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实验满分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实验满分突破

资源简介

2022高考实验满分突破
知识点一 常考仪器
仪器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且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特别注意:①当固体熔点高于分解温,②高温下普通玻璃易软化,所以需要改换成石英玻璃
坩埚 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特别要注意:刚玉、石英、陶瓷等坩埚不可以加热碱性固体,改用铁、银坩埚
三颈烧瓶 用做反应器 三颈口一般放置温度计、冷凝管、分液漏斗、搅拌器等。一般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烧瓶 用于蒸馏、分馏装置 注意与圆底烧瓶的区别,有支管口
分液漏斗 ①球形分液漏斗用于随时添加液体 ②梨形分液漏斗用于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萃取分液 ①注意活塞不得渗漏 ②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A:球形冷凝管 B:直形冷凝管 组装蒸馏或分馏装置,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用于液体回流 ①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蒸气,斜着放置 ②球形冷凝管常用于液体回流,竖着放置 ③蒸气流的方向与冷却水流的方向相反
洗气瓶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其中广口瓶可换作大试管或锥形瓶 ①一般选择能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剂 ②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 ③气体的流向为A进B出
干燥管 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干燥剂为粒状,常用CaCl2、碱石灰 ①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 ②一般为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U形管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不可装液体干燥剂
容量瓶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③容量瓶没有“0”刻度,只有一条刻度线,液面达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即为容量瓶的容量值
A为酸式滴定管(橡胶管) B为碱式滴定管(玻璃塞) 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精确度为0.01 mL)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0”刻度在上 ③A用于量取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B用于量取碱性溶液
特别提醒: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2)仪器中的标度相关: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但不是最上端)
(3)读数相关:不同量器读数的差别:量筒读到小数点后一位(如9.3 mL),滴定管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如15.10 mL),托盘天平读到小数点后一位(如5.2g)。
知识点二 特殊装置
1、启普发生器(优点:控制反应开始与结束),常用于制备:H2/CO2/H2S/NO
使用注意事项:右边的开关必须保持常开。 使用注意事项:先打开活塞2,液面达到胶塞底部时,关住活塞1,优点:无污染
2、恒压漏斗
作用:(1)平衡气压,使液体可以顺利滴落
(2)抵消因液体加入造成的体积差,减小实验误差(在定量实验中回答这点)
3、防堵塞装置
作用:(1)获得平稳气流/平衡气压
(2)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进行调节气流速度
该装置往往会配合使用一个验堵装置,当玻璃管中产生些易升华的物质,其容易在C中发生堵塞,一旦堵塞,可在长颈漏斗中看到液柱上升;如果要防止堵塞,应该把C管换成粗管,例如。
4、流速控制器
作用:(1)通过观察气泡快慢进行两种气体的比例调节
(2)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该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比如浓硫酸,还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5、连通器
操作:冷却后,通过上下移动水准管,使得水准管与量气管内页面相平,读书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特殊提醒:右管与左边液面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向上提右管,左管的液面也是向上移动的。
6、防倒吸装置
特别提醒:③装置中,左边这根管长短无所谓,但是右边这根管必须是短管
7、保护装置
作用:(1)定量实验中,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水蒸气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
(2)定性实验中,防止外界空气成分进入装置,对某种成分的测定形成干扰,或者防止产生的有毒气体跑到外界造成环境污染
知识点三 试剂的保存
1、试剂瓶的选择
(1)见光易/受热分解物质采用棕色瓶:硝酸、次氯酸、硝酸银、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2)与二氧化硅反应:氢氟酸。HF+SiO2=SiF4↑+H2O
2、瓶塞选择:
(1)玻璃塞不可以用于碱性物质(碱类及水解显碱性物质,常考KOH、NaOH、Na2CO3、K2CO3)
(2)橡胶塞不可以用于强氧化性物质(溴水、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硝酸、浓硫酸
3、试剂保存方法
(1)防氧化:K、Na保存在煤油里,Li保存在石蜡里
(2)防失火:白磷放在冷水中
(3)防挥发:浓氨水、盐酸、硝酸阴凉处保存;液溴采用水液封。
(4)防水解:对于弱离子形成的盐,往往会加些对应的酸/碱防止水解。例如FeCl3中加稀盐酸
知识点四、物质的检验
(1)气体的制备与检测
气体 制备原料 检验特征性质 注意事项
O2 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二氧化锰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H2 锌+稀硫酸 纯净的H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产物只有水
CH4 /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CO 甲酸+浓硫酸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乙烯 乙醇+浓硫酸 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乙炔 电石+饱和食盐水
