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生物的“功”与“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四课,在前几课的基础上,学生对微生物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课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的益处和害处,交流消灭细菌的方法,利用乳酸菌自制酸奶等活动展开教学,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功”“过”,此活动的设计为先指出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然后让学生具体分析微生物在每个事例当中的“功”与“过”; 并通过观察苹果腐烂变质的过程,进而思考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从中领会微生物对人类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二个部分, 组织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对待微生物的。这个部分由两个并列的活动组成,其中,第一个活动,呈现弗莱明与青霉素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医疗领域利用微生物 “功” 的一个具体事例;第二个活动,利用图文,组织学生交流人们消灭病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们在生活中消减微生物 “过” 的一些具体事例。第三个部分,组织学生自制酸奶并思考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的原因。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组织学生自制酸奶。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自制酸奶的四个步骤,给学生以丰富指导;第二个活动,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我们是怎样扬“功”抑“过”的,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功”与“过”。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对部分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类型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知晓的微生物多属于致病菌,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微生物是一类对人类有害的生物这一错误概念。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积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因此,本课在教学中重在通过基于事例的交流与辨析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让他们认识到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同时建立起微生物兼有“功”和“过”的观点,并通过亲历制作酸奶的活动过程来体验微生物的繁殖过程,在体验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功”与“过”。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微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微生物对人类“功”“过”的辩证关系。2.知道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并举例说明。如青霉素的发现。3.知道消灭病菌的具体方法。4.了解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科学探究:1.通过自制酸奶活动感受微生物的繁殖和作用,体会一些微生物对人的价值。2.能在自制酸奶活动中反思制作步骤中蕴含的与微生物特性相关的科学原理。3.注重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理性分析、交流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史学习时,能意识到科学家所具有的善于发现、大胆求证、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2.在体验操作时中,乐于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操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成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造福人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以及消灭细菌的方法。并能举例阐述。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看待微生物的“功”“过”,能辩证的看待事物。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师提前自制的酸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一些情况(PPT出示:发霉变质的食物、面包和馒头、豆腐乳、葡萄酒、酸奶、打喷嚏等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觉得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呢?学生交流讨论。(预设:霉菌、酵母菌、醋酸菌、微生物、乳酸菌、感冒病毒)由此看来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的功与过。(板书课题)(二)新授活动一:交流微生物的功与过谈话:刚才同学们针对这些图片提出了很多微生物,你能不能依据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分类呢?并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并陈述分类理由,(预设:好与坏或功与过)。小结并布置任务:大家都是根据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将其分为”功”与”过”,请同学们回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微生物,并结合老师提供的素材,以2人为小组讨论微生物的功与过,完成活动手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完成活动手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微生物的功与过。微生物有功的事例:制作酱制品、葡萄酒、酸奶、面包等。微生物有过的事例:馒头发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等。谈话:刚才有的同学分析到馒头发霉导致食物腐烂、发臭、无法使用,认为霉菌是有“过”的微生物,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播放苹果腐烂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汇报。小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其“功”“过”也不同。从收获果实的角度看,微生物有“过”,导致苹果发霉;从增加土壤肥力的角度看,微生物有“功”,它能给苹果种子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提供养料。所以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综合考虑,才能合理评判微生物的功和过。提问: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样?学生思考并汇报。教师小结:如果没有腐生细菌,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尸体的海洋,垃圾成山,难以分解; 植物难以存活以及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完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在此基础上,以“苹果腐烂”事件中霉菌的功过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意识到功与过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活动二:阅读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的资料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微生物有功也有过,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小视频(视频播放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视频)。