功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我来讲讲我国的天眼。它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它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就曾对外公布,FAST当时探测到的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
  农药在除虫灭草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农作物造成污染。
  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科技成果名称 好处 烦恼
农药
电子产品
  找一找身边类似的例子,说说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烦恼。
给我们带来了烦恼的科学技术
  我知道电脑、电视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影响了我们的视力。
  我还知道塑料制品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白色垃圾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我知道汽车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汽车尾气污染了环境。
  科学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参与科技政策的研制。
  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有效措施:一方面,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公众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2007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人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畅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底……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板块三:科技让梦想成真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人类在更广阔的空间探索……
按上面的内容填写表格。
时间 人物(单位) 国家(地域) 取得成就
欧洲航天局
1783年
物理学家
查理
法国
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从人类“飞天” 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科学技术促成了人类的“飞天”梦想,从中我感受到了科技力量的强大。
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类为了“飞天”梦想不断努力探索,从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坚持不懈的精神。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中国的航天梦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航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中国宇航员在太空漫步
概括说说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列举几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导航卫星全球组网等。
说说我国航天技术的应用。
  我国航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我们应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技帮助我们将梦想变成现实,让世界更美好!
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有哪些收获?
活动园
  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为“科技活动周”。它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深受人们喜爱的全国性科普活动。
  在参观“科技活动周”的展览时,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令我大开眼界,激发了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我国的“科技活动周”。
  2020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科学战疫 创新强国”为主题,主要展示科技战疫成效,展示科技创新成就,体验美好生活活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科技活动周从2001年起至2020年止已连续举办20届,它是我国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周”是我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有哪些收获?
  在2020年的“科技活动周”中,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并走进了“科学之路·科普课堂” 。
  我参加过发明创造科普宣讲活动。我知道了发明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注意观察生活。
  我参加过环保科普活动。我知道了“噪声污染”“白色污染”“黑色污染”等指的都是什么。
课外拓展
◆科技活动周历届主题
2001年——科技在我身边 2002年——科技创造未来
2003年——依靠科学 战胜非典 2004年——科技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
2005年——科技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 2006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7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8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9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0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1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年——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3年——科技创新 美好生活 2014年——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
2015年——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 2016年——创新引领 共享发展
2017年——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2018年——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
2019年——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 2020年——科学战疫 创新强国
课外拓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 ——徐特立
科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和最需要的东西。 ——契诃夫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叶剑英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与科学相关的名人名言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1.(  )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
 A. 伽利略
 B. 布鲁诺
 C. 哥白尼
 D. 瓦特
C
2.19世纪中叶,( )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
人类自身的看法。
A. 伽利略
B. 爱迪生
C. 达尔文
D. 瓦特
C
3.200多年前,( )的发明和改进,结束了人们只能使用人力、畜
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
A.太阳能
B.计算机
C. 电力
D.蒸汽机
D
4.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 )定为“科技活动周”。
  A. 5月的第三周
  B. 4月的第二周
  C. 6月的第三周
  D. 5月的第二周
A
1.科学技术只会给人们带来好处,没有坏处。(  )
2.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
3.我国为了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制定了法律。(  )
4.我国的天眼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
二、判断对错。
×
×


登上月球
三、看图,连线。
登上月球
飞机试飞成功
氢气球首次载人飞行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9年5月,北斗二号系统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
1.请你介绍一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
2.读了这几段文字,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断发展与进步,已经迈入全球时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很迅速。
课后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记忆本课的基础知识。
2.把本课习题答案整理在作业本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