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教案+知识清单+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教案+知识清单+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温故知新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权力行使守程序
权力行使不任性
2.宪法是____________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____________。
党的主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总章程
思考新知:
1、你知道宪法有哪些内容吗?
2、你知道宪法在国家法制体系中的地位吗?
2.1坚持依宪治国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预习导航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20—25
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1.宪法的组成(或构成)
有哪些?
2.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宪法的组成及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进行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在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
小组合作: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情景模拟:
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请你在就职时庄严地向宪法宣誓,感受宪法权威!
要求:1.全体起立,整齐着装,严肃认真;
2.请领誓人到宣誓台前,将左手抚按在宪法文本上,举起右拳,领诵誓词;
3.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小组交流:
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2.身为新当选人大代表的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以怎样的行动维护宪法权威?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因为: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_____、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_________。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____________就无法保证。
命运
根本利益
权利和自由
4、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 《宪法》序言
如何体现?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
(1)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后期进一步学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后期进一步学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人用下面这张图表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宪法
刑法
立法法
选举法
劳动法
教育法
……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
生活法律条文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
为什么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根据宪法?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了吗?这说明了什么?
(2)从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则性 (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具体落实
(实现基本权利)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6、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总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违宪无效。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课堂总结
根本活动准则
最高的法律效力
2.1坚持依宪治国
1 、(2021四川广安)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课堂练习
2、 (2021江苏泰州)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3 (2021江苏南京)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
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
④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课题 坚持依宪治国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和理解宪法的地位,树立尊重宪法权威、崇尚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理念知识目标:通过图片、材料等的剖析和思考,了解宪法的结构,学习思考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认识宪法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能力目标:通过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难点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1.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2.宪法是____________和人民意志的统一。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____________。思考新知1、你知道宪法有哪些内容吗?2、你知道宪法在国家法制体系中的地位吗?引出本课主题—坚持依宪治国 学生思考问题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1.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2.宪法的内容有哪些?总结:1、宪法的组成及内容(1)组成(P20)(2)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探究与分享1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此后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我国宪法的地位?(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情景模拟: 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请你在就职时庄严地向宪法宣誓,感受宪法权威! 要求:1.全体起立,整齐着装,严肃认真; 2.请领誓人到宣誓台前,将左手抚按在宪法文本上,举起右拳,领诵誓词; 3.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举起右拳,跟诵誓词。小组交流: 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2.身为新当选人大代表的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以怎样的行动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1)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4、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二、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如何体现?(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有人用下面这张图表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从效力上看(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6、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学生看书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做好相关笔记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自行归纳知识点认真阅读辩论材料,思考问题并且进行辩论了解威胁国家安全的实例观看热点图片,思考问题并且派代表回答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初步感知本课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如何设置国家机构的让学生意识到,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课堂小结 学生分小组比赛,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2.1坚持依宪治国(知识清单)
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说明】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施行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
(2)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说明】P21相关链接也可以划一下线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
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提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6、宪法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错点】:
1.宪法规定了公民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错在公民生活,应是国家生活,
2.宪法规定了具体问题、所有问题、一切问题。错在说法太绝对、不准确,应是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3.宪法=刑法+教育法+劳动法…,错在:宪法不等于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
【本框内容重点关注:宪法的地位及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P23页金字塔图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