它是霉菌的一种,叫做青霉菌。通常,我们可以在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中看见它。青霉菌会引发引起柑橘、大米的霉变,产生的毒素对动物的神经系统、肾、肝脏均有毒害。科学家从青霉菌中发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资料,并结合刚才视频,说说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观看视频、阅读课本资料,并汇报。(预设: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青霉素),利用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是一种抗生素。)教师补充并小结: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青霉菌可以引发食物霉变,这是它的过;青霉菌分泌出的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这是功,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治疗部分疾病有很大的作用,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但是抗生素也不能滥用。[设计意图]:由于青霉素以及后续众多抗生素的发现对治疗细菌性感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以此为例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微生物的“功”,并了解一些科学史的知识。活动三:了解消灭细菌的方法谈话:目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没有止息,有些病毒细菌已经影响到大家的身体健康,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消灭细菌的方法?学生汇报。(预设:酒精消毒、喷洒消毒液、暴晒等)教师补充并总结:其实,除了以上方法可以防护病菌、细菌外,生活中我们还用到高温煮沸消毒、腌制食物、阳光曝晒、涂抹酒精,醋熏焚烧,用消毒液浸泡和擦拭等方法消灭病菌。我们会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来发挥长处,造福人类。而对于一些对人有害的微生物,如致病细菌、病毒,我们则会想方法来抑制灭除它们。[设计意图]:从人的健康角度而言,消灭病菌意义重大,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并关心的事情。让学生掌握一些讲究卫生以及防病知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活动四:做酸奶谈话:在了解微生物功与过的基础上,昨天老师利用某种微生物,制作了一些酸奶,想要分给大家品尝一下,感受一下和超市买的酸奶一样吗?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品尝并汇报。(预设:粘稠、无味道、酸味、奶味。)谈话: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请看老师录制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牛奶中加入酸奶的目的是什么?(2)做酸奶时有哪些注意点?(3)为什么所用器具都要消毒?(4)保温8-10小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观看酸奶制作视频,并思考以上问题。学生交流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个别点的补充,并总结: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牛奶加热后冷却至35-40℃时加入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菌在合适的温度(35-40℃)和一定的时间(8-10小时)进行大量的繁殖发酵,形成酸奶。注意:此过程所用器具必须消毒,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其他菌种的存在和繁殖。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微生物的功与过,知道了微生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习了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酸奶,感受微生物的功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设计意图]:制作酸奶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有益菌繁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制酸奶,感受细菌(乳酸菌)的繁殖速度和作用,体会到细菌(乳酸菌)对人的益处。考虑到自制酸奶耗时较长,难以在当堂课上呈现,因此采用教师先出示自制酸奶成品让学生品鉴引发学生关注,后提供酸奶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分析的方式,从技术层面引导学生解释其中一些做法的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共17张PPT)苏教版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4 微生物的功与过 依据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理由。观察图片,思考是什么在发挥作用?讨论微生物的“功”与“过”,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1微生物的“功”与“过”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1微生物的“功”与“过”2 弗莱明和青霉素2 弗莱明和青霉素观看视频2 弗莱明和青霉素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青霉菌可以引发食物霉变,这是它的过;青霉菌分泌出的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这是功,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治疗部分疾病有很大的作用,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但是抗生素也不能滥用。3 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消毒杀菌方法?3 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4 做酸奶观看酸奶制作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牛奶中加入酸奶的目的是什么?(2)做酸奶时有哪些注意点?(3)为什么所用器具都要消毒?(4)保温8-10小时起到了什么作用?观看视频4 做酸奶观看酸奶制作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牛奶中加入酸奶的目的是什么?(2)做酸奶时有哪些注意点?(3)为什么所用器具都要消毒?(4)保温8-10小时起到了什么作用?酸奶中含有乳酸菌,牛奶加热后冷却至35-40℃时加入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菌在合适的温度(35-40℃)和一定的时间(8-10小时)进行大量的繁殖发酵,形成酸奶。注意:此过程所用器具必须消毒,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其他菌种的存在和繁殖。课堂总结本节课认识到了微生物的功与过,知道了微生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习了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酸奶,感受微生物的功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5 总结与作业·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件系列·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微生物的功与过》教案.docx 1.mp4 IMG_8600 (2).mp4 normal video (2).mp4 苏教五下课件1.4 微生物的功与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