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 6.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 6.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1、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环境国情、环境形势)
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2)人口进入持续增长阶段;
(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较低的技术、管理水平。
(4)根本原因:
人们过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产品数量 中国水平 国际先进水平
一吨钢 1034千克标准煤/吨 629千克标准煤/吨
一吨油 22千克标准煤/吨 19千克标准煤/吨
一千瓦时电量 417克标准煤 325克标准煤
一吨水泥 178千克标准煤 113千克标准煤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
2、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
集约型: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
的增长方式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方式
转 变




生态
环境
问题
环境
污染
问题
水土流失
城市垃圾污染
3、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PM2.5 SO2 SO ……
水土流失:简单地说就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
的不合理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到
破坏,裸露的土壤受到水力冲蚀和重力的作
用下,造成地表土壤流失。




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三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中国目前的头号环境问题。其中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目前已达四十五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荒漠化:简单地说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造成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27%,受其影响的人口达4亿。
荒漠化
①荒漠化主要集中的地区: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②荒漠化的因素(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垦耕地等。
补充(1)据图说说我国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以及造成荒漠化的因素?
呼伦贝尔草原
曾经美丽的草原啊
如今?
补充(2)合作探究:
①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自然条件。
A.位置 B.气候 C.降水
②分析造成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
③想一想,荒漠化会给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A.生态:
B.人口:
C.经济:
补充(2)合作探究:
①分析造成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②想一想,荒漠化会给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A.生态:
B.人口:
C.经济: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荒漠化成因及危害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损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经济的发展。
Back
黄河水质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全流域多数河段全年水质为五类,三类水为生活用水使用标准、四类水为工业用水标准,劣五类水甚至连农灌都不能用,一浇地庄稼就死。所以纯属废水,毫无用处。
黄河水污染
分析黄河污染的原因 :
黄河水污染
成因:
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 农业废水
4、我国环境问题的危害
(4)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2)危害人民健康;
(3)影响社会安定;
(1) 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5、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措施
A.在流动沙丘地区建设沙障
B.在荒漠化地区建立人工草场
C.在绿洲边缘建设防护林带
D.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网
E.在非宜耕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牧
F.在生态环境恶劣的牧区实行禁牧
②治理环境污染具体措施
(总)对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开展治理工作。
A.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B.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五水共治”
(2)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我国环境治理的效果
如今,我国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很多城市的大气环境和大江大湖得到治理。人们感到,植被变茂盛了,空气变清新了,河水变干净了,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
(4)在日常消费中,倡导绿色消费自带环保袋购物,选购环保产品,
如无磷洗衣粪、无氟冰箱等。
5、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政府、企业、公民分别应该怎么做?
政府: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
(1)严格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2)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公民:
(1)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提高公民的
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意识;
(2)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烧烤,
不焚烧垃圾,不乱扔垃圾,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
大气污染
城市垃圾污染
水 污 染
环境
污染
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