SO2 亚硫酸钠+70%浓硫酸 铜+浓硫酸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的漂白原理与新制氯水的漂白原理不同
H2S 硫化亚铁+稀硫酸
CO2 稀盐酸+碳酸钙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应注意区别,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NO 稀硝酸与铜 无色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 —
Cl2 浓盐酸+二氧化锰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2有毒,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NO2 浓硝酸与铜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通入水中生成无色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NO2的颜色与溴蒸气相近,NO2溶于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而溴蒸气溶于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HCl 浓硫酸+氯化钠/浓盐酸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HCl极易溶于水,做相关实验时应防倒吸
NH3 氯化铵+氢氧化钙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 NH3极易溶于水,做相关实验时应防倒吸
(2)离子检测
离子 检验方法
Cl-、Br-、I- (1)与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若产生白色、浅黄色或者黄色沉淀,则有Cl-、Br-或者I- (2)Br-还可以往其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CCl4,有机层显橙红色。 (3)I-还可以往其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CCl4/淀粉溶液,有机层显紫红色/淀粉变蓝
SO 先加稀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
Na+、K+ 做焰色反应实验,若火焰为黄色,则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浅紫色,则有K+(特别注意,铂丝不可以用玻璃代替)
NH 先加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热,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则有NH;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产生白烟,则有NH
Fe2+ ①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Cl2,若溶液变红色,则有Fe2+;②滴加NaO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则有Fe2+;③滴加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有Fe2+
Fe3+ ①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有Fe3+;②滴加苯酚溶液,若溶液变紫色,则有Fe3+;③滴加NaOH溶液,若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有Fe3+
CO32- 加入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放出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O3- 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加入铜片,产生气体遇到空气后边红棕色
知识点五 物质的提纯分离
(1)常见气体除杂
气体(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C2H2(H2S) CuSO4溶液 H2S+CuSO4=CuS↓+H2SO4
H2(NH3) 浓硫酸 NH3+H2SO4=NH4HSO4
Cl2(HCl) 饱和NaCl 溶液 HCl极易溶于水,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 HCl+NaHCO3=NaCl+H2O+CO2
SO2(HCl) 饱和NaHSO3 溶液 HCl+NaHSO3=NaCl+H2O+SO2
CO2(SO2) 饱和NaHCO3 溶液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CO) 灼热CuO CO+CuOCu+CO2
CO(CO2) NaOH浓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N2(O2) 灼热铜网 2Cu+O22CuO
CH4(CH2=CH2、 CHCH) 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HCCH+2Br2→CHBr2—CHBr2
知识点六 气体制备流程
气体制备全流程:(容易考察装置连接顺序问题)
鼓起装置——气体制备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物质制备/性质验证——保护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1、鼓起装置:
通常会在一套实验装置最前面部分设置一个鼓起装置,该装置一般通的是惰性气体,其常规有三种作用:
(1)在实验开始之前通气,目的在于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干扰实验。
(2)在定量实验中通气,目在于将装置中的某种气体全部吹入到后续装置中充分吸收,减小实验误差。
(3)在定性实验结束后通气,目的在于将装置中的某种气体全部吹入到后续装置中充分吸收,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2、气体发生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常见组合:固液不加热(双氧水制备氧气)、固液加热(二氧化锰浓盐酸制备氯气)、固固加热(实验室制备氨气)
3、除杂装置
除杂原理:不增不减
常见的几种搭配:见气体除杂表。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文字解释
例如:Cl2(HCl)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HCl,解释:Cl2+H2O H++Cl-+HClO,饱和溶液中,Cl-浓度较大,平衡逆移,减少氯气的损失。
4、干燥装置
(1)常见干燥装置:干燥管(装固体:无水氯化钙、碱石灰、P2O5等等)与洗气瓶(浓硫酸)
(2)干燥原理:酸性干燥剂: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NH3,碱性干燥剂不可以干燥酸性气体HCl、SO2、CO2、HI、HBr,强氧化性干燥剂不可以干燥还原性气体:HI、H2S,无水氯化钙不可以干燥NH3。
5、物质制备/性质验证:常考陌生方程式书写,注意通入气体与容器中的液体。
6、保护装置:
作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形成干扰(氧化、水解、误差)
7、尾气处理装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需要考虑防倒吸问题。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