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苏教版 五年级下第四单元 简单机械4.15 升旗的方法认识滑轮及结构给滑轮分类了解滑轮的作用PART 01PART 02PART 03PART 04了解滑轮的应用01. 认识滑轮及结构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呢?01. 认识滑轮及结构滑轮01. 认识滑轮及结构滑轮结构轮轴:帮助轮子更好转动挂钩:挂重物轮子(带有凹槽):供绳子缠绕轮子一圈有凹槽02. 给滑轮分类滑轮是固定的,不随重物上下移动2. 给滑轮分类滑轮是不固定,随着重物上下移动2. 给滑轮分类原来旗杆上是定滑轮3.了解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动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使用更方便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是不是用滑轮提升重物会更省力呢?3.了解滑轮的作用怎么样才算滑轮省力?使用滑轮后比直接搬石头用的力气小叫省力3.了解滑轮的作用探究:滑轮是否省力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3.了解滑轮的作用探究:滑轮是否省力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3.了解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离得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了解滑轮的作用4. 了解滑轮的应用4. 了解滑轮的应用你 学 会 了 吗?·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件系列·谢谢观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升旗的方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升旗的方法》一课的教学内容围绕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滑轮展开,严格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的课程目标要求,让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滑轮的结构和作用,在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知道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本课位于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课,由于轮轴、滑轮均是杠杆类机械,本质上属于杠杆的变形,因此《升旗的方法》、《拧螺丝的学问》与第一课《撬重物的窍门》为递进关系,与第四课《斜面》为并列关系。本课利用生活中熟悉的“升旗”场景,引发学生对“滑轮”这一简单机械的好奇心,通过课堂上的观察思考认识滑轮的结构,再借用工人作业时使用滑轮达到的不同效果,给滑轮进行分类,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滑轮、并测量力的大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滑轮、定滑轮不同的作用和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能体会到科技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五年级学生在认识简单机械之前,通过《打开工具箱》这一单元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已经有过初步的认识,并且动手拧过螺丝钉,做过小温室,但是仅仅局限于能够辨认和选择性使用简单工具,《简单机械》是对学生在低年级所学知识的深化,而《升旗的方法》一课是对杠杆类机械知识的深化。认知能力方面,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但对于“机械”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挖土机”、“吊车”、“塔吊”等大型机械,也知道它们的用途,但却不认为“门把手”、“方向盘”、“撬棍”等工具是机械,对于机械运用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清楚,不论是知识建构还是思考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滑轮的结构及作用,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滑轮结构的认识,自己动手组装滑轮,并根据数据测量认识不同滑轮的作用。3.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滑轮相关知识及应用强烈的好奇心,对滑轮背后科学原理浓厚的探究兴趣。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滑轮结构并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自的作用和优势。难点:利用所学自己组装滑轮,学会选择正确种类的滑轮来解决问题五、教学准备课件ppt、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上都会升国旗,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呢?生:升旗手将国旗固定到旗杆的钢丝绳上,拉动另一根钢丝绳国旗就被升起来了。师:看来同学们是认真观察过的,那么为什么拉动钢丝绳就可以将国旗升高呢?其实是因为国旗旗杆上有一个“法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认识一下这个“法宝”(板书课题“升旗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升旗”场景,并提出“国旗是如何升起?”这一问题,贴合实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新课讲授1. 静态观察,初识滑轮。师:要想了解这个“法宝”,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它,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张图片,说说这个 “法宝”的外观是什么样子?(展示旗杆局部放大图片)生:(仔细观察)老师,“法宝”是旗杆顶部搭着钢丝绳的像轮子一样的黑色装置。师:很好,大家观察到的黑色、像轮子一样搭着钢丝绳的装置其实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认识的“法宝”,它的名字叫做“滑轮”,但凭借粗略的观察来认识滑轮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滑轮实物,请大家再次观察,看看谁能够准确、全面的观察到滑轮的结构,在观察的过程中,大家可以试着用手指拨动滑轮,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仔细观察)通过观察,我发现滑轮上有一个黑色的小轮子,小轮子上一圈有凹槽,中间有一根轮轴,滑轮上下有两个挂钩,而且用手拨动滑轮时,滑轮可以绕着轴转动。师:很好,大家已经观察到滑轮的结构有:轮轴、带凹槽的轮子、挂钩,而且已经知道轮轴是为了让轮子绕着其更好的转动,那凹槽和挂钩有什么作用呢?生:凹槽是为了让绳子卡进去,轮子转动的时候不容易掉出来,挂钩应该是挂东西的。师:没错,通过刚才旗杆的图片我们已经观察到滑轮上搭着钢丝绳,所以凹槽是供绳子转动用的,而挂钩也确实像普通挂钩一样,用来挂重物的。(出示滑轮结构及各个结构作用的课件)师:既然大家已经了解了滑轮的具体结构以及各个结构起到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在旗杆上安装了滑轮,我们向下拉绳子,国旗就能升高呢?”,滑轮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旗杆图片和滑轮实物认识滑轮外观,由粗略到细致对滑轮结构进行描述,通过教师引导思考出滑轮各结构的作用,即增强了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成就感,为学生学习科学添加动力,又锻炼了学生表达交流、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2. 动态分析,了解滑轮。师:接下来,我们要对滑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关于工人们使用滑轮的简短视频,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表格。(出示两个简短视频及表格)重物移动的方向 人拉绳子的方向 滑轮是否随重物移动第一个视频 向上 向下 否第二个视频 向上 向上 是生:(观察视频,交流讨论,填写表格)师:看来大家都是火眼金睛呐!填写表格也是快又对,太棒了!师:根据观察大家知道,两个视频里的工人提升重物时都用了滑轮,说明滑轮是能够帮助我们提升重物的,而这两个滑轮又有一定的区别,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根据两种滑轮的不同之处给滑轮取名,对滑轮进行分类?生:(讨论交流)我们将滑轮分为两类:动滑轮和定滑轮,第一个始终固定不动的滑轮,我们给它取名叫定滑轮,第二个会随着重物上升不断向上转动的滑轮,我们给它取名叫动滑轮师:太棒了,滑轮实际上就是分为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给滑轮取得名字和科学家取得一样,看来你们也算是小小科学家啦!那现在大家也知道了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哪种滑轮了吧!生:旗杆顶部安装的是定滑轮师:没错,那么根据刚才的视频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说说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呢?生:动滑轮和定滑轮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重物,而且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人可以不用站在高处拉绳子,向下拉绳子,就可以提升重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师:非常棒,看来大家对滑轮的作用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所以升国旗时我们向下拉绳子,国旗却可以被升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两个关于工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的视频,根据滑轮的不同特点,尝试对滑轮进行分类,对比两种滑轮的不同之处,总结出了定滑轮的部分作用,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升国旗背后的科学原理,又锻炼了学生信息搜集、比较、整合能力。3. 数据测量,研究滑轮。(1)讨论实验思路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滑轮的不同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方便我们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是工人,要通过滑轮将重物提升到高处,最希望的是什么呢?生:提升重物时更轻松一点师:对,我们都希望相比于直接手提重物,我们使用机械之后能更省力,那怎么样算省力了呢 生:如果我们通过滑轮手拉绳子用的力比手提重物的力小就算省力。师:没错!我们手提重物的力其实和重物的重力一样大,可以讲利用滑轮时我们拉绳子的力与重物的重力相比较来判断滑轮是否能够省力。师:科学是要通过实验采集数据而得出结论的,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探究“滑轮是否省力”这一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想一想,这个实验我们应该怎么做?生:先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下重物的重力,然后用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提升重物,在拉绳子时再次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小于重力说明滑轮可以省力,反之不省力。师:很好,同学们的思路是正确的,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简易性,重物我们用一个钩码来代替,提升钩码时,我们可以用两个组装好的铁架台来固定定滑轮和动滑轮移动时的绳子。(2)确定实验步骤师: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讨论,已经能够确定实验所用到的器材有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组装好的铁架台、钩码,那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步骤,看哪个小组能提供可行的方案。生:(交流讨论)师:好,我看大家已经基本讨论结束了,哪个小组可以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呢?生:1.组装滑轮装置2.测量一个钩码重力3.将钩码分别挂在组装好的定滑轮装置与动滑轮装置上,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向下、向上提升重物,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大致说出了我们实验的步骤,而且是可行的,接下来各小组就来进行本次实验。(3)进行实验,第一步:组装滑轮装置师:大家可以参考多媒体出示的定滑轮和动滑轮装置进行组装生:(组装滑轮)师:好,我看到各个小组已经将装置组装好了(4)进行实验,第二步:测量钩码重力师:接下来请各小组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50g、100g、150g钩码的重力,并且将结果填到活动手册的表格里。需要提醒大家使用弹簧测力计要垂直提升钩码,使用前要调零,读数时注意视线与刻度线相平。钩码质量(g) 钩码重力(N) 用定滑轮提升(N) 用动滑轮提升(N)50100150生:(操作并填写表格)师:好,第二步已经完成(5)进行实验,第三步:分别测量定滑轮和动滑轮拉重物时拉力的大小师:第三步操作时,注意利用定滑轮提升钩码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绳子,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时,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绳子,读数并完成表格。生:(进行实验,填写表格)师:各小组已经完成了表格,老师发现大家操作水平比之前进步不少呢!根据数据大家有所发现吗?,哪个小组能派代表总结一下你的实验结论。生:我们小组经过实验发现了动滑轮可以省力,但定滑轮不能省力。师:大家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看来各个小组的实验都很成功,那么结合刚才视频里对定滑轮作用的了解,大家能不能完整的说出动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呢?生: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师:很好,看来通过本次实验大家对两种滑轮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根据要探究的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自己动手组装滑轮来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是否省力,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4. 联系生活,活用滑轮。师:既然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滑轮的分类和作用,那生活中什么地方都用到滑轮了呢?生:工地工人提升重物时、旗杆上……师:大家刚才说到的都是课堂上我们提到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用到了滑轮,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图片并解说)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应该对滑轮的应用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希望今后大家可以利用滑轮,巧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更加充分的了解了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了“滑轮”这一简单机械,知道了滑轮可以帮助人类提升重物。利用对“升国旗”这一常见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探索,让学生初步认识滑轮,引发了学生对“滑轮”探究的兴趣,通过对滑轮实物、相关视频的观察和感知,学生了解了滑轮的基本结构及滑轮的部分作用,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信息,不断得出正确结论,提升了学生课堂上的成就感,根据教师的引导、组织、支持,学生积极探究滑轮的作用,通过提出实验思路、确定实验步骤、动手操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一步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在做中学、学中思,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中仍存在不足,在“观察滑轮实物”这一教学环节,使用的是定滑轮,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先入为主,认为滑轮只有定滑轮一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应当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5《升旗的方法》教案.docx 4.15《升旗的方法》课件.pptx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